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刀模钢高频淬火、表面发兰处理二机联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752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刀模钢高频淬火、表面发兰处理二机联线装置,包括高频淬火装置、高频回火装置、同步装置、中频控制装置、辊轮装置、中频加热发兰、牵引装置、电控装置,所述高频回火装置设于高频淬火装置的右侧;同步装置设于高频回火装置的右侧;所述中频控制装置设于同步装置的右侧;辊轮装置设于中频控制装置的右侧;中频加热发兰设于辊轮装置的右侧;所述中频加热发兰与中频控制装置相连接;牵引装置设于中频加热发兰的右侧;所述电控装置设于高频淬火装置的侧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频淬火与表面发兰处理工序间联接成线,没有了频繁的起重机吊运,有效的避免了刀模钢的碰伤;取消了各工序间的卷料、放料装置,节省了很大的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刀模钢高频淬火、表面发兰处理二机联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刀具制作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刀模钢高频淬火、表面发兰处理二机联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刀具的生产主要是由酸洗、分条、乳制、热处理、刨底、刃磨、刀刃淬火、分卷包装等生产工序加工而成。而在高频淬火、表面发兰处理二套设备前后都需要用卷料机,工序间采用起重机装卸工件,不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占用场地、而且经常出现碰伤工件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刀模钢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实用的新型的用于刀模钢高频淬火、表面发兰处理二机联线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种用于刀模钢高频淬火、表面发兰处理二机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频淬火装置1、高频回火装置2、同步装置3、中频控制装置4、辊轮装置5、中频加热发兰6、牵引装置7、电控装置8,所述高频回火装置2设于高频淬火装置I的右侧;所述同步装置3设于高频回火装置2的右侧;所述中频控制装置4设于同步装置3的右侧;所述辊轮装置5设于中频控制装置4的右侧;所述中频加热发兰6设于辊轮装置5的右侧;所述中频加热发兰6与中频控制装置4相连接;所述牵引装置7设于中频加热发兰6的右侧;所述电控装置8设于高频淬火装置I的侧边;所述高频淬火装置1、高频回火装置2、同步装置3、中频控制装置4、辊轮装置5、牵引装置7分别与电控装置8相连接。所述中频控制装置4上设有冷却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高频淬火的进料为自动夹送,出料后直接进入表面发兰处理,发兰处理后直接进入分卷,工序间不需要上、下料,实现联机自动化、减少辅助工作时间,使能力达到较好的匹配,生产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生产效率可提高40%;没有了频繁的起重机吊运,有效的避免了刀模钢的碰伤,取消了各工序间的卷料、放料装置,节省了很大的占地空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刀模钢高频淬火、表面发兰处理二机联线装置,包括高频淬火装置1、高频回火装置2、同步装置3、中频控制装置4、辊轮装置5、中频加热发兰6、牵引装置7、电控装置8,高频回火装置2设于高频淬火装置I的右侧;同步装置3设于高频回火装置2的右侧;中频控制装置4设于同步装置3的右侧;辊轮装置5设于中频控制装置4的右侧;中频加热发兰6设于辊轮装置5的右侧;所述中频加热发兰6与中频控制装置4相连接;牵引装置7设于中频加热发兰6的右侧;电控装置8设于高频淬火装置I的侧边;高频淬火装置1、高频回火装置2、同步装置3、中频控制装置4、辊轮装置5、牵引装置7分别与电控装置8相连接。本技术中频控制装置4上设有冷却装置。操作时,先开启电控装置8,预先放好刀带,其次开启高频淬火装置1、高频回火装置2、中频控制装置4、中频加热发兰6、牵引装置7,刀模钢工件从左放卷装置自动导出依次经过频淬火装置1、高频回火装置2、同步装置3、中频控制装置4、辊轮装置5、中频加热发兰6、牵引装置7,最后分卷收料。当带状的刀模钢依次经过高频淬火装置1、高频回火装置2后,再经过同步装置3时对带状的刀模钢的速度进行检测,自动反馈到电控装置8,同步装置3自动控制高频淬火与表面发兰处理的前后刀带同步,保证了二机联线运行稳定不停滞,工序间不需要上、下料;当带状的刀模钢经过表面发兰处理时,依次经过辊轮装置5、中频加热发兰6、牵引装置7,中频控制装置4控制着中频加热发兰6保持等温加热,此操作过程提高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减少辅助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可提高生产效率40 %以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刀模钢高频淬火、表面发兰处理二机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频淬火装置(I)、高频回火装置(2)、同步装置(3)、中频控制装置(4)、辊轮装置(5)、中频加热发兰(6)、牵引装置(7)、电控装置(8),所述高频回火装置(2)设于高频淬火装置(I)的右侧;所述同步装置(3)设于高频回火装置(2)的右侧;所述中频控制装置(4)设于同步装置(3)的右侦L所述辊轮装置(5)设于中频控制装置(4)的右侧;所述中频加热发兰(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恒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