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种聚酯薄膜,特别是。
技术介绍
聚酯薄膜由于其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电气绝缘和耐热性能,良好的透明度和韧性等,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包装、磁带、电气绝缘、印刷、绘图、感光、标签等领域。薄膜表面的滑移性对聚酯薄膜的加工影响非常大,尤其是薄型薄膜,因此控制薄膜表面的滑移性是薄膜生产的基本要求。通常用加入添加剂来提高薄膜表面的粗糙度的方法控制薄膜表面的滑移性,加入的添加剂通常为二氧化硅、陶土、硅酸铝、磷酸钙和玻璃球等惰性粒子。然而这些添加剂的加入在改善了薄膜的收卷和分切性能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薄膜雾度升高、透明性变差。在薄膜生产过程中,通常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增加薄膜透明度、降低薄膜雾度1)在一般薄膜生产配方的基础上,降低添加剂的添加量;2)改变添加剂品种;3)合成树脂时加入第三组分,降低薄膜的结晶度。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功能性聚酯薄膜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在聚酯原料中引入纳米级的无机添加剂来开发功能性聚酯薄膜。如利用纳米粒子的高比表面积等效应,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纳米材料的透光性,可以提高聚酯薄膜的透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透明聚酯薄膜,所述的聚酯薄膜通过至少一种二元羧酸与至少一种二元醇缩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透明聚酯薄膜包括纳米级二氧化硅和微米级二氧化硅,所述的纳米级二氧化硅的粒径在20~50nm之间,所述的纳米级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占所述的聚酯薄膜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50~2000ppm之间,所述的微米级二氧化硅的粒径在1.2~2.0μm之间,所述的微米级二氧化硅的含量占所述的聚酯薄膜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在1~300pp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付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紫东化工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