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收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34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05
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两侧设置有地轮,机体的前端设置有牵引装置和挖掘装置,机体的后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与挖掘装置之间通过输送装置连接。该收获机后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收集箱上设置有进薯口和出薯口,进薯口与输送装置相连,进薯口和出薯口之间为集薯腔,集薯腔内部设置有定向收集装置,所述的定向收集装置包括分薯器和分薯器开关装置,分薯器包括中间轴和围绕中间轴设置的分薯装置,分薯装置包括围绕中间轴圆周均匀设置的多块分薯板,分薯装置通过中间轴安装在集薯腔内部并可绕中间轴转动,分薯器开关装置为安装在收集箱上的挡板,分薯装置转动过程中分薯板与挡板相搭接,挡板连接有开关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铃薯收获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设备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于马铃薯收获的马铃薯收获机。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作物,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种植范围遍及全国,种植面积较广,且仍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加。世界马铃薯中心的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对马铃薯的需求到2020年将增长20%左右,届时发展中国家对马铃薯的需求也更高,从国际和国内的情况来分析,可得知马铃薯的生产开始走向规模化、标准化。我国马铃薯生产效率较低,亩产量仅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40%左右。马铃薯收获方式主要还是依靠人工作业。目前马铃薯收获机也逐渐应用于马铃薯收获领域,现有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主要包括挖掘装置、传送装置和集薯装置,挖掘装置将挖掘出的马铃薯经传送装置最终送入集薯装置,经集薯装置收集收获的马铃薯。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不具有定向收获、定向堆放功能,收获的马铃薯因为不能够进行有规律的堆放,需要人工高强度的重复弯腰捡拾,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市场需求有巨大的差距。申请号为201110168990.6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马铃薯收获机用自动集堆器,属于一种农用机械,可以实现马铃薯的自动集堆收集。该自动集堆器设置在马铃薯收获机机箱的后部,挖掘的马铃薯经抖动链运送到集堆器箱体内。该马铃薯收获机自动集堆器上设置有自锁结构,在收集马铃薯的过程中,马铃薯堆积在集堆器内部,通过收集的马铃薯的重力作用完成自锁结构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这种控制方式实现成堆马铃薯的排放。该马铃薯自动集堆器结构和传动结构较简单,集堆器的自锁控制结构控制方式不灵活,控制方式单一,适用于小型马铃薯收获机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定向堆放功能的马铃薯收获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两侧设置有地轮,机体的前端设置有牵引装置和挖掘装置,机体的后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与挖掘装置之间通过输送装置连接;牵引装置包括固装于机体上的牵引架和安装在牵引架上的三点悬挂装置;挖掘装置包括安装于机体前端的铲架和安装于铲架上的挖掘铲,铲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对称安装有切土圆盘,切土圆盘通过连接轴连接到支架;输送装置包括动力驱动装置和振动筛传送装置,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入轴、主动轴、从动轴、侧向输出轴和固装于三点悬挂装置下的变速箱,主动轴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主动轮,从动轴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从动轮,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与侧向输出轴在变速箱里通过圆锥齿轮啮合,侧向输出轴的一侧设置有小带轮,主动轴的同侧设置有大带轮,小带轮和大带轮之间套装有V带;振动筛传送装置包括链条,位于机架同侧的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链条结合,两侧的链条之间安装有杆条,两侧链条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偏心轮,链条的下方设置有张紧轮;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收集箱上设置有进薯口和出薯口,进薯口与输送装置相连,进薯口和出薯口之间为集薯腔,集薯腔内部设置有定向收集装置,所述的定向收集装置包括分薯器和分薯器开关装置,分薯器包括中间轴和围绕中间轴设置的分薯装置,分薯装置包括围绕中间轴圆周均匀设置的多块分薯板,分薯装置通过中间轴安装在集薯腔内部并可绕中间轴转动,分薯装置转动过程中分薯板与分薯器开关装置相搭接,分薯器开关装置连接有开关控制装置。优选的是:机体上设置有皮带张紧轮,皮带张紧轮与V带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优选的是:两侧链条之间安装的杆条上安装有多个橡胶挡片,相邻两杆条上的橡胶挡片错位安装。优选的是:分薯器的中间轴处设置有棘轮机构,使旋转轴仅可以单向旋转。优选的是:开关控制装置为定时控制装置,定时控制装置包括凸轮和步进电机,凸轮的转轴连接到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连接到单片机定时控制系统;凸轮与定时开关系统相连,定时开关系统与分薯器开关装置相连。