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垫和燃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03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00
一种减震垫和燃油箱,其中该减震垫用于设置在燃油箱的油箱本体与车身底板之间,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和设置在减震垫本体上部的变形部,变形部与减震垫本体一体成型,变形部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用于与车身底板接触;其中燃油箱包括该减震垫,减震垫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油箱本体上,油箱本体上围绕减震垫设置有限位带,减震垫限位在限位带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上部的变形部,增大减震垫与车身底部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减震垫脱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牢靠,燃油箱增加限位带,用于限位减震垫,可以防止减震垫脱落,同时防止油箱松动,解决油箱安装困难的问题。

Shock absorber pad and fuel tank

A cushion and fuel tank, wherein the cushion is used to set the fuel tank fuel tank body and the body floor, including a cushion body and a cushion arranged on the cushion body deformation, deformation of one forming part and cushion body deformation has an uneven surface structure, used in contact with the fuel tank includes the body floor; the cushion, cushion is fixed on the tank body by way of pasting, tank body around the shock pad a cushion belt, limiting the limiting band. The shock-absorbing pad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deformation part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cushion body, and the friction force between the cushion and the bottom of the vehicle body is increased, so that the cushion can fall off effectively. The fuel tank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firm installation, fuel tank to increase the limit, limit for cushion, cushion can prevent fall off, while preventing the tank loose,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installation of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垫和燃油箱
本技术涉及汽车燃油箱
,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垫和燃油箱。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燃油箱与汽车车身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减少燃油箱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汽车一般采用减震垫减震降噪。目前的减震垫一般为EPDM橡胶块或EVA发泡橡胶块,其布置在燃油箱与车身底板之间,以吸收冲击能量、缓解冲击为主要目的,其性能主要由减震垫硬度来决定,硬度过低,油箱容易松动,硬度过高,油箱不易安装。目前的油箱减震垫邵氏硬度为50±5HS,强化路试车出现了减震垫脱落及油箱松动现象,同时线体操作员反馈油箱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减震垫和燃油箱,解决减震垫脱落、油箱松动以及油箱安装困难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减震垫,用于设置在燃油箱的油箱本体与车身底板之间,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和设置在减震垫本体上部的变形部,变形部与减震垫本体一体成型,变形部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变形部用于与车身底板接触。进一步地,变形部由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交替排布形成。进一步地,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分别沿着减震垫的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沿着减震垫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布,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进一步地,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交替排布形成矩形锯齿结构或波浪形锯齿结构。进一步地,变形部由呈均布原点的多个凸环形成。进一步地,变形部的高度为减震垫厚度的15%-35%。进一步地,减震垫本体下部粘贴有黏胶层。一种燃油箱,包括油箱本体,油箱本体上设置有上述的减震垫。进一步地,减震垫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油箱本体上。进一步地,油箱本体上围绕减震垫设置有限位带,减震垫限位在限位带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减震垫本体上部的变形部,增大减震垫与车身底部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减震垫脱落。2、油箱本体上设置有减震垫,可以有效地防止油箱松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油箱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油箱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减震垫固定在燃油箱上沿III-III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垫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减震垫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立体图。图中:10.减震垫,11.减震垫本体,12.变形部,13.黏胶层,20.燃油箱,21.油箱本体,22.限位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油箱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油箱的俯视图。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减震垫10,用于设置在燃油箱20的油箱本体21与车身底板之间,以吸收冲击能量、缓解冲击为主要目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减震垫固定在燃油箱上沿III-III方向的剖视图。请参阅图3,减震垫10包括减震垫本体11和设置在减震垫本体11上部的变形部12。变形部12与减震垫本体11一体成型,变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变形部12用于与车身底板接触。减震垫10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油箱本体21上。进一步地,减震垫10采用磨砂工艺并粘帖3M胶,使其与燃油箱20连接更牢固,可以有效地解决减震垫20松动和脱落的情况。油箱本体21上围绕减震垫10设置有限位带22,减震垫10限位在限位带22内,限位带22与油箱本体21一起吹塑成型。减震垫10的周围增加限位,可以有效地防止减震垫10发生位移。在安装燃油箱20时,变形部12会先压缩,可以有效地解决燃油箱20安装困难的问题。安装燃油箱20后,变形部12可以增大减震垫10与车身底板的摩擦力,这样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减震垫10脱落和燃油箱20松动的情况。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垫的正视图。请参阅图4和图5,减震垫10包括减震垫本体11和设置在减震垫本体11上部的变形部12,变形部12的高度为减震垫10厚度的15%-35%。变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与减震垫本体11一体成型。变形部12由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交替排布形成,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分别沿着减震垫10的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沿着减震垫10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布,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交替排布形成锯齿结构。减震垫本体11下部粘贴有黏胶层13,减震垫10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燃油箱上。具体地,减震垫10采用磨砂工艺并粘帖3M胶,使其与燃油箱连接更牢固,可以有效地解决减震垫松动和脱落的情况。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减震垫的正视图。请参阅图6,减震垫10包括减震垫本体11和设置在减震垫本体11上部的变形部12,变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变形部12与减震垫本体11一体成型。变形部12由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交替排布形成。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分别沿着减震垫10的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沿着减震垫10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布,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交替排布形成波浪形锯齿结构。减震垫本体11下部粘贴有黏胶层13,减震垫10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燃油箱上。具体地,减震垫10采用磨砂工艺并粘帖3M胶,使其与燃油箱连接更牢固,可以有效地解决减震垫松动和脱落的情况。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立体图。请参阅图7,减震垫10包括减震垫本体11和设置在减震垫本体11上部的变形部12,变形部12与减震垫本体11一体成型,变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变形部12由呈均布原点的多个凸环形成。减震垫本体11下部粘贴有黏胶层13,减震垫10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燃油箱上。具体地,减震垫10采用磨砂工艺并粘帖3M胶,使其与燃油箱连接更牢固,可以有效地解决减震垫松动和脱落的情况。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垫和燃油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垫(10),用于设置在燃油箱(20)的油箱本体(21)与车身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10)包括减震垫本体(11)和设置在所述减震垫本体(11)上部的变形部(12),所述变形部(12)与所述减震垫本体(11)一体成型,所述变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所述变形部(12)用于与车身底板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垫(10),用于设置在燃油箱(20)的油箱本体(21)与车身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10)包括减震垫本体(11)和设置在所述减震垫本体(11)上部的变形部(12),所述变形部(12)与所述减震垫本体(11)一体成型,所述变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结构,所述变形部(12)用于与车身底板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垫(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12)由多个凸条和多个凹槽交替排布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垫(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条和所述多个凹槽分别沿着所述减震垫(10)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凸条和所述多个凹槽沿着所述减震垫(10)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布,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垫(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条和所述多个凹槽交替排布形成矩形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俊亮许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