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薄膜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532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21:24
一种安全薄膜,包括微透镜阵列层、微图文层和基材层,微透镜阵列层和微图文层分别设置于基材层的两侧面,微图文层包括背景部和微图文部,背景部设置在基材层上,微图文部设置在背景部上,微图文部设有图文,微图文层内设有色粉,背景部的厚度与微图文部的厚度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薄膜能有效增加凸显出微图文,提高了图文对比度,并能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安全薄膜的制作方法。

Safety film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 safety film, including the microlens array layer, micro graphic layer and the substrate layer, two side microlens array layer and micro graphic layer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layer, micro graphic layer background and micro graph Wenbu including background settings on the substrate layer, micro Wenbu figure set in the background, micro a graphic diagram Wenbu, micro graphic layer is arranged in the toner, background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micro Wenbu thickness map. The safety film of the invention can increase effectively, highlight the micro picture and text, improve the contrast of the picture and text,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the production cycle.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making a safety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伪造的钞票、有价证券、证书、证卡、标签、包装等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失和危害,甚至威胁国家安全。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新型的安全技术,校验数据载体的真实性,防止伪造和生产。其中一种技术是将微透镜阵列与微图形阵列结合实现的莫尔放大技术。莫尔放大涉及一种现象,从具有大致相同周期维度的微透镜阵列观察由相同微图形组成的阵列时可以产生这种现象,即以微图形的放大或者旋转形式出现。莫尔放大现象基本原理在M.C.Hutley,R.Hunt,R.F.StevensandP.Savander,PureAppl.Opt.3(1994),pp.133~142种有所描述。Drinkwater等在美国专利No.5,712,731中率先提出了将半球形微凸透镜阵列与微图形阵列结合的安全器件。微图形在微凸透镜的后焦面附近,人眼在微透镜凸面侧观察可看到微图形的莫尔放大像,其中微凸透镜口径在50~250微米,微图形阵列通过凹版印刷的方式得到,最小分辨率为5微米。微图形主要采用微印刷方式制作。在Polyester(Polyester,PET)或其它材料的有机薄膜上涂覆一层紫外固化胶,用带有微图形的凸版在胶表面压印出深度大于1微米的凹槽,同时固化。然后通过刮涂的方式将纳米油墨填入凹槽中,最后刮除剩余的纳米油墨。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一)微印刷方式需要多个流程,增加了批量生产的成本;(二)由于一般微图形的特征尺寸小于2微米,一般的印刷油墨颗粒在几十微米以上,因此需要特制颗粒尺寸在微米量级以下的纳米油墨才能填充进入凹槽内;(三)为了保证填充油墨和背景有一定的对比度,必须有足够多的油墨被填充入凹槽,因此凹槽要有一定的深度,一般大于1微米,大深宽比模版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工艺难度,同时会带来紫外压印批量复制过程中紫外胶脱模困难的问题。上述的一些问题会导致对比度下降、成品率不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安全薄膜,能有效增加凸显出微图文,提高了图文对比度,并能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安全薄膜,包括微透镜阵列层、微图文层和基材层,微透镜阵列层和微图文层分别设置于基材层的两侧面,微图文层包括背景部和微图文部,背景部设置在基材层上,微图文部设置在背景部上,微图文部设有图文,微图文层内设有色粉,背景部的厚度与微图文部的厚度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微图文部上的图文由凹槽构成,微图文部的厚度小于背景部的厚度,背景部的色粉含量大于微图文部的色粉含量。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微图文部上的图文由凸块构成,微图文部的厚度大于背景部的厚度,背景部的色粉含量小于微图文部的色粉含量。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微图文层由色粉和光固化胶混合形成,色粉所占的重量比为1%~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安全薄膜的制作方法,能有效增加凸显出微图文,提高了图文对比度,并能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一种安全薄膜的制作方法,安全薄膜的制作方法的步骤包括:提供基材层和微透镜阵列层,并将微透镜阵列层设置于基材层的一表面;提供色粉和光固化胶,将色粉与光固化胶混合均匀后涂覆在基材层的另一表面;以及提供图文模版,利用图文模版压印图文形成微图文层,使微图文层形成背景部和微图文部,其中,微图文部具有图文,背景部的厚度与微图文部的厚度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提供搅拌装置,利用搅拌装置搅拌混合色粉和光固化胶,搅拌速度为100~2000r/min;搅拌时间为5~30min;色粉所占的重量比为1%~20%。