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5908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后横梁上检具基准板和安装在后悬臂支座上的测量板,所述检具基准板上开设有合格刻度,所述合格刻度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装配后悬臂支座到后横梁上的固定螺杆的轴线,所述测量板上设有与所述合格刻度所在的平面平行的指针,所述指针的中心线与固定螺杆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采用检具基准板和测量板构造出基准平面和指示针,可以直接检测出后横梁的基准平面与后悬臂支座的上平面的装配角度是否合格,节省检测时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环境要求低。

Assembly angle detecting device for rear cantilever bearing and rear cross bea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ntilever bearing and the rear cross member assembly angle detection device, including mounted on the rear beam fixture reference plate and measuring plate installed on the cantilever bracket, wherein the fixture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qualified scale, the qualified scale where th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cantilever assembly support to the rear cross member fixed on the screw axis, the measuring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qualified pointer plane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scale, the center line of the pointer and the fixed screw vertical and intersecting. The utility model after the assembly angle of beam cantilever support and post detection device using gauge reference plate and measuring plate constructed datum plane and an indicator, can directly detect the reference plane beam and assembly angle of planar cantilever bearing is qualified, save test time, save the human resources, low cost and low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加工生产
,具体地指一种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后桥总成上需要装配有左、右两个后悬臂支座,如图1和图2中所示,后悬臂支座3与后横梁4用固定螺杆5装配后,后悬臂支座3的表面与后横梁4的装配角度α为需在10.2°±2°的范围内。按上述要求,在装配完成后需要定期对后悬臂支座3与后横梁4的装配角度进行定期抽检,以确认装配后的产品符合性。现有的装配角度检测通常采用3D检测的方式进行,将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采用三坐标进行检测,每一件都需要对左、右两个悬臂支座角度进行测量。在抽检时需要车间将待检后横梁送计量室测量,测量后的零件再返回生产班组。这种3D检测的方式成本高、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对整车大批量快节奏的生产方式来说并不适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能够简单快捷地检测出后横梁的基准平面与后悬臂支座的上平面的装配角度是否合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后横梁上检具基准板和安装在后悬臂支座上的测量板,所述检具基准板上开设有合格刻度,所述合格刻度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装配后悬臂支座到后横梁上的固定螺杆的轴线,所述测量板上设有与所述合格刻度所在的平面平行的指针,所述指针的中心线与固定螺杆的轴线垂直且相交。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具基准板包括基准平板、螺杆定位套、定位轴销及安装调整手柄,所述合格刻度、所述螺杆定位套、所述定位轴销设置在所述基准平板上,所述安装调整手柄设置在所述定位轴销上,所述螺杆定位套套设在固定螺杆的末端,所述定位轴销插在后横梁的稳定杆内孔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准平板所在的平面与固定螺杆的轴线垂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合格刻度印或刻制在所述基准平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合格刻度为缺口或凸耳。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测量板包括圆柱定位销、菱形定位销、测量平板及固定螺栓,所述圆柱定位销和所述菱形定位销固定在所述测量平板上并与后悬臂支座的上装配孔相匹配,所述指针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测量平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圆柱定位销和所述菱形定位销的尺寸与后悬臂支座的上装配孔的尺寸相匹配。作为优选方案,二个所述圆柱定位销排布在所述测量平板的二个对角上,二个所述菱形定位销排布在所述测量平板的另二个对角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采用检具基准板和测量板构造出基准平面和指示针,利用基准平面和指示针对装配角进行转换,可以直接检测出后横梁的基准平面与后悬臂支座的上平面的装配角度是否合格。本技术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节省检测时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环境要求低。