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72c\u53d1\u660e\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5939\u6301\u88c5\u7f6e\uff0c\u5305\u62ec\u57fa\u4f53\u3001\u4e0a\u5939\u6301\u4f53\u3001\u4e0b\u5939\u6301\u4f53\u548c\u8f6c\u52a8\u8f74\uff0c\u57fa\u4f53\u5185\u5f00\u6709\u8154A\u548c\u8154B\uff0c\u8154A\u7684\u5916\u7aef\u5927\u800c\u5185\u7aef\u5c0f\u4e14\u8154A\u7684\u5916\u7aef\u4e0e\u9760\u8fd1\u57fa\u4f53\u7684\u7aef\u90e8\u4f4d\u7f6e\uff0c\u8154A\u7684\u5185\u58c1\u4e0a\u5f00\u6709\u69ab\u5f62\u69fd\uff0c\u4e0a\u5939\u6301\u4f53\u548c\u4e0b\u5939\u6301\u4f53\u4e0a\u5747\u8bbe\u6709\u69ab\u5f62\u5934\uff0c\u4e0a\u5939\u6301\u4f53\u548c\u4e0b\u5939\u6301\u4f53\u653e\u7f6e\u5728\u8154A\u4e2d\u4e14\u5176\u4e0a\u7684\u69ab\u5f62\u5934\u4e0e\u69ab\u5f62\u69fd\u76f8\u9002\u914d\uff0c\u8154B\u4f4d\u4e8e\u8154A\u7684\u5185\u7aef\u4f4d\u7f6e\u4e14\u8fde\u63a5\u76f8\u8fde\u901a\uff0c\u8f6c\u52a8\u8f74\u6cbf\u7ad6\u76f4\u5e73\u9762\u94f0\u63a5\u5728\u8154B\u7684\u5185\u58c1\u4e0a\uff0c\u8f6c\u52a8\u8f74\u7684\u4e00\u7aef\u4f4d\u4e8e\u8154B\u4e2d\u800c\u53e6\u4e00\u7aef\u4f4d\u4e8e\u8154A\u4e2d\uff0c\u5728\u4e0a\u5939\u6301\u4f53\u548c\u4e0b\u5939\u6301\u4f53\u7684\u5185\u4fa7\u9762\u901a\u8fc7\u5f39\u7c27A\u8fde\u63a5\u6709\u538b\u677f\uff0c\u538b\u677f\u4e0e\u8f6c\u52a8\u8f74\u7684\u7aef\u5934\u76f8\u63a5\u89e6\uff1b\u8154B\u4e2d\u8bbe\u7f6e\u6709\u4e0e\u8f6c\u52a8\u8f74\u76f8\u63a5\u89e6\u7684\u9876\u6746\uff0c\u9876\u6746\u4e0e\u7535\u673a\u7684\u8f93\u51fa\u8f74\u901a\u8fc7\u87ba\u7eb9\u8fde\u63a5\uff0c\u7535 The machine is fixed on the bas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clamping, clamping, fastening and reliable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时,常采用压板、螺栓等对其进行夹持,这种夹持方式夹持精度不高,在更换工件时的来回拧动所花费的时间长,不便于工件的加工。虽然有的夹持装置做出了改进,但通常其夹持的力度小,不同夹持块之间会有相对位位移,影响夹持的精度。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夹持装置结构,比较实用、完美和方便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装夹、夹持紧固、夹持可靠的夹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基体、上夹持体、下夹持体和转动轴,所述的基体内开有腔A和腔B,腔A的外端大而内端小且腔A的外端与靠近基体的端部位置,腔A的内壁上开有榫形槽,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上均设有榫形头,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放置在腔A中且其上的榫形头与榫形槽相适配,腔B位于腔A的内端位置且连接相连通,转动轴沿竖直平面铰接在腔B的内壁上,转动轴的一端位于腔B中而另一端位于腔A中,在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的内侧面通过弹簧A连接有压板,压板与转动轴的端头相接触;所述的腔B中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上夹持体(2)、下夹持体(3)和转动轴(4),所述的基体(1)内开有腔A和腔B,腔A的外端大而内端小且腔A的外端与靠近基体(1)的端部位置,腔A的内壁上开有榫形槽(5),上夹持体(2)和下夹持体(3)上均设有榫形头(6),上夹持体(2)和下夹持体(3)放置在腔A中且其上的榫形头(6)与榫形槽(5)相适配,腔B位于腔A的内端位置且连接相连通,转动轴(4)沿竖直平面铰接在腔B的内壁上,转动轴(4)的一端位于腔B中而另一端位于腔A中,在上夹持体(2)和下夹持体(3)的内侧面通过弹簧A(7)连接有压板(8),压板(8)与转动轴(4)的端头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上夹持体(2)、下夹持体(3)和转动轴(4),所述的基体(1)内开有腔A和腔B,腔A的外端大而内端小且腔A的外端与靠近基体(1)的端部位置,腔A的内壁上开有榫形槽(5),上夹持体(2)和下夹持体(3)上均设有榫形头(6),上夹持体(2)和下夹持体(3)放置在腔A中且其上的榫形头(6)与榫形槽(5)相适配,腔B位于腔A的内端位置且连接相连通,转动轴(4)沿竖直平面铰接在腔B的内壁上,转动轴(4)的一端位于腔B中而另一端位于腔A中,在上夹持体(2)和下夹持体(3)的内侧面通过弹簧A(7)连接有压板(8),压板(8)与转动轴(4)的端头相接触;所述的腔B中设置有与转动轴(4)相接触的顶杆(9),所述的顶杆(9)与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螺纹连接,电机(10)固定在基体上;在上夹持体(2)和下夹持体(3)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利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