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明沛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防撞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069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防撞垫,包括与桥梁滑动连接的导向块,与导向块固定连接的立柱状防撞单元,以及包裹在防撞单元外侧的立柱状壳体;所述防撞单元包括内层消能垫、中层钢板和外层消能垫;所述内层消能垫上还设有与中层钢板相接的三个以上的消能柱,所述消能柱之间、消能柱与立柱状壳体之间均设有消能腔,所述消能柱上还设有连通该消能柱两侧消能腔的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撞垫安装在桥梁桥体中的滑轨上,安装及维护保养方便,不会占用航道,防撞性能好且不易损坏,可推广使用。

Bridge anti-collision p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anti-collision pad, comprising a guide slid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bridge, and the guide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shaped anti-collision unit, and wrapped in a column shaped housing outside the anti-collision unit; collision avoidance unit includes a pad, can middle plate and the outer layer energy dissipation pad pad can eliminate inner layer; a middl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more than three columns of the inner energy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energy dissipation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tween the column and the column shaped shell, eliminating the fire between the column and column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channel energy dissipation cavity of the column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e fire. The anti-collision pa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 rail of the bridge body, th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re convenient, the channel is not occupied, the anti-collision performance is good and the damage is not easy to be damag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popularized and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防撞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桥梁防撞垫。
技术介绍
由于经济和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在通航的航道上架设的桥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使得原有的航道变小、变窄,同时,航道上的船只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有关船舶撞击桥梁的时间时有发生。目前,为了防止船舶撞击桥梁,常用的方式是在桥梁的桥墩外水域设置防撞墩,阻拦或者导引肇事船舶进入航道桥墩区域,而由于船舶一旦撞击桥梁,属于刚性碰撞,极易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造成海事灾难,同时,设置防撞墩会使原本就变小变窄的航道更小,甚至可能使本来能顺利通过桥梁的船舶不能通行或者不易通行。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设置在桥梁桥体上,不会使航道变小变窄,且防撞击性能好,安装方便,寿命长,保养维修方便的防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在桥梁桥体上、不会占用航道且防撞性能好的桥梁防撞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梁防撞垫,包括与桥梁滑动连接的导向块,与导向块固定连接的立柱状防撞单元,以及包裹在防撞单元外侧的立柱状壳体;所述防撞单元包括内层消能垫、中层钢板和外层消能垫,所述内层消能垫和外层消能垫分别设置在立柱状壳体相对两面的内侧,所述中层钢板设置在外层消能垫与内层消能垫之间;所述内层消能垫上还设有与中层钢板相接的三个以上的消能柱,所述消能柱之间、消能柱与立柱状壳体之间均设有消能腔,所述消能柱上还设有连通该消能柱两侧消能腔的流道。具体的,所述中层钢板与外层消能垫之间设有消能圈。具体的,所述外层消能垫和消能柱均采用弹性消能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消能腔中填充了液态流体。具体的,所述弹性消能材料为改性聚丙烯或改性聚苯乙烯。具体的,所述导向块内部设有横向步进电机和纵向步进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防撞垫安装在桥梁桥体中的滑轨上,安装方便,还可根据需要,在计算机的控制下移动到有可能受到撞击的桥体区域,这种滑轨安装方式不仅不会使航道变小变窄,而且整座桥体所需防撞垫数量较固定安装少很多,可节约成本;同时,根据需要可将防撞垫移动到方便检修的位置,使保养维修更加方便。