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热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76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热流道结构,其包括加热块,加热块内部设有热流道,胶液在热流道内流通并进行加热;注胶嘴与加热块通过弹性结构抵接,注胶嘴的进胶口与热流道端部的出胶口连通,胶液可从热流道内流通至注胶嘴内部;镶件上开设有浇口,注胶嘴的点胶口对准浇口的中心区域,同时浇口以其中心区域为原点向外开设有延伸区域;导流管内部设置有导流通道,胶液从注胶嘴的点胶口流出后经过浇口后进入导流通道内;模仁块上开设有型腔,导流管与型腔连通;本方案通过弹性结构对注胶嘴施加作用力使注胶嘴始终保持紧贴加热块的状态,从而有效地避免加热块因受热膨胀而导致注胶嘴与加热块之间产生缝隙而漏胶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热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注塑模具结构中,胶液通过加热块内部的热流道进行加热,加热块上设有加热丝,被加热的胶液需要从热流道内直接流入注胶嘴并通过注胶嘴进行注胶,所以加热块需要与注胶嘴紧密贴合,而传统的安装方式都是通过螺栓将加热块和注胶嘴进行固定安装,但是加热块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受热膨胀,从而使注胶嘴与加热块之间产生缝隙导致胶液从缝隙中漏出,进而使模具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产品生产效率;

2、另外,在模仁镶件上开设有浇口,浇口与模具的锥形注胶嘴对应,锥形注胶嘴的点胶口在出胶后直接通过浇口,传统的浇口一般形状为圆孔,为了保证模具整体的美观度,圆孔浇口的口径一般很小,但是由于圆孔浇口的通道小,在注胶的过程中胶液很容易因冷却水而快速凝固并将浇口堵住,浇口堵住后注胶嘴的点胶口无法出胶,需要增高注胶嘴的温度,以此来保证注胶顺利进行,但是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胶液拉丝的情况,这也会导致模具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产品生产效率。

3、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热流道(2)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热流道(2)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弹簧片(4),所述弹簧片(4)与所述注胶嘴(3)连接,所述弹簧片(4)产生的弹性作用力施加在所述注胶嘴(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热流道(2)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安装在基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所述注胶嘴(3)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台阶(5),所述弹簧垫设在所述台阶(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热流道(2)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7)包括第一延伸区域(7.1)、第二延伸区域(7.2)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热流道(2)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热流道(2)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弹簧片(4),所述弹簧片(4)与所述注胶嘴(3)连接,所述弹簧片(4)产生的弹性作用力施加在所述注胶嘴(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热流道(2)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安装在基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所述注胶嘴(3)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台阶(5),所述弹簧垫设在所述台阶(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热流道(2)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7)包括第一延伸区域(7.1)、第二延伸区域(7.2)和第一中心区域(7.3),所述第一延伸区域(7.1)和第二延伸区域(7.2)分别位于第一中心区域(7.3)的左右两侧且形成的浇口(7)整体形状为一字长条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灵怀刘常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