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8009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属于水产养殖设施领域,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进排水结构是将田间进排水总渠(1)和支渠(2)采用设置了水闸(3)、拦栅(4)、暗管(5)、袖网(6)和纳苗坑(7)组成,围护结构是将田埂四周采用设置了彩钢板(11)、方子木(12)组成,田间结构是由总渠(1)、支渠(2)、暂养池(9)、垄沟(14)控制口(10)、环沟(15)和垄沟(14)组成。该装置具有一地两用、一水多用、生境互补的特点,可实现稻蟹双丰收,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涉及在稻田中专利技术了一种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设置。
技术介绍
稻田养蟹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起来。稻田养蟹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双用,一地多收,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稻蟹双丰收,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新途径。根据2013年统计,仅山东省济宁微山湖区域拥有稻田养蟹2160亩,河蟹产业发展迅猛。水稻和蟹苗的生长需要及时灌溉与排涝,而幼蟹活动与攀爬能力强,极易发生逃逸现象。在大规模、大面积蟹苗培育稻田,水位调节与幼蟹防逃逸已出现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如果稍加疏忽,就会大大影响蟹苗的培育。因此,在稻田蟹苗培育过程中,进排水与幼蟹防逃问题已成为稻田养蟹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亟待需要解决。本技术的目的是:在克服现有存在的技术缺陷,如在进排水设置了水闸、拦栅、进排水暗管、加长袖网和纳苗坑,稻田四周的围护结构以及田间结构均作相应结构的技术处理。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稻田养蟹提供了一种进排水灌溉与排涝方便可靠、防逃设施坚固、养殖与种植安全的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具体实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由进排水结构、围护结构和田间结构三个部分构成,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进排水结构是将田间进排水总渠(I)和支渠(2)采用设置了水闸(3)、拦栅(4)、进排水暗管(5)、袖网(6)和纳苗坑(7)组成;围护结构是将田埂四周采用下埋彩钢板(11)和方子木(12)组成;田间结构是由总渠(1)、支渠(2)、暂养池(9)、垄沟(14)控制口(10)、环沟(15)和垄沟(14)组成,每40亩为一个单元,可设置一套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进排水结构是通过水闸(3)、拦栅(4)、进排水暗管(5)、袖网(6)串联来实现的进排水的排灌,其中水闸(3)、拦栅(4)镶嵌在建筑材料做成的墙体中,进排水暗管(5) —端与砌筑墙体相连,另一端与暂养池(9)的袖网(6)相连,袖网(6)是由网目40目密网编制而成,袖网(6)8m,末端系成结,袖网(6)打的结能够随时人为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进排水结构是暂养池(9)是由稻田边进排水渠经过加深、加宽而成的,在袖网(6)的末端位于暂养池(9)的底部,靠近袖网的暂养池(9)底部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光郑玉珍曹振杰于振海卢红王玉新轩子群刘红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