(2)本技术采用了两层消能垫、一层钢圈、一层消能圈、一层消能柱与消能腔结合共五层防护,且均采用消能材料制成,尤其是中层钢板、外层消能垫和消能柱采用了弹性消能材料,能有效削减船舶与桥梁相撞时的动量,延缓碰撞时间,减小碰撞冲击,对桥梁桥体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本技术防撞垫的多层防护设计使其不易损坏,寿命长,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桥梁防撞垫安装在桥体上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桥梁防撞垫安装在桥体上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桥梁防撞垫侧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纵向滑轨,2-横向滑轨,3-桥体,4-防撞垫,31-导向块,32-防撞单元,33-立柱状壳体,320-内层消能垫,321-消能柱,322-中层钢板,323-外层消能垫,325-流道,326-消能腔,327-消能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在桥梁的桥体上、不会占用航道且防撞性能好的桥梁防撞垫。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桥梁防撞垫4所安装的桥梁桥体3上设有纵向滑轨1和横向滑轨2,所述防撞垫4即安装在滑轨上、并可沿着滑轨滑行。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撞垫4包括与桥梁上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的导向块31,与导向块31固定连接的立柱状防撞单元32,以及包裹在该防撞单元32外侧的立柱状壳体33;所述导向块31由固为一体、中轴线重合的两个圆柱体构成,且其侧视图呈“凸”形;所述导向块31直径大的一端卡在滑轨中、并可在滑轨中滑行,导向块31小的一端与立柱状壳体33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单元呈四方体形,且其中轴线与导向块中轴线重合,所述导向块31内部还设有横向步进电机和纵向步进电机。此种滑轨安装方式不会使航道变小变窄,还可根据需要移动,一方面可使整座桥体3所需防撞垫4数量较固定安装少很多,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通过有线方式控制横向步进电机和纵向步进电机带动防撞垫4移动到方便检修的位置,方便其维修保养。如图3所示,所述防撞单元32中共设置了5层防护,其中两层分别是设置在立柱状壳体33内侧最里层的内层消能垫320,设置在立柱状壳体33内侧最外层的外层消能垫323,以及设置在立柱状壳体33中、内层消能垫320与外层消能垫323之间的中层钢板322;另两层的其中一层是设置在所述中层钢板322与外层消能垫323之间的消能圈327,所述消能圈327不少于10个;另一层则是设置在所述立柱状壳体33内层上、并与中层钢板322相接的消能柱321,以及设置在所述消能柱321之间、消能柱321与立柱状壳体33之间的消能腔326,其中,所述消能腔326中填充了液态流体,所述消能柱321上还设有连通相邻两个消能腔326的流道325。本实施例中的防护材料均是采用消能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外层消能垫323和消能柱321均采用改性聚丙烯或改性聚苯乙烯等弹性消能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中层钢板322、外层消能垫323和消能柱321均采用改性聚丙烯或改性聚苯乙烯等弹性消能材料制成,此种材料具有较强的恢复变形能力,可抵御撞击产生的形变;设置消能圈327,可使船舶撞击桥体时,对撞击产生缓冲效果;而在所述消能腔326中填充了液态流体,在消能柱321上设置连通相邻两个消能腔326的流道325,可使撞击发生时,消能腔326中填充的液态流体在抵挡外界压力的同时,通过流道325转移到压力不那么大的消能腔326中,使整个防撞垫4受力均匀,不易损坏。本实施例采用的三层消能垫、一层消能圈、一层消能柱与消能腔结合共五层防护,均是采用消能材料制成,能有效削减船舶与桥梁相撞时的动量,延缓碰撞时间,减小碰撞冲击,对桥梁桥体起到保护作用。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梁防撞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防撞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桥梁滑动连接的导向块(31),与导向块(31)固定连接的立柱状防撞单元(32),以及包裹在防撞单元(32)外侧的立柱状壳体(33);所述防撞单元(32)包括内层消能垫(320)、中层钢板(322)和外层消能垫(323),所述内层消能垫(320)和外层消能垫(323)分别设置在立柱状壳体(33)相对两面的内侧,所述中层钢板(322)设置在外层消能垫(323)与内层消能垫(320)之间;所述内层消能垫(320)上还设有与中层钢板(322)相接的三个以上的消能柱(321),所述消能柱(321)之间、消能柱(321)与立柱状壳体(33)之间均设有消能腔(326),所述消能柱(321)上还设有连通该消能柱两侧消能腔(326)的流道(3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防撞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桥梁滑动连接的导向块(31),与导向块(31)固定连接的立柱状防撞单元(32),以及包裹在防撞单元(32)外侧的立柱状壳体(33);所述防撞单元(32)包括内层消能垫(320)、中层钢板(322)和外层消能垫(323),所述内层消能垫(320)和外层消能垫(323)分别设置在立柱状壳体(33)相对两面的内侧,所述中层钢板(322)设置在外层消能垫(323)与内层消能垫(320)之间;所述内层消能垫(320)上还设有与中层钢板(322)相接的三个以上的消能柱(321),所述消能柱(321)之间、消能柱(321)与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沛
申请(专利权)人:刘明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