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起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80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1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长的减速起动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电枢工作室、行星齿轮工作室、电磁开关工作室以及离合器工作室,所述电枢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上,在所述电磁开关工作室内的电枢轴上设置有可动铁芯,在所述可动铁芯上设置有保持线圈和吸引线圈,在所述可动铁芯上设置有两个动触点,在所述电磁开关工作室内的壳体上设置有与两个动触点相互配合的静触环,在所述离合器工作室内的电枢轴上设置有离合器,在所述离合器一侧的转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所述离合器与可动铁芯之间的电枢轴上套设有可动套管。

Deceleration star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mall occupied space, long service life deceleration starter, comprising a shell, in the shell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from left to right: armature studio, planetary gear, clutch and electromagnetic switch studio studio studio, two ends of the armature shaft respectively through bearings arranged on the shell, the armature shaft in th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room is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core, the movabl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oil and attracting coil, the movable iron core is provided with two movable contact, in case th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two movable contacts with each other static contact ring in the clutch, the armature shaft inside the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clutch, the clutch on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gear, wherein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reset spring A movable sleeve is sheathed on the armature shaft between the clutch and the movable iron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起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减速起动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所有的机动车都安装有起动机,传统的起动机体积和质量较大,同时运行时噪音较大,输出功率小,工作不稳定,生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而现有的减速起动机电磁开关多数设置于电枢的上方,需要使用拨叉拨动进行啮合,拨叉占用空间大,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长的减速起动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速起动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电枢工作室、行星齿轮工作室、电磁开关工作室以及离合器工作室,在所述电枢工作室内设置有电枢、电枢轴和定子,所述电枢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电枢轴贯穿于电枢工作室、行星齿轮工作室、电磁开关工作室以及离合器工作室内,在所述行星齿轮工作室内设置有内齿圈,在所述内齿圈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若干行星齿轮,在所述电枢轴上设置有与行星齿轮相互配合的电枢齿轮,在所述电磁开关工作室内的电枢轴上设置有可动铁芯,在所述可动铁芯上设置有保持线圈和吸引线圈,所述保持线圈和吸引线圈通过电源线与电枢和电源相连接,在所述可动铁芯上设置有两个动触点,在所述电磁开关工作室内的壳体上设置有与两个动触点相互配合的静触环,在所述离合器工作室内的电枢轴上设置有离合器,转轴的一端套设在电枢轴上并与离合器相配合,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壳体上,在所述离合器一侧的转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驱动齿轮相抵,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相抵,在所述离合器与可动铁芯之间的电枢轴上套设有可动套管,所述可动套管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静触环的最小直径。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行星齿轮的个数为至少三个。