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铜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47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包括圆形底座和培养瓶,培养瓶的瓶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培养瓶的瓶底设有加热片,加热片的底端设有振动电机,且加热片和振动电机的连接处涂有绝缘耐热层,振动电机与圆形底座的上表面存在间隙,培养瓶的瓶口配置连接瓶盖,培养瓶的瓶内设有培养基,且培养基与培养瓶的瓶内底端存在间距,培养瓶的瓶内上端内壁均匀设有温度传感器,该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可以实时监测培养瓶内温度,针对培养瓶内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及培养液浓度,培养人员能够以最佳舒适所需的生长环境加以调节,极大的提高了微生物的培养效率,给培养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便利。

Medic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bo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microbial culture bottle, including a circular base and flask culture bottle outer surface of the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insulation layer, culture bottle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plate, heating the bottom ends of a vibration moto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plate and the vibration motor is coated with an insulating heat-resistant layer, vibration the circular motor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gap, culture bottle bottle configuration with the bottle cap, bottle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the culture medium, and the culture bottle and the inner bottom end spacing, culture bottle bottle inside wall is uniformly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sensor, the medicine bottle can b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microbial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concentration of light for the growth of microbial culture bottle,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training, training personnel can be adjusted to the best growth environment comfort needs, greatly improve Higher culture efficiency of microorganisms has facilitated the use of cultured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
本技术涉及医学微生物设备
,具体为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
技术介绍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微生物划分为以下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医学微生物培养瓶是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通过培养瓶对各种微生物进行培养实验。现有的培养瓶一般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由于在培养微生物时需要透气,所以在瓶盖上设置透气孔,但是为了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灰尘或细菌等物质经透气孔进入培养瓶中,引起被培养物实验结果不准确,虽然在瓶口处铺设一层透气性好的无纺布,但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封堵无纺布透气孔的现象,需反复打开瓶盖,更换无纺布,容易造成培养瓶内的被培养物污染,严重影响试验效果,另外,实验人员需要不时的记录培养瓶内的温度和实时监测培养液的最佳培养状态,搅拌培养会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光照也不能很好的得到应有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可以实时监测培养瓶内温度,针对培养瓶内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及培养液浓度,培养人员能够以最佳舒适所需的生长环境加以调节,极大的提高了微生物的培养效率,给培养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在调节瓶内环境时严格避免对内部微生物污染,振动代替晃动搅拌,进一步提升了医学微生物培养瓶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包括圆形底座和培养瓶,所述培养瓶的瓶外表面设有保温层,所述培养瓶的瓶底设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底端设有振动电机,且加热片和振动电机的连接处涂有绝缘耐热层,所述振动电机与圆形底座的上表面存在间隙,所述培养瓶的瓶口配置连接瓶盖,所述培养瓶的瓶内设有培养基,且培养基与培养瓶的瓶内底端存在间距,所述培养瓶的瓶内上端内壁均匀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个数为三个,所述圆形底座的上表面对称设有加强筋支柱,且加强筋支柱的个数为六个,所述加强筋支柱的上端均贯穿保温层并与培养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的表面上端设有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的上端设有过滤器,所述圆形底座的上端设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抽液口固定连接进液管的一端,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培养液调配室,所述抽液泵的出液口固定连接输液管的一端,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过滤器的入口,所述过滤器的出口固定连接进液管的一端,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贯穿培养瓶的瓶内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底座的上端设有样品抽液泵,所述样品抽液泵的进液孔固定连接样品抽液管道的一端,所述样品抽液管道的另一端贯穿保温层和培养瓶的瓶内壁,且样品抽液管道的另一端管道口位于培养瓶的瓶内底端,所述样品抽液管道的表面设有阀门,所述样品抽液泵的出液孔固定连接样品出液管道的一端,所述样品出液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样品瓶的进液口,所述样品瓶的取样口固定连接光纤探头的一端,所述光纤探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