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39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09
一种打磨工具,包括安装板、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安装于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包括第一偏转元件和第二偏转元件,所第一偏转元件和第二偏转元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的首端,所述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分别位于第一偏转单元和第二偏转单元上,所述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的末端与安装板的顶端相连;整体结构简单,无需使用弹簧施力,使用手柄可轻松的加工工件,而且打磨加工的均匀,可在较小的空间和运行轨迹上完成,便于临时加工和特定时间小量加工生产的需要。

A grinding tool

A polishing tool,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plate, grinder deflection element and bearing element, the grinder deflection element and bearing element mounted on the upper mounting plate, wherein the grinder deflection element includes a first deflecting element and second deflecting element, the first deflecting element and second deflection elemen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pivot arm and second pivot arm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pivot arm and second pivot arm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deflection unit deflection unit, the top end and the mounting plate of the first pivot arm and second pivot arm connected; the whole structure is simple, without the use of spring force, the workpiece can easily use the handle, and grinding the uniform, can be completed in a smaller space and trajectory, so that specific time and amount of temporary processing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加工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打磨工具。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加工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对工件的打磨加工,所谓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打磨设备中有环形砂带和两个枢轴臂(旋转臂),环形砂带绕在一个枢轴臂上,两个枢轴臂对向彼此间有夹角,两个枢轴臂被牢固地连接到驱动单元时,并且其中一个枢轴臂可移动地安装,并通过一个弹簧元件施力,但此结构的打磨装置对工件加工时不均匀,并且加工工件时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完成,因而不利于现代的生产需求,若需要小量加工或临时需要,还需要启动设备机器加工,费时费力。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打磨加工的均匀,可在较小的空间和运行轨迹上完成的一种打磨工具。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磨工具,包括安装板、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安装于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包括第一偏转元件和第二偏转元件,所第一偏转元件和第二偏转元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的首端,所述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分别位于第一偏转单元和第二偏转单元上,所述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的末端与安装板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一偏转元件和第二偏转元件可旋转地铰接在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上并形成轴承元件;所述安装板与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相连处设置有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安装板的底端与驱动单元相连,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第三偏转单元上;所述第一偏转元件、第二偏转元件和驱动单元之间通过环形砂带相关联,驱动单元可移动,第一枢轴臂、第二枢轴臂在轴向与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铰接,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在轴向绕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可枢转地关联到第三偏转单元上并经由耦合元件耦合在一起;所述驱动单元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呈半圆形外环围绕在驱动单元下方,环绕在驱动单元上的环形砂带位于驱动单元和挡板之间;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手柄,手柄具有“L”形,该手柄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正交且平行于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所述安装板、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肘节杆系统,该肘节杆系统包括启动构件、肘节元件、耦合连接件和肘杆元件,所述启动构件包括杠杆装置、制动杆和钢丝绳,制动杆与杠杆装置耦合连接,手柄通过制动杆连接在杠杆装置上,所述制动杆被同轴地设置在手柄可