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7304 阅读:5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流道板、导向套和隔热垫块,所述导向套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承接段、承接盘、下承接段,所述承接盘的外周面上设有呈平面的定位边,所述上承接段上设有用于螺接隔热垫块的螺纹面;隔热垫块与承接盘的上端面抵触,上承接段与承接盘之间设有环形沉槽,导向套与隔热垫块配合时,无需额外的零部件,通过定位边直接实现定位,定位的操作更加流畅,提高了安装效率,而承接盘与隔热垫块螺纹连接,该连接方式恰好可通过定位边实现旋入和旋出,便于两者相对拆分,方便维护时的拆装。

Needle valve type hot runner assembly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edle valve type hot runner assembly structur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 needle valve type hot runner assembly structure includes channel plate, connecting the guide sleeve and the insulating pad, wherein the guide sleeve comprises the upper bearing plate and the lower section, undertake the receiving section, the the tray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a planar positioning edge, the upper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ed connection for undertake thread surface insulation cushion block; thermal insulation cushion block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tray with annular sinking groo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section and undertake to undertake plate, the guide sleeve and the insulation pad with no.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components, by positioning the edge directly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the operation more smooth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stallation, and undertake the disc connected with the insulation cushion block thread, the connection mode can just by positioning the edge achieve both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n The dis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of the two parts are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的配件,特别涉及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塑胶制品的生产中,为了控制塑料的融合位置,使制品有更好的外观及成型质量,常采用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利用油缸或者气缸带动阀针运动控制热嘴的闭合以达到目的。现有的针阀式阀针导向套的结构参考图1a和图1b,阀针导向套插入流道板内,通过定位销定位,上隔热垫块压装在流道板上并套接在阀针导向套外。该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装配时,定位销与阀针导向套之间存在配合间隙容易倾斜,实际产生过程中,阀针导向套和上隔热垫块的温度升高产生结构上的膨胀,阀针导向套的外周面与上隔热垫块内壁形成挤压抵触,此时阀针导向套相对上隔热垫块难以拉出拆分,对于该问题通常采用铣床铣掉阀针导向套的方式解决,由此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其优点是拆卸阀针导向套较为方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流道板、导向套和隔热垫块,所述导向套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承接段、承接盘、下承接段,所述承接盘的外周面上设有呈平面的定位边,所述上承接段上设有用于螺接隔热垫块的螺纹面;隔热垫块与承接盘的上端面抵触,上承接段与承接盘之间设有环形沉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与隔热垫块配合时,无需额外的零部件,通过定位边直接实现定位,定位的操作更加流畅,提高了安装效率,而承接盘与隔热垫块螺纹连接,该连接方式恰好可通过定位边实现旋入和旋出,便于两者相对拆分,方便维护时的拆装,另外环形沉槽的存在使得上承接段具有一定的形变挤压空间,同时该环形沉槽可供导向套泄压,便于导向套相对隔热垫块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垫块朝向流道板的一侧面设有环形泄压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泄压槽实现了隔热垫块相对流道板的泄压,从而取出隔热垫块的操作更为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道板上设有两个形成转角的内流道,所述下承接段的底端为斜切面,该斜切面的边缘与两个内流道的内壁分别抵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内流道作为料流的环路,通过下承接段的斜切面的设计,实现了该转角位置的填补,完成了两个内流道的平缓过渡,减少了内流道的死角,使得料流更加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切面与两个内流道延伸方向的夹角均为135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内流道之间的流料由于斜切面的存在而在流经时形成接触和碰撞,大部分的流料横向流动并在抵触至斜切面后转向运动,整个流料的运动方向与内流