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四轮插秧机的插秧机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4603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四轮插秧机的插秧机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速度传感器、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步进电机、变速箱以及电源模块,其中,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显示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步进电机与电机驱动模块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为控制器、电机驱动模块和显示模块供电;上述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四轮插秧机的机轮上,步进电机通过变速箱与插秧爪的传动轴相连。采用上述插秧机构控制系统,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插秧爪的“取秧——插秧”动作,直接改变插秧频率,实现无极变速控制插秧间距,无需停机换挡改变插秧间距。(*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四轮插秧机的插秧机构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四轮插秧机的插秧机构控制系统,适用于由内燃机驱动的四轮插秧机,属于农用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我国粮食作物的28%和40%。种植方式主要为传统的人工插秧。虽然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已开始水稻种植机械化研究,对插秧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研究有所突破。但使用成本高,可操作性差,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协调,严重制约了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也限制了我国水稻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和现代化的发展。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四轮插秧机驱动电机速度固定,插秧株距调节需要用手动挡位调节来实现,操作两个手柄,分为五个挡位,分别为:12,14,16,18,21cm。在田间作业之前手动设置好插秧株距,作业过程中只能保持这种株距,如果需要修改插秧株距,必须停止运动再进行手动设置,操作不便且为有级调节;而且由于不具有智能控制系统,无法实现实时的插秧数据统计,不符合现代农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四轮插秧机的插秧机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速度传感器、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步进电机、变速箱以及电源模块,其中,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显示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步进电机与电机驱动模块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为控制器、电机驱动模块和显示模块供电;上述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四轮插秧机的机轮上,步进电机通过变速箱与插秧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少明方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工业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