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明驹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9144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第一衬筒,外壳的底部连接有底盖,底盖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衬筒,外壳和第一衬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衬筒,第二衬筒与第一衬筒通过螺纹相旋合,第一衬筒的内壁上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口与充气装置相连接,外壳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个外延部,外延部上设置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杯托装置,通过第二衬筒、第一衬筒和气囊的配合设计,能够适应多种直径和高度的杯子,并且能够使杯子得到有效固定,有效防止杯子在行车过程中从杯托中跌落或滑脱;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A cup support device for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p holder device for a vehicle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first cylinder lin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sing, and the bottom of the housing is connected with a bottom cover, the bottom cov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iner, shell and the first lining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ylinder liner between the cylinder liner second, with the first liner through threads is screwed, the first liner on the inner wa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bag, the bag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por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device charging port, the edge of the outer crust is formed with at least one extension, the extensio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cup holder device, by second, the first liner liner and air bag with the design, able to adapt to a variety of diameter and height of the cup, and the cup can effectively fix,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up in the driving process from hypanthium in fall or slip;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在性能提高的同时向人性化、舒适化方向发展。杯托现在已经成为汽车上面非常普及的一种内饰件,为司机或者乘客的水杯放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的汽车上所装配的杯托均为固定口径方案,规格尺寸单一,适应能力差,人们所用的杯子各式各样,大小不同,杯托与杯子不能很好的适应,在行驶过程中杯托中的杯子极容易受车体颠簸而跌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能够适应多种直径和高度的杯子,并且能够使杯子得到有效固定,有效防止杯子从杯托中跌落或滑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衬筒,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衬筒,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衬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衬筒,所述第二衬筒与第一衬筒通过螺纹相旋合,第一衬筒的内壁上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外壳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个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衬筒的边缘向外延伸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衬筒与外壳之间的间隙。所述充气装置为充气筒。所述充气筒为手动充气筒。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为所述外壳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外壳为圆筒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观察口,多个所述观察口呈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充气口与充气装置通过气管相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杯托装置,通过第二衬筒、第一衬筒和气囊的配合设计,能够适应多种直径和高度的杯子,并且能够使杯子得到有效固定,有效防止杯子在行车过程中从杯托中跌落或滑脱;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充气装置未示出);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气囊未示出);图中:1、外壳,11、观察口,12、外延部,121、连接孔,13、底盖,2、第二衬筒,21、凸缘,3、第一衬筒,4、气囊,41、充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外壳1内的第一衬筒3,外壳1的底部连接有底盖13,底盖1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衬筒3,外壳1和第一衬筒3之间设置有第二衬筒2,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二衬筒2与第一衬筒3通过螺纹相旋合,第一衬筒3的内壁上连接有气囊4,气囊4上设置有充气口41,充气口41与充气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外壳1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个外延部12,外延部12上设置有连接孔121,连接孔121是便于杯托的安装。进一步地,第二衬筒2的边缘向外延伸有凸缘21,凸缘21的延伸长度为L1,则有L1大于第二衬筒2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凸缘21起到把手的作用,同时也可对第二衬筒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二衬筒2低于第一衬筒3。进一步地,充气装置为充气筒,充气筒为手动充气筒。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上设置有观察口11,以便于观察外壳1内部情况。观察口11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为L3,外壳1的长度为L2,则L3为L2的三分之二,以便于更好的观察外壳1内部第二衬筒2与第一衬筒3旋合情况。进一步地,外壳1为圆筒状,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观察口11,多个观察口11呈周向均匀布置,以增加观察范围。进一步地,充气口41与充气装置通过气管相连接,以便于延长充气装置与气囊的距离,便于充气装置的布置和使用。使用时,将杯子放入第一衬筒3内,并旋转第二衬筒2,以调节第二衬筒2相对第一衬筒3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杯子,然后利用充气装置,如手动充气筒,对气囊4充气,从而使得气囊4能够充分包围杯体,使杯子能够牢固地固定在杯托装置内,避免杯子发生跌落或松脱。本技术的杯托装置可固定于车内仪表板处,也可固定于中控台或车内其他地方。本技术的杯托装置,通过第二衬筒2、第一衬筒3和气囊4的配合设计,能够适应多种直径和高度的杯子,并且能够使杯子得到有效固定,固定可靠,能够有效防止在车辆运行中发生跌落或松脱;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使用效果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衬筒,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衬筒,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衬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衬筒,所述第二衬筒与第一衬筒通过螺纹相旋合,第一衬筒的内壁上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外壳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个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上设置有连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杯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衬筒,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衬筒,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衬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衬筒,所述第二衬筒与第一衬筒通过螺纹相旋合,第一衬筒的内壁上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外壳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个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上设置有连接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杯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衬筒的边缘向外延伸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衬筒与外壳之间的间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驹
申请(专利权)人:何明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