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澄泥瓷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00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澄泥瓷及其制备工艺。其坯体配方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大阳山白泥(高岭土)长石45%~55%,太湖湖底沉泥15%~30%,石英、铁2%~15%,钛白粉3%~7%,黏土3%~6%,滑石0.8%~1.2%;其釉料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草木灰基础釉料45‑65%,高岭土2%~10%,长石5%~12%,石英22%~29%,滑石15%~20%,玛瑙粉5%~10%。草木灰基础釉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碱30%~45%;石灰石28%~38%;钾8%~14%;镁、钠、磷、钡、盐3%~7%;氧化铁1%~2%;红土3%~5%。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本土文化与本土材料作为制瓷的基础,研制出澄泥瓷,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使得烧制温度达到了1380度,不仅在陶瓷领域增加了新的品种也使得苏州文化增加了一项新的财产,它的出现其意义非常重大。

Clear mud porcelain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lear mud porcelain and a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The body formula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nd contents: Yangshan white clay (kaolin) feldspar 45% ~ 55%, 15% ~ 30% of Taihu lake sediment, quartz, iron is 2% ~ 15%, titanium dioxide is 3% ~ 7%, 3% ~ 6% clay, talc 0.8% ~ 1.2%; the glaze material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nd contents: vegetation 45 65% ash based glaze, kaolin 2% ~ 10%, 5% ~ 12% quartz feldspar, 22% ~ 29%, 15% ~ 20% talc, agate powder 5% ~ 10%. The base glaze of plant ash contains following components and content: alkali 30% ~ 45%; limestone 28% ~ 38%; potassium 8% ~ 14%; magnesium, sodium, phosphorus, barium, salt 3% ~ 7%; iron oxide 1% ~ 2%; laterite 3% ~ 5%. The local culture and local materials as the basis of porcelain, porcelain mud is developed, the use of modern high technology makes the firing temperature reached 1380 degrees, not only adds new varieties in the field of ceramics also makes the culture of Suzhou has added a new property, it has its great signific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澄泥瓷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产品制造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澄泥瓷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苏州现代没有窑口与代表性的陶瓷,但是根据历史流传与考古发现,在三千多年前太湖流域的吴越先人已经能烧制出原始青瓷。唐宋时期南方北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青瓷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苏州太湖流域的陶瓷生产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距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发掘出有代表性特征的陶釜,素陶器等。因此,作为一个研究和学习陶瓷的苏州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复兴苏州与陶瓷文化,创造出符合当下时代文化的陶瓷艺术,在此我公司把太湖窑创作的这款陶瓷称为——澄泥瓷。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审美多样性的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汝窑釉和斑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能提供一种既实用又具有区别于传统花纹的釉料,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澄泥瓷及其制备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澄泥瓷及其制备工艺,其坯体配方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大阳山白泥(高岭土)长石45%~55%,太湖湖底沉泥15%~30%,石英、铁2%~15%,钛白粉3%~7%,黏土:3%~6%,滑石:0.8%~1.2%;其釉料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草木灰基础釉料含量45-65%,高岭土2%~10%,长石5%~12%,石英22%~29%,滑石15%~20%,玛瑙粉5%~10%。