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73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包括发酵房、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超声波雾化装置、茶叶提升机、用于在发酵房内传输茶叶的输送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发酵房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茶叶提升机装设于发酵房的外部,发酵房的进料口承接茶叶提升机落下的茶叶,输送装置装设于发酵房内,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进料口对接,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出料口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实现自动上料、出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层次网带输送茶叶,增加发酵机组的发酵产量,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控制发酵时间和温湿度,且能自动供氧排氧,塑造良好的发酵环境,从而达到快速发酵目的,保证茶叶发酵均匀性,提高红茶发酵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酵机组,具体涉及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红茶的各种机械化生产工序已经较为普遍,发酵工序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现有红茶的发酵制作过程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单机箱式发酵设备制作工艺。传统红茶发酵方法设备简易,设备成本低,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大,一般采取人工加温及加湿气来达到发酵的目的,这种人工操作的发酵方式发酵时间长,效率低,发酵均匀度相对不好掌控,严重影响茶叶品质。而采用单机箱式发酵设备进行发酵虽然可以达到自动控温控湿,但是自动化程度相对还是比较低,上料、出料均靠人工操作,单机箱式发酵设备产量也不高,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以克服现有技术茶叶发酵设备产量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包括发酵房和用于给发酵房内添加热蒸汽的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还包括用于将茶叶由较低位置提升到较高位置的茶叶提升机、用于在发酵房内传输茶叶的输送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运作的控制装置;所述发酵房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茶叶提升机装设于所述发酵房的外部,所述发酵房的进料口承接所述茶叶提升机落下的茶叶,所述输送装置装设于发酵房内,所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口对接,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口对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茶叶提升机、输送装置连接。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还包括用于给发酵房内添加水雾的超声波雾化装置,该超声波雾化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该超声波雾化装置连接有进雾管,该进雾管上设有复数个进雾孔,该进雾管设于所述发酵房内的顶部。所述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和进气管,该进气管设有复数个出气孔,该进气管设于所述发酵房内的底部。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还包括一可正向传输茶叶和可反向传输茶叶的正反输送机,正反输送机包括第一料槽、第一输送带和用于驱动该第一输送带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输送带装设于该第一料槽内,该第一伺服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发酵房设有两个所述进料口和两个所述出料口,所述茶叶提升机的出料端延伸至所述正反输送机的上方,所述第一料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出料孔,两个进料口分别承接第一料槽的两个出料孔落下的茶叶;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组网带输送装置,该两组网带输送装置分别装设于发酵房内的前后两侧,两组网带输送装置的进料端分别与所述发酵房的两个进料口对接,两组网带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分别与所述发酵房的两个出料口对接。每组所述网带输送装置包括三台网带输送机,该三台网带输送机包括第一网带输送机、第二网带输送机和第三网带输送机,该第一网带输送机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口对接,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装设于所述发酵房内的上方;所述第二网带输送机装设于第一网带输送机的下方,该第二网带输送机的进料端伸出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的出料端,所述第二网带输送机的进料端承接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的出料端的茶叶;第三网带输送机装设于所述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下方,第三网带输送机的进料端伸出所述第二网带输送机的出料端,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的进料端承接所述第二网带输送机的出料端的茶叶;所述第三输送机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口对接。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还包括一可将发酵后的茶叶传输出去的出料输送装置,出料输送装置包括出料槽、出料输送带和驱动该出料输送带传动的第二伺服电机,该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该出料槽贯穿所述发酵房的两个出料口地设置,两组网带输送装置的第三网带输送机的出料端延伸至该出料槽的上方,该出料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出茶□。所述正反输送机两端的出料孔分别对接有一匀堆装置,该匀堆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该匀堆装置包括进料槽、匀叶器和可传输茶叶的第二输送带,该第二输送带和匀叶器装设于进料槽内,该匀叶器连接有驱动电机,该进料槽的尾端设有出叶口,该两个匀堆装置的出叶口分别对接发酵房的两个进料口。 