优选的是:定时控制装置中的分薯器开关装置包括推杆、压簧和滑道,推杆安装在滑道的孔内,推杆可在滑道孔内滑动,推杆上安装有压簧,压簧套在推杆上,压簧一端与推杆末端相接,压簧的另一端可与滑道相接,滑道可限制压簧的运动,推杆末端与凸轮相接。优选的是:分薯器开关装置为设置在收集箱上的挡板,开关控制装置为行程控制装置,行程控制装置包括凸轮,凸轮转轴经传动装置连接到马铃薯收获机的地轮;凸轮外围搭接经到开关系统,开关系统与挡板相连。优选的是:传动装置包括一安装有圆锥齿轮的传动轴,传动轴经链轮传动装置连接到马铃薯收获机的地轮,圆锥齿轮箱的输出轴安装有凸轮;开关系统包括连杆,连杆上设置有滑块,滑块可在连杆上滑动,滑块上安装有拉簧,拉簧与挡板相连,连杆末端与凸轮外围搭接。优选的是:分薯器开关装置为设置在收集箱上的挡板,开关控制装置为重量控制装置,重量控制装置包括配重块、固定轴和连接杆,配重块与挡板之间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轴连接到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轴上,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收集箱上。优选的是:收集箱出薯口设置有出薯轨道,出薯轨道与出薯口相接并延伸到集薯器的侧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提供的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机的后端设置了定向收集装置,使马铃薯收获机具有马铃薯收集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马铃薯定向堆放功能,将马铃薯进行有规律的定向堆放,人工捡拾时不需要进行高强度重复的弯腰操作,方便人工进行捡拾作业,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2)马铃薯定向收集装置结构灵活,分薯板可以采用三块、四块或多块,可通过更换分薯板实现不同的分薯装置结构,采用四块分薯板结构可以充分利用集薯腔内的结构;分薯器具有多种控制方式,可根据需要选择按时间、按收集的薯块的重量以及按马铃薯收获机行程等多种控制模式控制分薯器的马铃薯收集及定向堆放。(3)在收集装置的出薯口末端设置出薯轨道,出薯轨道延伸到集薯器的侧边,这种结构可以将收获的马铃薯直接堆积到垄的侧边,便于对马铃薯的二次收集。(4)本技术提供的马铃薯收获机定向堆放装置不仅适用于马铃薯的收获,还适用于与马铃薯类似的红薯、芋头等块状作物的收获。(5)输送装置上设置了偏心轮,偏心轮转动过程中带动输送杆条振动,振动过程也是马铃薯脱土的过程,可使马铃薯上附带的土块脱落,使薯土分离更彻底。(6)输送装置的杆条上设置了橡胶挡片,橡胶挡片对收获的马铃薯起到阻挡作用,杆条上相邻的两个橡胶挡片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方便小的土块落下,相邻杆条上的橡胶块交错设置,防止马铃薯脱落,降低马铃薯的破损率。(7)本技术结构合理,稳定可靠,适用于较大规模马铃薯收获作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定时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为定时控制装置的定时开关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行程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行程控制装置原理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重量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该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两侧设置有地轮17,机体的前端设置有牵引装置和挖掘装置,机体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两侧设置有地轮,机体的前端设置有牵引装置和挖掘装置,机体的后端设置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与挖掘装置之间通过输送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 牵引装置包括固装于机体上的牵引架和安装在牵引架上的三点悬挂装置; 挖掘装置包括安装于机体前端的铲架和安装于铲架上的挖掘铲,铲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对称安装有切土圆盘,切土圆盘通过连接轴连接到支架; 输送装置包括动力驱动装置和振动筛传送装置,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入轴、主动轴、从动轴、侧向输出轴和固装于三点悬挂装置下的变速箱,主动轴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主动轮,从动轴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从动轮,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与侧向输出轴在变速箱里通过圆锥齿轮啮合,侧向输出轴的一侧设置有小带轮,主动轴的同侧设置有大带轮,小带轮和大带轮之间套装有V带;所述的振动筛传送装置包括链条,位于机架同侧的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链条结合,两侧的链条之间安装有杆条,两侧链条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偏心轮,链条的下方设置有张紧轮; 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收集箱上设置有进薯口和出薯口,进薯口与输送装置相连,进薯口和出薯口之间为集薯腔,集薯腔内部设置有定向收集装置,所述的定向收集装置包括分薯器和分薯器开关装置,分薯器包括中间轴和围绕中间轴设置的分薯装置,分薯装置包括围绕中间轴圆周均匀设置的多块分薯板,分薯装置通过中间轴安装在集薯腔内部并可绕中间轴转动,分薯装置转动过程中分薯板与分薯器开关装置相搭接,分薯器开关装置连接有开关控制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 的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上设置有皮带张紧轮,皮带张紧轮与V带之间通过弹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两侧链条之间安装的每条杆条上安装有橡胶挡片,相邻两杆条上的橡胶挡片错位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国于镇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