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流料的流动较为流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承接段靠近承接盘的一侧套设有用于密封导向套外壁的铜环,所述流道板上设有供铜环卡接的卡接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铜环实现密封,铜环密封具有加强的抗形变能力,且材料致密性高、耐老化性好、加工方便、价格便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道板靠近卡接槽的上沿和下沿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向内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插入流道板的过程中,导向套先通过第一导向槽的作用实现方向引导向中间移动调整,再通过第二导向槽的作用实现方向引导向中间移动调整,两个位置的引导增加了导向槽插入流道板的流畅度,增加了组装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盘的下端面外周向设有过渡环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渡环面一方面作为边缘倒角,减少外缘的棱角突兀程度,减少误伤,另一方面过渡环面与流道板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留存空气,导向套与流道板之间拆分时通过该间隔泄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盘的上端面外周向设有环形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面的作用在于减少承接盘外缘的棱角,拆装使用时更加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外螺牙涉及方便维护时拆装;2、增加铜环起密封作用,减少溢料;3、定位边取代定位销,装配方便,定位准确;4、加长下承接段并线切割斜面设计,去除流道死角,使料流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现有技术的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一凸显导向套的定位边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凸显导向套的斜切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流道板;2、导向套;3、隔热垫块;4、上承接段;5、承接盘;6、下承接段;7、定位边;8、环形沉槽;9、环形泄压槽;10、内流道;11、斜切面;12、铜环;13、卡接槽;14、第一导向槽;15、第二导向槽;16、过渡环面;17、环形面;18、螺纹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考图2,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为注塑模具结构中的一部分结构。其中包括流道板1,流道板1内包括两个内流道10,内流道10供料流通过。流道板1上插装有导向套2,导向套2从上到下包括上承接段4、承接盘5和下承接段6,上承接段4上设有隔热垫块3,并且隔热垫块3与流道板1贴合。参考图2、图3和图4,承接盘5的外周面设有定位边7,定位边7为平面结构,承接盘5通过定位边7与流道板1直接定位。上承接段4上设有螺纹面18,上承接段4通过该螺纹面18与隔热垫块3螺接。该连接方式可通过承接盘5上的定位边7实现顺、逆时针的旋动,从而完成导向套2的拆分和组装操作。定位边7实现了两重功能。如图2、图3和图4,上承接段4与承接盘5之间设有环形沉槽8,该环形沉槽8向承接段4内部凹陷形成容腔。上承接段4产生的挤压形变可向环形沉槽8内形变,同时环形沉槽8内存留空气,环形沉槽8作为导向套2的泄压结构,便于导向套2与隔热垫块3拆分。参考图2和图3,承接盘5的上端面外周向设有环形面17,该环形面17一方面实现边缘棱角的钝化,提高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该环形面17与流道板1、隔热垫块3保留间隔,提供泄压空间。承接盘5的下端面外周向设有过渡环面16,该过渡环面16同样钝化了承接盘5的外缘,增加了安全性,同时过渡环面16与流道板1形成泄压空间。流道板1上设有卡接槽13,以卡接槽13为起点斜向上延伸有第一导向槽14,斜向下延伸有第二导向槽15;结合图5,导向套2上套设有铜环12,同时当导向套2插入流道板1后,铜环12嵌入卡接槽13内,实现卡接,承接盘5与流道板1之间的配合面通过铜环12密封,铜环12有效降低了该密封位置的溢料。继续参考图2和图5,下承接段6的底端为斜切面11,该斜切面11分别与两个内流道10的内壁抵触,同时斜切面11与两个内流道10的夹角均为135度,形成转角位置的填充结构。当流料经过两个内流道10的转角时,流料抵触至斜切面11后转向运动,实现平缓的转向。组装步骤简述:将铜环12套入导向套2,利用定位边7将导向套2旋入隔热垫块3,隔热垫块3连带导向套2插入流道板1,其中导向套2根据定位边7的位置与流道板1插接配合。该方案对比现有技术的主要改进在于:以定位边7为操作点将导向套2旋入隔热垫块3,同时导向套2插入流道板1时通过定位边7实现定位。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流道板(1)、导向套(2)和隔热垫块(3),其特征是:所述导向套(2)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承接段(4)、承接盘(5)、下承接段(6),所述承接盘(5)的外周面上设有呈平面的定位边(7),所述上承接段(4)上设有用于螺接隔热垫块(3)的螺纹面(18);隔热垫块(3)与承接盘(5)的上端面抵触,上承接段(4)与承接盘(5)之间设有环形沉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流道板(1)、导向套(2)和隔热垫块(3),其特征是:所述导向套(2)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承接段(4)、承接盘(5)、下承接段(6),所述承接盘(5)的外周面上设有呈平面的定位边(7),所述上承接段(4)上设有用于螺接隔热垫块(3)的螺纹面(18);隔热垫块(3)与承接盘(5)的上端面抵触,上承接段(4)与承接盘(5)之间设有环形沉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垫块(3)朝向流道板(1)的一侧面设有环形泄压槽(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组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流道板(1)上设有两个形成转角的内流道(10),所述下承接段(6)的底端为斜切面(11),该斜切面(11)的边缘与两个内流道(10)的内壁分别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常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