所述发酵房顶部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上装设有进风装置,该进风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该进风装置包括一进风扇。所述发酵房顶部设有排风?,该排风?上设有气动排风装置,该气动排风装置包括排风扇、气缸、联动杆和气门,该排风扇装设于该排风?内,该气门可绕轴旋转地装设于排风?的顶部,联动杆的一端与气门固定连接,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气缸活动连接,该气缸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连接有两个用于检测茶叶是否铺满网带输送装置的红外传感装置,该两个红外传感装置设于两组网带输送装置的第三网带输送机的出料端。上述对本技术结构和方法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实现自动上料、出料。其二,本技术采用多层次网带输送茶叶,增加发酵机组的发酵产量,提高工作效率。其三,本技术可自动控制发酵时间和温湿度,且能自动供氧排氧,塑造良好的发酵环境,从而达到快速发酵目的,保证茶叶发酵均匀性,提高红茶发酵品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发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取下部分外壳后的发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包括发酵房10和用于给发酵房10内添加热蒸汽的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11、用于给发酵房10内添加水雾的超声波雾化装置12、用于将茶叶由较低位置提升到较高位置的茶叶提升机13、可正向传输茶叶和可反向传输茶叶的正反输送机14、用于在发酵房10内传输茶叶的输送装置15以及用于控制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运作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11、超声波雾化装置12、茶叶提升机13、正反输送机14、输送装置15连接。正反输送机14包括第一料槽142、第一输送带143和用于驱动该第一输送带的第一伺服电机(图中未不出),第一输送带143装设于该第一料槽142内,第一伺服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一伺服电机可带动第一输送带143正向传输或者反向传输。如图1和图2所示,发酵房10设有两个进料口(图中未示出)和两个出料口 17。该两个进料口设于发酵房10的顶部,该两个出料口 17分别设于发酵房10的前侧壁的下方和后侧壁的下方。茶叶提升机13的出料端延伸至正反输送机14的上方,该茶叶提升机13将茶叶从地面传送至正反输送机14内。第一料槽14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出料孔141,第一料槽142两端的出料孔141分别对接有一匀堆装置18。该匀堆装置18与控制装置连接。该匀堆装置18包括进料槽181、匀叶器182和可传输茶叶的第二输送带183,该第二输送带183和匀叶器182装设于进料槽181内,该匀叶器182连接有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该匀叶器182可上下调整高度,该第二输送带183可调整松紧程度。该进料槽181的尾端设有出叶口 184,该两个匀堆装置18的出叶口 184分别对接发酵房10的两个进料口。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装置15包括两组网带输送装置19,该两组网带输送装置19分别装设于发酵房10内的前后两侧。每组网带输送装置19包括三台网带输送机,该三台网带输送机包括第一网带输送机191、第二网带输送机192和第三网带输送机193,该第一网带输送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包括发酵房和用于给发酵房内添加热蒸汽的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是: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还包括用于将茶叶由较低位置提升到较高位置的茶叶提升机、用于在发酵房内传输茶叶的输送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运作的控制装置;所述发酵房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茶叶提升机装设于所述发酵房的外部,所述发酵房的进料口承接所述茶叶提升机落下的茶叶,所述输送装置装设于发酵房内,所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口对接,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口对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茶叶提升机、输送装置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其特征是: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还包括用于给发酵房内添加水雾的超声波雾化装置,该超声波雾化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该超声波雾化装置连接有进雾管,该进雾管上设有复数个进雾孔,该进雾管设于所述发酵房内的顶部。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其特征是:所述电加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和进气管,该进气管设有复数个出气孔,该进气管设于所述发酵房内的底部。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其特征是:该红茶自动发酵机组还包括一可正向传输茶叶和可反向传输茶叶的正反输送机,正反输送机包括第一料槽、第一输送带和用于驱动该第一输送带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输送带装设于该第一料槽内,该第一伺服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发酵房设有两个所述进料口和两个所述出料口,所述茶叶提升机的出料端延伸至所述正反输送机的上方,所述第一料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出料孔,两个进料口分别承接第一料槽的两个出料孔落下的茶叶;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组网带输送装置,该两组网带输送装置分别装设于发酵房内的前后两侧,两组网带输送装置的进料端分别与所述发酵房的两个进料口对接,两组网带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分别与所述发酵房的两个出料口对接。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茶自动发酵机组,其特征是:每组所述网带输送装置包括三台网带输送机,该三台网带输送机包括第一网带输送机、第二网带输送机和第三网带输送机,该第一网带·输送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池陈加友黄思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