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奕光专利>正文

生物环保型高效抗菌吸潮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328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环保型高效抗菌吸潮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鱿鱼软骨经洗涤、干燥、粉碎后,先后经碱处理脱蛋白、酸处理除无机盐,得到β-甲壳质,再经研磨得到粉末状物,直接进行包装或经压片、造粒后包装成品。用β-甲壳质为吸潮原料,它既没有无机盐类吸潮剂的危害性,也不会带来类似硅胶类吸潮剂的伤害,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型抗菌吸潮剂。经检测,其吸湿曲线与硅胶相近,其饱和吸湿度可达到50%。(*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β-甲壳质发现之后,人们对其吸潮性能已有所了解,但对其提取的方法和吸潮剂的制造工艺,仍不能满足要求。从1990年代初开始,国外以日本科学家Kurita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对β-甲壳质的提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已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结构和性能表征体系。而国内科研人员开始从蝇蛆和蚕蛹中提取β-甲壳质,并已有一些专利报道。但提取方法普遍复杂、产率低、纯度低(只能达到90%左右)、成本高、结构与物性表征方法落后、难以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和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另外,提取β-甲壳质的技术采用蝇蛆作为原料,使消费者在心理上也很难接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其特征是将鱿鱼软骨经洗涤、干燥、粉碎后,先后经碱处理脱蛋白、酸处理除无机盐,得到β-甲壳质,再经研磨得到粉末状物,直接进行包装或经压片、造粒后包装成品。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用β-甲壳质为吸潮原料,它既没有无机盐类吸潮剂的危害性,也不会带来类似硅胶类吸潮剂的伤害,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型抗菌吸潮剂。经检测,其吸湿曲线与硅胶相近,其饱和吸湿度可达到50%。图2是本专利技术吸潮剂产品制备示意图。在所述粉碎过程中将经洗涤、干燥后的鱿鱼软骨机械粉碎成10μm~2mm的纤维状粉末。所述碱处理过程如下将粉碎后的原料倒入浓度为0.5M~10M的碱溶液(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溶液)中搅拌,搅拌速度为50转/分钟~3000转/分钟,保持温度在30℃~150℃之间;搅拌时间0.5小时~24小时;过程中充入氮气保护,固体与液体体积比为1∶5~1∶50之间;可采用多步碱处理,每步条件同上。所述酸处理过程如下将经过碱处理并烘干的产物倒入0.5M~10M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搅拌,搅拌速度为50转/分钟~3000转/分钟;保持温度在30℃~150℃之间;搅拌时间0.5小时~24小时;过程中充入氮气保护;其中,固体与液体体积比为1∶5~1∶50之间;可采用多步酸处理,每步条件同上。在所述研磨过程中将产物研磨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μm~500μm之间。最终产品干燥剂中β-甲壳质含量在70%以上,可复配湿度感应材料。例如将鱿鱼软骨粉碎到100μm,倒入3M的NaOH溶液中,固液比为1∶20;于氮气保护下搅拌10小时,期间保持温度在60℃,搅拌转速为1000转/分钟。搅拌结束后,过滤并以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为止,烘干。将经过碱处理并烘干的产物以固液比1∶20的比例倒入3M的盐酸溶液中,于氮气保护下搅拌8小时,期间保持温度在60℃,搅拌转速为1000转/分钟。搅拌结束后,过滤并以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为止,烘干。即可得到98%纯度的β-甲壳质,将其研磨成颗粒度为30μm的粉末后,经过不同湿度环境下吸湿性能检测,其吸湿曲线与硅胶相近,其饱和吸湿度可达到50%。在上述方法中,对于反应条件的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其区别在于终产物的要求不同。分述如下1.颗粒大小的影响,颗粒小,反应充分,生产效率高,产品纯度高;但分离过程困难,导致产品含有杂质。2.反应温度的影响,温度高,可使产品脱乙酰度提高,反之脱乙酰度不足;但可能导致产品的颜色加深,再脱色则使生产工艺复杂。3.酸碱浓度的影响,浓度高,脱乙酰度高,但产物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降解反应,而影响产物纯度。4.转速的影响,转速提高,可使反应效率提高,却容易导致力降解。5、氮气N2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充入N2可避免氧化反应导致的产物降解和产物颜色的加深。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将鱿鱼软骨经洗涤、干燥、粉碎后,先后经碱处理脱蛋白、酸处理除无机盐,得到β-甲壳质,再经研磨得到粉末状物,直接进行包装或经压片、造粒后包装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在所述粉碎过程中将经洗涤、干燥后的鱿鱼软骨机械粉碎成10μm~2mm的纤维状粉末;在所述研磨过程中将产物研磨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0μm~500μm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碱处理过程如下将粉碎后的原料倒入浓度为0.5M~10M的碱溶液中搅拌,搅拌速度为50转/分钟~3000转/分钟,保持温度在30℃~150℃之间;搅拌时间0.5小时~24小时;过程中充入氮气保护,固体与液体体积比为1∶5~1∶50之间;可采用多步碱处理,每步条件同上。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酸处理过程如下将经过碱处理并烘干的产物倒入0.5M~10M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搅拌,搅拌速度为50转/分钟~3000转/分钟;保持温度在30℃~150℃之间;搅拌时间0.5小时~24小时;过程中充入氮气保护;其中,固体与液体体积比为1∶5~1∶50之间;可采用多步酸处理,每步条件同上。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是吸潮剂中β-甲壳质粉末含量在70%以上,可复配湿度感应材料后再进行直接包装成品,或经压片、造粒后包装成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其特征是将鱿鱼软骨经洗涤、干燥、粉碎后,先后经碱处理脱蛋白、酸处理除无机盐,得到β-甲壳质,再经研磨得到粉末状物,直接进行包装或经压片、造粒后包装成品。用β-甲壳质为吸潮原料,它既没有无机盐类吸潮剂的危害性,也不会带来类似硅胶类吸潮剂的伤害,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型抗菌吸潮剂。经检测,其吸湿曲线与硅胶相近,其饱和吸湿度可达到50%。。文档编号C08J3/12GK1400233SQ0112452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吴奕光 申请人:吴奕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环保型高效抗菌吸潮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鱿鱼软骨经洗涤、干燥、粉碎后,先后经碱处理脱蛋白、酸处理除无机盐,得到β-甲壳质,再经研磨得到粉末状物,直接进行包装或经压片、造粒后包装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奕光
申请(专利权)人:吴奕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