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诱导组织再生的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983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诱导组织再生的肽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促进骨髄间充质干细胞等PDGFRα阳性细胞的伴随着刺激的血中动员、向损伤组织的聚集并且诱导体内的组织再生的治疗药。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了多种肽并尝试地对各肽的迁移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成功地鉴定出对PDGFRα阳性骨髄间充质干细胞系(MSC‑1)显示迁移活性的多种肽。进而确认,鉴定出的肽对属于PDGFRα阳性细胞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也具有迁移活性等。

Peptides for inducing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uses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inducing peptid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issue regeneration, the subj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d promot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DGFR alpha positive cells with drug stimulation in the blood to the damaged tissue mobilization, aggregation and induced tissue regeneration in vivo. Various peptides are synthesized and the migration activity of the peptides i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the PDGFR alpha positiv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1) show a variety of peptide migration activity. It was also confirmed that the identified peptides also exhibited migration activity to skin fibroblasts belonging to PDGFR alpha positive c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诱导组织再生的肽及其应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4月3日、优先权日为2011年4月26日、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80031164.X、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诱导组织再生的肽及其应用”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诱导组织再生的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已经逐渐明确生物体内的各器官、组织中存在有维持其结构、功能的稳态性的组织干细胞。例如,心脏中存在心肌干细胞,脑中存在神经干细胞,皮肤中存在表皮干细胞、毛囊干细胞,贯穿生命始终地供给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表皮细胞、毛囊上皮细胞以维持心脏、脑、皮肤的结构、功能。另一方面,骨髄中存在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细胞的造血干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来源的血液细胞通过血流在体内的所有器官和组织中循环,发挥供氧、免疫反应、止血、损伤组织修复等对维持生命来说不可或缺的功能。即,与其说骨髄造血干细胞有助于维持其局部存在的组织即骨髄和骨组织的稳态性,不如可以说其通过末梢循环有助于维持生物体内所有组织的稳态性。近年来,已经明确骨髄内除了存在造血干细胞,还存在能够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等中胚层组织、还能进一步分化成神经、表皮等外胚层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但是其在生物体内的存在意义尚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但是,既然骨髄内存在通过末梢循环供给血液细胞、由此维持所有组织、器官的稳态性的造血干细胞,则可以预料到同样存在于骨髄内的间充质干细胞也可能通过末梢循环将能够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神经、上皮等的细胞提供给需要的生物体内组织、器官,由此有助于维持生物组织的稳态性。目前,正致力于开发通过骨髄血采血采集骨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细胞培养使其增殖后移植到难治性组织损伤部位或末梢循环血中,从而诱导损伤组织的再生的再生医疗。骨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在脑梗塞、心肌梗塞、难治性皮肤溃疡等的再生医疗已得到进展。此外,已经明确移植的骨髄间充质干细胞在生物体内的局部发挥炎症/免疫反应抑制作用、纤维性瘢痕形成抑制作用,作为对骨髄移植或输血后的严重副作用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或自身免疫疾病硬皮病的新的治疗方法,开始进行骨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法的临床试验。但是,含有骨髄间充质干细胞的骨髄血只能通过向髂骨中数次刺入粗针这种创伤性方法来采集。另外,骨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持续进行传代培养时,会逐渐丧失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此外,基于保证生物体内移植的安全性的高品质管理的骨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需要CPC(cellprocessingcenter,细胞处理中心)等特殊培养设备,因此,现阶段仅能够在极有限的大学、企业中实施。即,为了使饱受难治性组织损伤之苦的全世界的众多患者受益于使用骨髄间充质干细胞的再生医疗,紧迫的课题是用于能够在所有的医疗机构中实施的间充质干细胞再生医疗的技术开发。HMGB1(Highmobilitygroupbox1;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约30年前被鉴定为通过控制核内染色质结构而控制基因表达和DNA修复的非组蛋白染色质蛋白。HMGB1蛋白的结构主要由两个DNA结合域构成,将位于N端侧的DNA结合域称为A-box,将位于C端侧的DNA结合域称为B-box。