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558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用于安装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后排座椅,其包括主体框架和轮子,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所述主体框架的外轮廓尺寸满足生产主线的前后车壳的间距,且所述主体框架的前部为上部伸出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通过第三排座椅辅助安装小车,借助小车前部的固定点,通过在座椅小车上翻转座椅,直接将座椅前部定位销落入预订装配点,操作工在车外小车上单人即可完成座椅定位装配全套要求动作。

Automobile rear seat mounting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r rear seat insta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 car rear seat mounting device for rear seat mounted sport utility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frame and the wheel, the wheel mounted on the bottom of the main frame, the main frame of the outline size to meet the dist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car the production line of the shell, and the front of the main frame is the upper thrust. The invention of automobile rear seat insta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by the third row seat auxiliary installation car, with the help of a fixed point in front of the car, by turning the seat in the seat car, directly to the front seat positioning pin into the reservation assembly point, operators in the car car single person to complete the positioning seat assembly set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后排座椅的安装效率。
技术介绍
目前,在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装配过程中,第三排座椅小车重量一般约为45kg,受设计尺寸、质量、装配方式等影响,造成装配困难,人机工程差。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装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纯手工装配,即操作工徒手搬运座椅至车内完成装配。另一种是借助机械手将座椅辅助放入车内,车内仍需操作工进行辅助定位,车外安排操作工共同完成装配,座椅机械手往往投资费用在30万至100万,且机械手维保成本高,生产操作不便,装配价值度低。第三排座椅的安装步骤为:第一步为将座椅搬运至车身内;第二步将座椅前部定位横销卡入车身左右两侧轮罩旁支座内;第三步将座椅后部气弹簧与车身固定支座端点相连;第四步将座椅后部两端U型卡槽卡入固定支座轴内,完成整个座椅安装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后排座椅安装困难,且操作不方便等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用于安装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后排座椅,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轮子,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所述主体框架的外轮廓尺寸满足生产主线的前后车壳的间距,且所述主体框架的前部为上部伸出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框架的上部设有两根相对设置的上部横杆,所述主体框架的下部设有下部横杆,所述下部横杆位于所述上部横杆的下方,且位于两根所述上部横杆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根所述上部横杆之间的间距与汽车后排座椅的横向尺寸匹配,使得所述汽车后排座椅搁置在所述上部横杆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框架的前部还设有前部横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体框架的后部为向内缩进的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部横杆上靠近前端处设有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块的位置设置为所述汽车后排座椅绕所述挡块翻转后,所述汽车后排座椅的定位销正好落入定位槽内。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方法包括具体包括:步骤S1:采用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进入后排座椅料架进行取料;步骤S2: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退出所述后排座椅料架,并进入车壳尾部;步骤S3:所述后排座椅以挡块为支点进行旋转,使所述后排座椅的前部定位轴落入座椅前部支撑的固定支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排座椅料架包括料架平面撑杆和连杆机构,所述料架平面撑杆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待安装的后排座椅放置在所述后排座椅料架的料架平面撑杆上;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进入所述后排座椅料架后,触动所述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料架平面撑杆向下翻转,使得所述后排座椅自动落入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后排座椅的后部连接气弹簧,与车壳内的后排座椅后部支撑固定支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通过第三排座椅辅助安装小车,借助小车前部的固定点,通过在座椅小车上翻转座椅,直接将座椅前部定位销落入预订装配点,操作工在车外小车上单人即可完成座椅定位装配全套要求动作。同时,为方便将45kg重量的座椅放置到座椅小车上,设计专用座椅料架,使座椅小车进入料架后,座椅自动滑落至小车,座椅小车进出料架均不受料架影响。通过使用此座椅小车,无需安装额外座椅机械手设备,大大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用于座椅取料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座椅安装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座椅翻转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座椅翻转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用于座椅取料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座椅安装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座椅翻转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的座椅翻转示意图二。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10,用于安装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后排座椅,其包括主体框架11和轮子12,将轮子12安装在主体框架11的底部,使得主体框架11的外轮廓尺寸满足生产主线的前后车壳的间距,且主体框架11的前部为上部伸出式。优选地,在主体框架11的上部设有两根相对设置的上部横杆13,在主体框架11的下部设有下部横杆14,下部横杆14位于上部横杆13的下方,且位于两根上部横杆13之间。特别地,两根上部横杆13之间的间距与汽车后排座椅20的尺寸匹配,使得汽车后排座椅20可以搁置在上部横杆13上。另外,在主体框架11的前部还设有前部横杆15。此处的主体框架11的后部为向内缩进的凹式。进一步地,在上部横杆13上靠近前端处设有挡块16。挡块16的位置设置在上部横杆上,为汽车后排座椅20绕挡块16翻转后,汽车后排座椅20的定位销正好落入定位槽内。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通过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第三排座椅辅助安装小车,借助小车前部的固定点,通过在座椅小车上翻转座椅,直接将座椅前部定位销落入预订装配点。这样操作工在车外小车上单人即可完成座椅定位装配全套要求动作。通过使用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原先工艺安排的三名操作工配合安装的第三排座椅,仅需一名操作工完成。同时,为方便将45kg重量的座椅放置到座椅小车上,设计专用座椅料架,使座椅小车进入料架后,座椅自动滑落至小车,座椅小车进出料架均不受料架影响。本专利技术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利用最简易的线棒材料制作安装装置(即座椅小车),使得座椅小车外形尺寸需满足生产主线前后车壳间距,小车前部为上部伸出式,便于座椅小车完全进入车壳行李箱且不与车壳干涉。通过计算,获得座椅小车前部定位点尺寸,保证翻转座椅后,座椅前部定位销正好落入定位槽内。座椅小车后部为凹式,操作人员在安装座椅时可以靠近车壳完成座椅后部固定点装配。如图3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方法,其中,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方法采用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用于安装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轮子,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所述主体框架的外轮廓尺寸满足生产主线的前后车壳的间距,且所述主体框架的前部为上部伸出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用于安装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轮子,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所述主体框架的外轮廓尺寸满足生产主线的前后车壳的间距,且所述主体框架的前部为上部伸出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上部设有两根相对设置的上部横杆,所述主体框架的下部设有下部横杆,所述下部横杆位于所述上部横杆的下方,且位于两根所述上部横杆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上部横杆之间的间距与汽车后排座椅的横向尺寸匹配,使得所述汽车后排座椅搁置在所述上部横杆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前部还设有前部横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后部为向内缩进的凹式。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杆上靠近前端处设有挡块。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的位置设置为所述汽车后排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卿马骏曾昭辉李崇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