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明驹专利>正文

汽车内饰发光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59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发光面板,包括内饰板本体以及包裹在所述内饰板本体外的表皮,且所述内饰板本体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以及与所述光源连接的导光条,所述导光条上靠近所述表皮的一侧设有多个分光体,所述表皮上设有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分光体的发光面相对,且所述光源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光腔,所述光腔内沿所述导光条的长度方向设有反光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即使在夜间行车也能保证车内的视觉效果,提高了汽车的档次。

Automobile interior luminous pane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tive interior lighting panel including trim body and wrapped in the interior. The in vitro skin, and between the interior and the surfac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layer,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between the buffer layer and the epidermis,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es a light sourc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ght source of the light, the light guide bar on the side near th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ight body, the ski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ight holes, light emitting surface of the light hole and the light body, and between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cavity. The optical cavit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guide light with reflective film. The invention can ensure the visual effect in the car even at night, and improve the grade of th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饰发光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饰件的
,尤其是指一种汽车内饰发光面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内饰板包括车厢的隔板、门内装饰板、仪表板等零件,不同于汽车的其它部件,汽车内饰板是汽车内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驾驶者和乘坐者评价汽车舒适度的关键因素,决定着汽车的档次,影响着人们的选购意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内部空间的装饰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注塑表面装饰技术应用而生,即将图案印刷在卷状薄膜上,通过送膜机将膜片与塑膜型腔贴合进行注塑,注塑后有图案的油墨层与卷状薄膜分离,油墨层留在塑件上而得到表面有装饰图案的塑件。采用注塑表面装饰技术,可以在汽车内饰板的表面上形成金属镜面、亚光面、木质纹理等装饰图案,增加汽车内饰板的装饰性,为驾驶者和乘坐者提供视觉享受。但是当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厢内暗淡无光,不仅无法欣赏到内饰板表面上的装饰图案,甚至有时连控制面板上的按钮也无法识别,必须打开车厢内的顶灯才行,如此以来,大大降低了汽车的使用性能;另外,昏暗的车内环境也极易使驾驶员产生疲乏感,不利于安全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车辆在夜间行驶时光线暗导致视觉效果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视觉效果好且能有效提高车内亮度的汽车内饰发光面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内饰发光面板,包括内饰板本体以及包裹在所述内饰板本体外的表皮,且所述内饰板本体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以及与所述光源连接的导光条,所述导光条上靠近所述表皮的一侧设有多个分光体,所述表皮上设有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分光体的发光面相对,且所述光源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光腔,所述光腔内沿所述导光条的长度方向设有反光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条的数量为多个。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条依次首尾相连,呈环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条并列设置,呈栅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条交叉设置,呈网格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与车载电源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的数量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条的不同位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内设有LED灯。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汽车内饰发光面板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导光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发光面板,包括内饰板本体11以及包裹在所述内饰板本体11外的表皮,且所述内饰板本体11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21以及与所述光源21连接的导光条22,所述导光条22上靠近所述表皮的一侧设有多个分光体23,所述表皮上设有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分光体23的发光面相对,且所述光源21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光腔24,所述光腔24内沿所述导光条22的长度方向设有反光膜25。上述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核心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汽车内饰发光面板,包括内饰板本体11以及包裹在所述内饰板本体11外的表皮,且所述内饰板本体11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发光装置,通过所述发光装置可以使所述内饰板发光,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21以及与所述光源21连接的导光条22,通过所述导光条22可以将所述光源21发出的光线引导到远处,所述导光条22上靠近所述表皮的一侧设有多个分光体23,通过所述分光体23将所述导光条22中传输的光线在不同的位置导出,所述表皮上设有多个透光孔,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分光体23的发光面相对,从而可以使所述分光体23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透光孔照射出来,不仅可以映射出内饰板上的图案,而且即使在夜间行车,也可以保证车内的视觉效果,有效提高了汽车的档次,另外,所述光源21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光腔24,所述光腔24内沿所述导光条22的长度方向设有反光膜25,所述光源21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反光膜25进入导光条22,从而可以增强所述导光条22的亮度,有利于光线通过所述透光孔照射出来。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条22的数量为多个。为了保证所述内饰板的亮度,所述导光条22依次首尾相连,呈环状结构。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导光条22并列设置,呈栅状结构。作为另一种变形,所述导光条22交叉设置,呈网格状结构。所述光源21与车载电源相连,通过所述车载电源为所述光源21提供电源。所述光源21的数量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条22的不同位置,且所述光源21内设有LED灯,通过所述LED灯可以发出光线。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内饰发光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发光面板,包括内饰板本体以及包裹在所述内饰板本体外的表皮,且所述内饰板本体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缓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以及与所述光源连接的导光条,所述导光条上靠近所述表皮的一侧设有多个分光体,所述表皮上设有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分光体的发光面相对,且所述光源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光腔,所述光腔内沿所述导光条的长度方向设有反光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发光面板,包括内饰板本体以及包裹在所述内饰板本体外的表皮,且所述内饰板本体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缓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光源以及与所述光源连接的导光条,所述导光条上靠近所述表皮的一侧设有多个分光体,所述表皮上设有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分光体的发光面相对,且所述光源与所述表皮之间设有光腔,所述光腔内沿所述导光条的长度方向设有反光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的数量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驹
申请(专利权)人:何明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