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述减速起动机,采用了行星齿轮结构,输出功率大,噪音小,工作温度,同时将电磁开关的设置于电枢轴上,使可动铁芯与电枢轴同一轴心,可以直接推动驱动齿轮与飞轮进行啮合,省去了拨叉,整体占用空间小,质量轻,生产成本降低,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减速起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电枢工作室,3、行星齿轮工作室,4、电磁开关工作室,5、离合器工作室,6、电枢,7、电枢轴,8、定子,9、轴承,10、内齿圈,11、行星齿轮,12、电枢齿轮,13、可动铁芯,14、保持线圈,15、吸引线圈,16、动触点,17、静触环,18、离合器,19、转轴,20、轴承,21、驱动齿轮,22、复位弹簧,23、可动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减速起动机,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内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电枢工作室2、行星齿轮工作室3、电磁开关工作室4以及离合器工作室5,在所述电枢工作室2内设置有电枢6、电枢轴7和定子8,所述电枢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9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电枢轴7贯穿于电枢工作室2、行星齿轮工作室3、电磁开关工作室4以及离合器工作室5内,在所述行星齿轮工作室3内设置有内齿圈10,在所述内齿圈10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若干行星齿轮11,在所述电枢轴7上设置有与行星齿轮11相互配合的电枢齿轮12,在所述电磁开关工作室4内的电枢轴7上设置有可动铁芯13,在所述可动铁芯13上设置有保持线圈14和吸引线圈15,所述保持线圈14和吸引线圈15通过电源线与电枢6和电源相连接,在所述可动铁芯13上设置有两个动触点16,在所述电磁开关工作室4内的壳体1上设置有与两个动触点16相互配合的静触环17,在所述离合器工作室5内的电枢轴7上设置有离合器18,转轴19的一端套设在电枢轴7上并与离合器18相配合,所述转轴1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20设置在壳体1上,在所述离合器18一侧的转轴19上设置有驱动齿轮21,在所述转轴19上设置有复位弹簧22,所述复位弹簧22的一端与驱动齿轮21相抵,所述复位弹簧22的另一端与壳体1相抵,在所述离合器18与可动铁芯13之间的电枢轴7上套设有可动套管23,所述可动套管23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静触环17的最小直径。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行星齿轮的工作效果,所述行星齿轮11的个数为至少三个。上述减速起动机工作时,接通起动开关,保持线圈14以及吸引线圈15同时通电,可动铁芯13在保持线圈14和吸引线圈15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可动铁芯13推动可动套管23向左运动,可动套管23推动离合器18和驱动齿轮21同时向左运动迫使驱动齿轮21与飞轮相互啮合,复位弹簧22被压缩,当两个动触点16与静触环17接触时,电枢6通电,电枢6在线圈和定子8的作用下带动电枢轴7转动,电枢轴7带动电枢齿轮12和驱动齿轮21转动,电枢齿轮12带动行星齿轮11在内齿圈10中同时转动,从而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此时,驱动齿轮21带动飞轮转动启动发动机。上述减速起动机停止工作时,断开起动开关,保持线圈14和吸引线圈15同时断电,复位弹簧22复位推动驱动齿轮21与飞轮分离,此时离合器18、可动套管23以及可动铁芯13恢复到初始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减速起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内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电枢工作室(2)、行星齿轮工作室(3)、电磁开关工作室(4)以及离合器工作室(5),在所述电枢工作室(2)内设置有电枢(6)、电枢轴(7)和定子(8),所述电枢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9)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电枢轴(7)贯穿于电枢工作室(2)、行星齿轮工作室(3)、电磁开关工作室(4)以及离合器工作室(5)内,在所述行星齿轮工作室(3)内设置有内齿圈(10),在所述内齿圈(10)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若干行星齿轮(11),在所述电枢轴(7)上设置有与行星齿轮(11)相互配合的电枢齿轮(12),在所述电磁开关工作室(4)内的电枢轴(7)上设置有可动铁芯(13),在所述可动铁芯(13)上设置有保持线圈(14)和吸引线圈(15),所述保持线圈(14)和吸引线圈(15)通过电源线与电枢(6)和电源相连接,在所述可动铁芯(13)上设置有两个动触点(16),在所述电磁开关工作室(4)内的壳体(1)上设置有与两个动触点(16)相互配合的静触环(17),在所述离合器工作室(5)内的电枢轴(7)上设置有离合器(18),转轴(19)的一端套设在电枢轴(7)上并与离合器(18)相配合,所述转轴(1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20)设置在壳体(1)上,在所述离合器(18)一侧的转轴(19)上设置有驱动齿轮(21),在所述转轴(19)上设置有复位弹簧(22),所述复位弹簧(22)的一端与驱动齿轮(21)相抵,所述复位弹簧(22)的另一端与壳体(1)相抵,在所述离合器(18)与可动铁芯(13)之间的电枢轴(7)上套设有可动套管(23),所述可动套管(23)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静触环(17)的最小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速起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
内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电枢工作室(2)、行星齿轮工作室(3)、电
磁开关工作室(4)以及离合器工作室(5),在所述电枢工作室(2)
内设置有电枢(6)、电枢轴(7)和定子(8),所述电枢轴(7)的两
端分别通过轴承(9)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电枢轴(7)贯穿于
电枢工作室(2)、行星齿轮工作室(3)、电磁开关工作室(4)以及
离合器工作室(5)内,在所述行星齿轮工作室(3)内设置有内齿圈
(10),在所述内齿圈(10)内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若干行星齿轮
(11),在所述电枢轴(7)上设置有与行星齿轮(11)相互配合的电
枢齿轮(12),在所述电磁开关工作室(4)内的电枢轴(7)上设置
有可动铁芯(13),在所述可动铁芯(13)上设置有保持线圈(14)
和吸引线圈(15),所述保持线圈(14)和吸引线圈(15)通过电源
线与电枢(6)和电源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亦标董杰初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金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