枢转的主延伸轴Ah上,制动杆的枢转运动经由杠杆装置直接传送,从而使得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完成耦合,所述杠杆装置其一端连接的手柄和制动杆相连,杠杆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到安装板上,如果制动杆被枢转时,存在的拉伸力通过杠杆装置反抗弹簧传递到第一枢轴臂上,从而移动到第二枢轴臂的方向上;所述肘节元件通过耦合连接件和耦合元件与肘杆元件可操作地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支承点,肘节元件胶接于安装板上的支承点,枢转运动可以作用于肘节元件上并通过耦合元件枢转运动,然后传递到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偏转元件、第一偏转单元、第二偏转元件、第二偏转单元相对于第三偏转单元和驱动单元的位置可变,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长孔槽和第二长孔槽,通过定位第一长孔槽和第二长孔槽实现,便于调整环形砂带的张力;具体的,所述肘节杆系统上还包括有把手部件和阻尼元件,肘节元件与把手部件相连,第一枢轴臂和第二枢轴臂均匀阻尼元件相连。其中,整个装置中设置有安装板、第三偏转单元以及与其铰接的第一偏转单元和第二偏转单元的设计,允许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枢转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结构简单,无需使用弹簧施力,使用手柄可轻松的加工工件,而且打磨加工的均匀,可在较小的空间和运行轨迹上完成,便于临时加工和特定时间小量加工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打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手柄与杠杆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打磨工具正在加工工件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打磨工具正在加工工件的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打磨工具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该一种打磨工具,包括安装板3、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安装于安装板3的上端,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包括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所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分别安装在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的首端,所述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分别位于第一偏转单元4和第二偏转单元6上,所述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的末端与安装板3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可旋转地铰接在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上并形成轴承元件;所述安装板3与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相连处设置有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安装板3的底端与驱动单元18相连,所述驱动单元18安装在第三偏转单元8上;所述第一偏转元件14、第二偏转元件16和驱动单元18之间通过环形砂带10相关联,驱动单元18可移动,第一枢轴臂24、第二枢轴臂26在轴向与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铰接,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在轴向绕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可枢转地关联到第三偏转单元8上并经由耦合元件20耦合在一起;所述驱动单元18下端设置有挡板58,所述挡板58呈半圆形外环围绕在驱动单元18下方,环绕在驱动单元18上的环形砂带10位于驱动单元18和挡板58之间;所述安装板3的下端设置有手柄28,手柄28具有“L”形,该手柄28包括第一支杆33和第二支杆35,所述第二支杆35与第一支杆33正交且平行于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所述安装板3、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肘节杆系统41,该肘节杆系统41包括启动构件22、肘节元件42、耦合连接件43和肘杆元件44,所述启动构件22包括杠杆装置52、制动杆50和钢丝绳55,制动杆50与杠杆装置52耦合连接,手柄28通过制动杆50连接在杠杆装置52上,所述制动杆50被同轴地设置在手柄28可枢转的主延伸轴Ah上,制动杆50的枢转运动经由杠杆装置52直接传送,从而使得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完成耦合,所述杠杆装置52其一端连接的手柄28和制动杆50相连,杠杆装置52的另一端连接到安装板3上,如果制动杆50被枢转时,存在的拉伸力通过杠杆装置52反抗弹簧传递到第一枢轴臂24上,从而移动到第二枢轴臂26的方向上;所述肘节元件42通过耦合连接件43和耦合元件20与肘杆元件44可操作地连接;所述安装板3上还设置有支承点47,肘节元件42胶接于安装板3上的支承点47,枢转运动可以作用于肘节元件42上并通过耦合元件20枢转运动,然后传递到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偏转元件14、第一偏转单元4、第二偏转元件16、第二偏转单元6相对于第三偏转单元8和驱动单元18的位置可变,第一枢轴臂2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打磨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磨工具,包括安装板(3)、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安装于安装板(3)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研磨设备(1)上设置有第一偏转单元(4)、第二偏转单元(6)、第一偏转元件(14)、第二偏转元件(16)、环形砂带(10)、驱动元件(18)和安装平台(3),所述驱动元件(18)被铰接到安装平台(3)上,所述安装平台(3)的一侧安装有适配器元件(38),角磨装置(2)通过适配器元件(38)与研磨设备(1)上的安装平台(3)相连,所述安装平台(3)的另一侧设置有调整装置(23)、耦合元件(20)、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调整装置(23)的一端安装于安装平台(3)的一侧,调整装置(23)的另一端与第二偏转