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渣自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547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排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沼渣自排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的沼渣清除方式存在资源消耗大、结构复杂、检修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沼渣自排系统,其中:包括池体、沼渣存放池、连接管、控制阀、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吸污罩和排渣口;所述池体底面四个角的位置等高、两条对角线相交叉的中心位置低,池体底面是以中心位置为锥尖的倒圆锥形面,所述排渣口设在池体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排渣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沼渣存放池连通;所述控制阀设在连接管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均设在池体侧壁下部;所述吸污罩装在排渣口上。

A biogas automatic draina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biogas automatic draina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solves the residue removal exist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technical problems of large and complex structure, difficult maintenanc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technical scheme for a biogas automatic drainage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biogas pool body, storage pool, a connecting pipe, a control valve, the first second position sensor, position sensor, suction hood and discharging por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ool body four corners, two high etc.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diagonals is low,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ool body is in the center position for the cone inverted conical surface, the discharge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the discharge port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residue storage tank connected; the control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ipe, wherein the first position second sensors and position sensors are located in the lower side wall of the pool body; the suction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discharging 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沼渣自排系统
本技术属于排污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沼渣自排系统。
技术介绍
沼气燃烧发电是随着大型沼气池建设和沼气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沼气利用技术,它将有机物在沼气池内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产生的沼气用于发动机上,并装有综合发电装置,以产生电能和热能。沼气发电具有创效、节能、安全和环保等特点,是一种分布广泛且价廉的分布式能源。在沼气池内物料发酵过程中,沼气池内沼液会出现大量沼渣,影响产气率。现有的沼渣的清除方式是通过在池底布设排渣管道经污泥泵抽出池外的,但是在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下,如何将原本需要依靠电力设施完成的单元尽可能替换成无需电力的自动运转的设施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因此,现有的沼渣清除方式存在资源消耗大、结构复杂、检修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沼渣清除方式存在资源消耗大、结构复杂、检修困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沼渣自排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沼渣自排系统,其中:包括池体、沼渣存放池、连接管、控制阀、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吸污罩和排渣口;所述池体底面四个角的位置等高、两条对角线相交叉的中心位置低,池体底面是以中心位置为锥尖的倒圆锥形面,所述排渣口设在池体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排渣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沼渣存放池连通;所述控制阀设在连接管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均设在池体侧壁下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设在第一位置传感器上方,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与控制阀之间电气连接;所述吸污罩装在排渣口上。进一步,所述池体底面四个角的位置等高、两条对角线相交叉的中心位置低,池体底面是由四个从相邻角之间的边向中心倾斜的等腰三角形倾斜平面构成,所述排渣口设在池体底面的中心位置处。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为PE材质,所述连接管直径为200mm。进一步,所述池体深度不小于6m。本技术中池体底面的倾斜设置以及排渣口位置的设置,有利于池体内部沼渣的清除;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可对池体底部沼渣的厚度进行检测,并对控制阀进行控制,确定是否进行排渣工作;沼渣自排系统是根据地形环境设计的,其运转是通过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的水压对底部沼渣形成的压力实现的,减小了能源的消耗。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池体底面为倾斜平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沼渣自排系统,其中:包括池体1、沼渣存放池2、连接管3、控制阀4、第一位置传感器5、第二位置传感器6、吸污罩7和排渣口8;所述池体1底面四个角的位置等高、两条对角线相交叉的中心位置低,池体1底面是以中心位置为锥尖的倒圆锥形面,所述排渣口8设在池体1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排渣口8通过连接管3与所述沼渣存放池2连通;所述控制阀4设在连接管3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6均设在池体侧壁下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6设在第一位置传感器5上方,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6与控制阀4之间电气连接;所述吸污罩7装在排渣口8上。进一步,所述连接管3为PE材质,所述连接管3直径为200mm。进一步,所述池体1深度不小于6m。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沼渣自排系统,其中:包括池体1、沼渣存放池2、连接管3、控制阀4、第一位置传感器5、第二位置传感器6、吸污罩7和排渣口8;所述池体1底面四个角的位置等高、两条对角线相交叉的中心位置低,池体1底面是由四个从相邻角之间的边向中心倾斜的等腰三角形倾斜平面构成,所述排渣口8设在池体1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排渣口8通过连接管3与所述沼渣存放池2连通;所述控制阀4设在连接管3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6均设在池体侧壁下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6设在第一位置传感器5上方,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6与控制阀4之间电气连接;所述吸污罩7装在排渣口8上。进一步,所述连接管3为PE材质,所述连接管3直径为200mm。进一步,所述池体1深度不小于6m。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本技术内的第一位置传感器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6对池体1底部的沼渣厚度进行检测,在沼渣厚度到达第二位置传感器6相应的位置时,控制阀4打开,水压对池体1底部的沼渣形成压力,将沼渣通过连接管3挤入沼渣存放池2;当沼渣排放至第一位置传感器5相应的位置时,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5关闭控制阀,完成沼渣的自排过程。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前述的细节,而应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变化和改型都应为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沼渣自排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沼渣自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沼渣存放池(2)、连接管(3)、控制阀(4)、第一位置传感器(5)、第二位置传感器(6)、吸污罩(7)和排渣口(8);所述池体(1)底面四个角的位置等高、两条对角线相交叉的中心位置低,池体(1)底面是以中心位置为锥尖的倒圆锥形面,所述排渣口(8)设在池体(1)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排渣口(8)通过连接管(3)与所述沼渣存放池(2)连通;所述控制阀(4)设在连接管(3)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6)均设在池体侧壁下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6)设在第一位置传感器(5)上方,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6)与控制阀(4)之间电气连接;所述吸污罩(7)装在排渣口(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沼渣自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沼渣存放池(2)、连接管(3)、控制阀(4)、第一位置传感器(5)、第二位置传感器(6)、吸污罩(7)和排渣口(8);所述池体(1)底面四个角的位置等高、两条对角线相交叉的中心位置低,池体(1)底面是以中心位置为锥尖的倒圆锥形面,所述排渣口(8)设在池体(1)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排渣口(8)通过连接管(3)与所述沼渣存放池(2)连通;所述控制阀(4)设在连接管(3)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6)均设在池体侧壁下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6)设在第一位置传感器(5)上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惠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