光谱仪,所述光谱仪与样品瓶均位于圆形底座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底座的上端设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上端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吹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U型曲管的一端,所述U型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空气过滤器的入气口,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气口固定连接进气管道的一端,所述进气管道的另一端贯穿培养瓶的瓶内壁,所述圆形底座的上端另一侧设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吸风口固定连接吸气管道的一端,所述吸气管道的另一端贯穿培养瓶的瓶内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圆形底座的上端外侧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的上端设有轨道电机,所述轨道电机的上端设有灯柱,所述灯柱的上端设有光照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底座的外侧面设有延伸平台,所述延伸平台的上端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上端设有显示器,所述控制台的侧面设有温度信号接收器,所述控制台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加热片、振动电机、温度传感器、过滤器、抽液泵、样品抽液泵、光谱仪、吹风机、空气过滤器、吸风机、轨道电机、光照灯、显示器和温度信号接收器均电连接控制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培养瓶内温度,通过控制台调节,针对培养瓶内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及培养液浓度,通过轨道电机在环形轨道转动,实现上方光照灯全方位提供光照,加热片运转及保温层温度保障,为瓶内微生物生长通过温度保障,吹风机及吸风机的配合使用,保障瓶内空气流通,培养人员能够以最佳舒适所需的生长环境加以调节,极大的提高了微生物的培养效率,给培养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通过过滤器的杂质过滤,空气过滤器的气体过滤等,保证在调节瓶内环境时严格避免对内部微生物污染,光谱仪实时检测培养瓶内抽取的样品培养液,培养人员根据信息实时调节培养液浓度,振动电机的振动代替晃动搅拌,进一步提升了医学微生物培养瓶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面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培养瓶内部示意图。图中:1圆形底座、2加强筋支柱、3培养瓶、4保温层、5加热片、6振动电机、7瓶盖、8培养基、9温度传感器、10支撑平板、11过滤器、12进液管、13输液管、14抽液泵、15进液管、16培养液调配室、17样品抽液泵、18样品抽液管道、19阀门、20样品出液管道、21样品瓶、22光纤探头、23光谱仪、24吹风机、25U型曲管、26空气过滤器、27进气管道、28吸风机、29吸气管道、30环形轨道、31轨道电机、32灯柱、33光照灯、34延伸平台、35控制台、36显示器、37温度信号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包括圆形底座1和培养瓶3,圆形底座1为上方设备提供支撑平台与安放场所,培养瓶3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生长场所与良好的天然屏障,培养瓶3的瓶外表面设有保温层4,保温层4能够对培养瓶3内加以保温,防止温度流失过快,培养瓶3的瓶底设有加热片5,加热片5运转,实现对培养瓶3加热,进而实现对内部温度保障,加热片5的底端设有振动电机6,振动电机6振动促进瓶内微生物的生长,且加热片5和振动电机6的连接处涂有绝缘耐热层,这样设计保证了安全性,振动电机6与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存在间隙,培养瓶3的瓶口配置连接瓶盖7,瓶盖7对培养瓶3起到密闭的作用,培养瓶3的瓶内设有培养基8,培养基8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天然生长场所,且培养基8与培养瓶3的瓶内底端存在间距,培养瓶3的瓶内上端内壁均匀设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实时监测瓶内温度,且温度传感器9的个数为三个,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对称设有加强筋支柱2,加强筋支柱2起到支撑培养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包括圆形底座(1)和培养瓶(3),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3)的瓶外表面设有保温层(4),所述培养瓶(3)的瓶底设有加热片(5),所述加热片(5)的底端设有振动电机(6),且加热片(5)和振动电机(6)的连接处涂有绝缘耐热层,所述振动电机(6)与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存在间隙,所述培养瓶(3)的瓶口配置连接瓶盖(7),所述培养瓶(3)的瓶内设有培养基(8),且培养基(8)与培养瓶(3)的瓶内底端存在间距,所述培养瓶(3)的瓶内上端内壁均匀设有温度传感器(9),且温度传感器(9)的个数为三个,所述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对称设有加强筋支柱(2),且加强筋支柱(2)的个数为六个,所述加强筋支柱(2)的上端均贯穿保温层(4)并与培养瓶(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包括圆形底座(1)和培养瓶(3),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瓶(3)的瓶外表面设有保温层(4),所述培养瓶(3)的瓶底设有加热片(5),所述加热片(5)的底端设有振动电机(6),且加热片(5)和振动电机(6)的连接处涂有绝缘耐热层,所述振动电机(6)与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存在间隙,所述培养瓶(3)的瓶口配置连接瓶盖(7),所述培养瓶(3)的瓶内设有培养基(8),且培养基(8)与培养瓶(3)的瓶内底端存在间距,所述培养瓶(3)的瓶内上端内壁均匀设有温度传感器(9),且温度传感器(9)的个数为三个,所述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对称设有加强筋支柱(2),且加强筋支柱(2)的个数为六个,所述加强筋支柱(2)的上端均贯穿保温层(4)并与培养瓶(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4)的表面上端设有支撑平板(10),所述支撑平板(10)的上端设有过滤器(11),所述圆形底座(1)的上端设有抽液泵(14),所述抽液泵(14)的抽液口固定连接进液管(15)的一端,所述进液管(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培养液调配室(16),所述抽液泵(14)的出液口固定连接输液管(13)的一端,所述输液管(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过滤器(11)的入口,所述过滤器(11)的出口固定连接进液管(12)的一端,所述进液管(12)的另一端贯穿培养瓶(3)的瓶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底座(1)的上端设有样品抽液泵(17),所述样品抽液泵(17)的进液孔固定连接样品抽液管道(18)的一端,所述样品抽液管道(18)的另一端贯穿保温层(4)和培养瓶(3)的瓶内壁,且样品抽液管道(18)的另一端管道口位于培养瓶(3)的瓶内底端,所述样品抽液管道(18)的表面设有阀门(19),所述样品抽液泵(17)的出液孔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双红张俊波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