单元(6)相接触;所述安装平台(3)上还设置有第三偏转单元(8),第三偏转单元(8)位于驱动元件(18)和调整装置(23)之间,所述第一偏转单元(4)、第二偏转单元(6)和第三偏转单元(8)两两连接围成一研磨间隙(9),调整装置(23)位于安装平台(3)的一侧;所述第一偏转单元(4)、第二偏转单元(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经由耦合元件(20)耦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相互连接形成磨床偏转元件,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可旋转地铰接在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上并形成轴承元件;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包括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所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分别安装在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的首端,所述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分别位于第一偏转单元(4)和第二偏转单元(6)上,所述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的末端与安装板(3)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可旋转地铰接在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上并形成轴承元件;所述安装板(3)与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相连处设置有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安装板(3)的底端与驱动单元(18)相连,所述驱动单元(18)安装在第三偏转单元(8)上;所述第一偏转元件(14)、第二偏转元件(16)和驱动单元(18)之间通过环形砂带(10)相关联,驱动单元(18)可移动,第一枢轴臂(24)、第二枢轴臂(26)在轴向与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铰接,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在轴向绕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可枢转地关联到第三偏转单元(8)上并经由耦合元件(20)耦合在一起;所述驱动单元(18)下端设置有挡板(58),所述挡板(58)呈半圆形外环围绕在驱动单元(18)下方,环绕在驱动单元(18)上的环形砂带(10)位于驱动单元(18)和挡板(58)之间;所述安装板(3)的下端设置有手柄(28),手柄(28)具有“L”形,该手柄(28)包括第一支杆(33)和第二支杆(35),所述第二支杆(35)与第一支杆(33)正交且平行于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所述安装板(3)、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肘节杆系统(41),该肘节杆系统(41)包括启动构件(22)、肘节元件(42)、耦合连接件(43)和肘杆元件(44),所述启动构件(22)包括杠杆装置(52)、制动杆(50)和钢丝绳(55),制动杆(50)与杠杆装置(52)耦合连接,手柄(28)通过制动杆(50)连接在杠杆装置(52)上,所述制动杆(50)被同轴地设置在手柄(28)可枢转的主延伸轴Ah上,所述杠杆装置(52)其一端连接的手柄(28)和制动杆(50)相连,杠杆装置(52)的另一端连接到安装板(3)上;所述肘节元件(42)通过耦合连接件(43)和耦合元件(20)与肘杆元件(44)可操作地连接;所述安装板(3)上还设置有支承点(47),肘节元件(42)胶接于安装板(3)上的支承点(4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磨工具,包括安装板(3)、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安装于安装板(3)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研磨设备(1)上设置有第一偏转单元(4)、第二偏转单元(6)、第一偏转元件(14)、第二偏转元件(16)、环形砂带(10)、驱动元件(18)和安装平台(3),所述驱动元件(18)被铰接到安装平台(3)上,所述安装平台(3)的一侧安装有适配器元件(38),角磨装置(2)通过适配器元件(38)与研磨设备(1)上的安装平台(3)相连,所述安装平台(3)的另一侧设置有调整装置(23)、耦合元件(20)、磨床偏转元件和轴承元件,调整装置(23)的一端安装于安装平台(3)的一侧,调整装置(23)的另一端与第二偏转单元(6)相接触;所述安装平台(3)上还设置有第三偏转单元(8),第三偏转单元(8)位于驱动元件(18)和调整装置(23)之间,所述第一偏转单元(4)、第二偏转单元(6)和第三偏转单元(8)两两连接围成一研磨间隙(9),调整装置(23)位于安装平台(3)的一侧;所述第一偏转单元(4)、第二偏转单元(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经由耦合元件(20)耦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相互连接形成磨床偏转元件,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可旋转地铰接在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上并形成轴承元件;所述磨床偏转元件包括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所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分别安装在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的首端,所述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分别位于第一偏转单元(4)和第二偏转单元(6)上,所述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的末端与安装板(3)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一偏转元件(14)和第二偏转元件(16)可旋转地铰接在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上并形成轴承元件;所述安装板(3)与第一枢轴臂(24)和第二枢轴臂(26)相连处设置有第一枢轴As和第二枢轴As1,安装板(3)的底端与驱动单元(18)相连,所述驱动单元(18)安装在第三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晓伟俞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凝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