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将色粉与光固化胶混合之前还包括:提供溶剂和搅拌装置,利用搅拌装置搅拌混合色粉和溶剂形成混合溶液,搅拌速度为100~2000r/min;搅拌时间为5~30min;色粉所占的重量比为1%~50%。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提取混合溶液,利用搅拌装置搅拌混合光固化胶和混合溶液,搅拌速度为100~2000r/min;搅拌时间为5~60min;混合溶液所占的重量比为1%~30%。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利用图文模版压印图文形成微图文层的步骤还包括:利用正版的图文模版进行图文压印,使微图文部的图文由凹槽构成,并使微图文部的厚度小于背景部的厚度,其中,背景部的色粉含量大于微图文部的色粉含量。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利用图文模版压印图文形成微图文层的步骤还包括:利用反版的图文模版进行图文压印,使微图文部的图文由凸块构成,并使微图文部的厚度大于背景部的厚度,其中,背景部的色粉含量小于微图文部的色粉含量。本专利技术的安全薄膜的微透镜阵列层和微图文层分别设置于基材层的两侧面,微图文层包括背景部和微图文部,背景部设置在基材层上,微图文部设置在背景部上,微图文部设有图文,微图文层内设有色粉,背景部的厚度与微图文部的厚度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安全薄膜利用莫尔放大原理实现微图文的动态三维立体放大效果,为了凸显微图文视觉效果,通过增加色粉使背景部与微图文部之间存在颜色差异,能有效增加凸显出微图文,提高了图文对比度。而且,由于无需刮涂或涂布油墨填入凹槽的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安全薄膜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安全薄膜的仰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安全薄膜的正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安全薄膜的仰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安全薄膜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添加色粉的量与图文对比度的坐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安全薄膜及安全薄膜的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安全薄膜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安全薄膜的仰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全薄膜10包括微透镜阵列层12、微图文层13和基材层14,微透镜阵列层12和微图文层13分别设置于基材层14的两侧面。微透镜阵列层12由多个微透镜122组成,微透镜122的形状为半球形或椭球形,各微透镜122呈阵列排布地设置于基材层14的表面。微图文层13与微透镜阵列层12相对设置,即微图文层13设置于基材层14的另一表面,微透镜阵列层12可将微图文层13上的结构或图文放大至肉眼可直接分辨,并实现多种复杂的宏观视觉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微图文层13包括背景部132和微图文部134,背景部132设置在基材层14上,微图文部134设置在背景部132上,微图文部134设有图文;微图文层13内设有色粉,色粉均匀分布在微图文层13内,使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安全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透镜阵列层(12)、微图文层(13、13’)和基材层(14),该微透镜阵列层(12)和该微图文层(13、13’)分别设置于该基材层(14)的两侧面,该微图文层(13、13’)包括背景部(132)和微图文部(134),该背景部(132)设置在该基材层(14)上,该微图文部(134)设置在该背景部(132)上,该微图文部(134)设有图文,该微图文层(13、13’)内设有色粉,该背景部(132)的厚度与该微图文部(134)的厚度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透镜阵列层(12)、微图文层(13、13’)和基材层(14),该微透镜阵列层(12)和该微图文层(13、13’)分别设置于该基材层(14)的两侧面,该微图文层(13、13’)包括背景部(132)和微图文部(134),该背景部(132)设置在该基材层(14)上,该微图文部(134)设置在该背景部(132)上,该微图文部(134)设有图文,该微图文层(13、13’)内设有色粉,该背景部(132)的厚度与该微图文部(134)的厚度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微图文部(134)上的图文由凹槽构成,该微图文部(134)的厚度小于该背景部(132)的厚度,该背景部(132)的色粉含量大于该微图文部(134)的色粉含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微图文部(134)上的图文由凸块构成,该微图文部(134)的厚度大于该背景部(132)的厚度,该背景部(132)的色粉含量小于该微图文部(134)的色粉含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微图文层(13、13’)由色粉和光固化胶混合形成,该色粉所占的重量比为1%~20%。5.一种安全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薄膜的制作方法的步骤包括:提供基材层(14)和微透镜阵列层(12),并将该微透镜阵列层(12)设置于该基材层(14)的一表面;提供色粉和光固化胶,将色粉与光固化胶混合均匀后涂覆在该基材层(14)的另一表面;以及提供图文模版,利用该图文模版压印图文形成微图文层(13、13’),在该微图文层(13、13’)上形成背景部(132)和微图文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枢叶瑞左志成任家安蔡文静陈林森朱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