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后桥总成中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检具基准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检具基准板的另一角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测量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测量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检具基准板1(其中,基准平板1.1、合格刻度1.2、螺杆定位套1.3、定位轴销1.4、安装调整手柄1.5)、测量板2(其中,圆柱定位销2.1、菱形定位销2.2、指针2.3、测量平板2.4、固定螺栓2.5)、后悬臂支座3、后横梁4、固定螺杆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中所示,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要求是后横梁4上的一个基准面和后悬臂支座3的上平面之间的夹角。在后横梁4中,基准平面是一个虚拟的不易直接测量得到的平面,而后悬臂支座3的上平面是一个便于测量和真实存在的平面。通过对产品零件尺寸进行分析后发现,可以利用相关零件的位置尺寸关系,制造一个测量装置将后横梁4的基准平面进行转换,转换为一个可以便于测量和利用的真实平面。本技术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即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配角度的测量。请参阅图3,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包括检具基准板1和测量板2,检具基准板1安装在后横梁4上,检测板2安装在后悬臂支座3上。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检具基准板1包括基准平板1.1、合格刻度1.2、螺杆定位套1.3、定位轴销1.4和安装调整手柄1.5。其中,基准平板1.1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固定螺杆5的轴线X,合格刻度1.2设置在基准平板1.1上。合格刻度1.2可采用印、刻等方式设置在基准平板1.1上,合格刻度1.2也可采用缺口或凸耳等方式。螺杆定位套1.3和定位轴销1.4分别固定在基准平板1.1的两端,安装调整手柄1.5设置在定位轴销1.4上并可以调节定位轴销1.4。螺杆定位套1.3套设在固定螺杆5的末端上,定位轴销1.4插在后横梁4的稳定杆内孔内。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测量板2包括圆柱定位销2.1、菱形定位销2.2、指针2.3、测量平板2.4及固定螺栓2.5。圆柱定位销2.1和菱形定位销2.2的尺寸与后悬臂支座3的上装配孔的尺寸相匹配。圆柱定位销2.1和菱形定位销2.2固定在测量平板2.4上,二个圆柱定位销2.1以对角的方式排布在测量平板2.4的二个角上,二个菱形定位销2.2同样以对角的方式排布在测量平板2.4的另二个角上。指针2.3通过固定螺栓2.5固定在测量平板2.4上。指针2.3的中心线C垂直于测量平板2.4,即指针2.3的中心线C与固定螺杆5的轴线X垂直。指针2.3的中心线C与固定螺杆5的轴线X相交,即指针2.3的中心线C的延长线经过固定螺杆5的轴线X。在采用上述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后悬臂支座3与后横梁4的装配角度前,需要先将检具基准板1和测量板2分别安装到后横梁4和后悬臂支座3上。检具基准板1的螺杆定位套1.3套在固定螺杆5的末端上,拉动安装调整手柄1.5调节定位轴销1.4的长度,当检具基准板1与后横梁4贴合时,使定位轴销1.4对正后横梁4的稳定杆内孔时,松开安装调整手柄1.5,定位轴销1.4插进后横梁4的稳定杆内孔中。定位轴销1.4固定在后横梁稳定杆内孔中,该定位轴1.4销约束了检具基准板1的5个自由度,螺杆定位套1.3套在固定螺杆5上,约束了检具基准板1的1个自由度。此时,检具基准板1被完全安装到后横梁4上。测量板2上的圆柱定位销2.1和菱形定位销2.2分别叉入到后悬臂支座3的装配孔中,保证测量平板2.4下平面与后悬臂支座3上平面完全贴合。在检具基准板1和测量板2分别安装到后横梁4和后悬臂支座3上后,从固定螺杆5的轴线X的方向看,测量板2上的指针2.3的指示位置应在合格刻度1.2内,这里后悬臂支座3与后横梁4的装配角度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在上述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中,在将后悬臂支座3和后横梁4装配后,利用后横梁4上稳定杆内孔和固定螺杆5的关系构造出基准平面(基准平板1.1),在后悬臂支座3上设置指示针(指针2.3),利用基准平面和指示针进行转换,可以直接测出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后横梁(4)上检具基准板(1)和安装在后悬臂支座(3)上的测量板(2),所述检具基准板(1)上开设有合格刻度(1.2),所述合格刻度(1.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装配后悬臂支座(3)到后横梁(4)上的固定螺杆(5)的轴线(X),所述测量板(2)上设有与所述合格刻度(1.2)所在的平面平行的指针(2.3),所述指针(2.3)的中心线(C)与固定螺杆(5)的轴线(X)垂直且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后横梁(4)上检具基准板(1)和安装在后悬臂支座(3)上的测量板(2),所述检具基准板(1)上开设有合格刻度(1.2),所述合格刻度(1.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装配后悬臂支座(3)到后横梁(4)上的固定螺杆(5)的轴线(X),所述测量板(2)上设有与所述合格刻度(1.2)所在的平面平行的指针(2.3),所述指针(2.3)的中心线(C)与固定螺杆(5)的轴线(X)垂直且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具基准板(1)包括基准平板(1.1)、螺杆定位套(1.3)、定位轴销(1.4)及安装调整手柄(1.5),所述合格刻度(1.2)、所述螺杆定位套(1.3)、所述定位轴销(1.4)设置在所述基准平板(1.1)上,所述安装调整手柄(1.5)设置在所述定位轴销(1.4)上,所述螺杆定位套(1.3)套设在固定螺杆(5)的末端,所述定位轴销(1.4)插在后横梁(4)的稳定杆内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悬臂支座与后横梁的装配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平板(1.1)所在的平面与固定螺杆(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庆地李平辉熊富员张毅阮婷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