根据过去的研究,已经明确HMGB1分子内与TLR结合从而引起炎症反应的结构域存在于B-box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2008/053892专利文献2:WO2007/015546专利文献3:WO2009/133939专利文献4:WO2009/133943专利文献5:WO2009/133940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5-537253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Bustin等,MolCellBiol,19:5237-5246,1999年非专利文献2:Hori等,J.Biol.Chem.,270,25752-25761,1995年非专利文献3:Wang等,Science,285:248-251,1999年非专利文献4:Muller等,EMBOJ,20:4337-4340,2001年非专利文献5:Wang等,Science,285:248-251,1999年非专利文献6:Germani等,JLeukocBiol.Jan;81(1):41-5,2007年非专利文献7:Palumbo等,J.CellBiol.,164:441-449,2004年非专利文献8:Merenmies等,J.Biol.Chem.,266:16722-16729,1991年非专利文献9:WuY等,Stemcells,25:2648-2659,2007年非专利文献10:Tamai等,ProcNatlAcadSciUSA.2011Apr4.[Epubaheadofprint],108:6609-6614,2011年非专利文献11:Yang等,JLeukocBiol.Jan;81(1):59-66,2007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最近,本专利技术者们为了阐明由于皮肤基底膜区域的粘附分子基因异常而从出生时起全身皮肤剥离、全身呈现热灼伤样症状的遗传性皮肤难治性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的剥离表皮的再生机制进行研究,通过使用移植有GFP(greenfluorescentprotein,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骨髄细胞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模型小鼠,弄清楚了:从剥离表皮释放到血中的HMGB1(Highmobilitygroupbox1;高迁移率族蛋白1)刺激骨髄中存在的PDGFRα(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receptoralph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阳性细胞而将其动员到血中,并诱导其向剥离表皮部聚集;此外,聚集在剥离表皮部的PDGFRα阳性细胞分化成成纤维细胞或表皮细胞从而强力地有助于损伤皮肤的再生。此外,通过使小鼠发生皮肤溃疡或脑梗塞后从尾静脉施用重组HMGB1蛋白,弄清楚了:PDGFRα阳性细胞从骨髄被动员到血中,进而聚集到皮肤溃疡部或脑梗塞部而强力地诱导皮肤溃疡或脑梗塞的再生。已经报道过骨髄内PDGFRα阳性细胞是能够分化成骨、软骨、脂肪以及神经或上皮的间充质干细胞。即,通过施用HMGB1将骨髄内PDGFRα阳性间充质干细胞动员到末梢循环中,能够在不取出到体外进行特殊培养的情况下在生物体内使大量间充质干细胞聚集到损伤组织中。通过开发HMGB1作为利用生物体内骨髄间充质干细胞血中动员的损伤组织再生诱导药物,使得利用骨髄间充质干细胞的再生诱导医疗能够在所有医疗机构实施。其结果,使上述目前的使用骨髄间充质干细胞的再生医疗所面临的许多课题得以解决。如上所述,HMGB1药物是促进骨髄间充质干细胞向血中动员以及向损伤组织聚集、诱导体内的组织再生的划时代的治疗药。在本专利技术者们迄今为止的研究中,即使对小鼠或大鼠施用高浓度的重组HMGB1蛋白,也完全未观察到副作用。另外,合并考虑除表皮剥离以外无严重症状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末梢血中存在极高浓度的HMGB1这一本专利技术者们的观察事实,可以推测HMGB1施用的安全性高,但也有HMGB1具有炎性作用的报道。由此可见,虽然关于HMGB1已有较多发现,但关于HMGB1蛋白的片段对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和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尚未获得任何发现。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手段本专利技术者们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诱导组织再生的肽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肽,其由HMGB1蛋白的一部分构成且具有细胞游走刺激活性。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26 JP 2011-098270;2011.10.03 JP 2011-219451.一种肽,其由HMGB1蛋白的一部分构成且具有细胞游走刺激活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肽,其由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位至第195位氨基酸序列或第1位至第185位氨基酸序列的全部或一部分构成,并且具有细胞游走刺激活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肽,其包含以下任一个氨基酸序列且具有细胞游走刺激活性:(1)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7位至第25位氨基酸序列;(2)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5位至第74位氨基酸序列;(3)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55位至第84位氨基酸序列;(4)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85位至第169位氨基酸序列;和(5)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89位至第185位氨基酸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肽,其由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位至第195位氨基酸序列或第1位至第185位氨基酸序列的全部或一部分构成且包含以下任一个氨基酸序列,并且具有细胞游走刺激活性:(1)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7位至第25位氨基酸序列;(2)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5位至第74位氨基酸序列;(3)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55位至第84位氨基酸序列;(4)序列号1、3、5中任一个序列号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85位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井克人山崎尊彦金崎努樱井滋野口由纪子远藤真弓滨渕夏美内藤佳奈
申请(专利权)人:吉诺米克斯股份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