优选的,所述的草木灰基础釉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碱30%~45%;石灰石28%~38%;钾8%~14%;镁、钠、磷、钡、盐3%~7%;氧化铁1%~2%;红土3%~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由澄泥釉料烧制而成玲珑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澄泥陶瓷,所述的陶瓷的玲珑眼通过填注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所述的澄泥釉后烧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澄泥陶瓷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步骤:步骤1:制备澄泥瓷原矿釉料;步骤2:在陶瓷素坯上施澄泥瓷原矿釉料,坯体干燥后放窑炉中;步骤3:窑门半开,窑炉经5-6小时升温至400-450℃;步骤4:窑温至400-450℃时,窑门完全关上,保温2个小时;步骤5:加大压力至0.8-1.0MPa,窑炉继续升温,经过5-6个小时,由400℃匀速升温至900℃,保温2个小时;步骤6:加大压力至3.0MPa,窑炉经过1小时升温至950℃;步骤7:窑炉继续升温,经过8个小时升至1300-1380℃左右,保温5个小时;步骤8:熄火,窑炉自然冷却至100℃以下,开窑后获得澄泥瓷。在澄泥瓷的制备工艺过程中,坯体可以通过压坯、注浆、塑压和静压等制备方法制备而成。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生产的澄泥瓷是利用本土材料来制作的一款实用艺术陶瓷,它的材料配方来源于本土,它的釉色来源于中国南方窑口最顶盛时期的青瓷釉色、在青瓷釉色的配方上再进行提高与改变,符合中国文化与当下人文审美的最佳结合点。本专利技术成功研制出了以太湖湖底沉泥为配方材料的澄泥瓷系列陶瓷日用品。在釉色方面推陈出新,以传统青瓷釉料为基础,添加各类珍贵原矿石粉(如天然玛瑙等)研制出一种紫口铁足、碧峰翠色似玉非玉的釉色。与传统汝窑釉色相比釉面更为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是明显有酥油感的半乳浊状的结晶釉。器形方面对传统器形进行改良,加入了很多现代的设计元素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理,既具有艺术观赏的价值,又具备很强的实用功能。为了宏扬陶瓷文化艺术,本专利技术将本土文化与本土材料作为制瓷的基础,研制出澄泥瓷,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使得烧制温度达到了1380度,在传统陶瓷文化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仅在陶瓷领域增加了新的品种也使得苏州文化增加了一项新的财产,它的出现意义非常重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其坯体配方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大阳山白泥(高岭土)长石45%~55%,太湖湖底沉泥15%~30%,石英、铁2%~15%,钛白粉3%~7%,黏土3%~6%,滑石0.8%~1.2%;其釉料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草木灰基础釉料含量45-65%,高岭土2%~10%,长石5%~12%,石英22%~29%,滑石15%~20%,玛瑙粉5%~10%。所述的草木灰基础釉,其特征是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碱30%~45%;石灰石28%~38%;钾8%~14%;镁、钠、磷、钡、盐3%~7%;氧化铁1%~2%;红土3%~5%。具体实施例一:其坯体配方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大阳山白泥(高岭土)长石50%,太湖湖底沉泥25%,石英、铁12%,钛白粉7%,黏土5%,滑石1%;其釉料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草木灰基础釉料含量46%,高岭土4%,长石7%,石英22%,滑石15%,玛瑙粉6%。所述的草木灰基础釉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碱42%;石灰石35%;钾11%;镁、钠、磷、钡、盐5%;氧化铁2%;红土5%。所述的澄泥瓷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澄泥瓷原矿釉料;步骤2:在陶瓷素坯上施澄泥瓷原矿釉料,坯体干燥后放窑炉中;步骤3:窑门半开,窑炉经6小时升温至420℃;步骤4:窑温至420℃时,窑门完全关上,保温2个小时;步骤5:加大压力至0.85MPa,窑炉继续升温,经过6个小时,由400℃匀速升温至900℃,保温2个小时;步骤6:加大压力至3.0MPa,窑炉经过1小时升温至950℃;步骤7:窑炉继续升温,经过8个小时升至380℃左右,保温5个小时;步骤8:熄火,窑炉自然冷却至100℃以下,开窑后获得澄泥瓷。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澄泥瓷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坯体配方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大阳山白泥(高岭土)长石45%~55%,太湖湖底沉泥15%~30%,石英、铁2%~15%,钛白粉3%~7%,黏土:3%~6%,滑石:0.8%~1.2%;其釉料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草木灰基础釉料含量45‑65%,高岭土2%~10%,长石5%~12%,石英22%~29%,滑石15%~20%,玛瑙粉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澄泥瓷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坯体配方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大阳山白泥(高岭土)长石45%~55%,太湖湖底沉泥15%~30%,石英、铁2%~15%,钛白粉3%~7%,黏土:3%~6%,滑石:0.8%~1.2%;其釉料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草木灰基础釉料含量45-65%,高岭土2%~10%,长石5%~12%,石英22%~29%,滑石15%~20%,玛瑙粉5%~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木灰基础釉,其特征是包括如下组分和含量:碱30%~45%;石灰石28%~38%;钾8%~14%;镁、钠、磷、钡、盐3%~7%;氧化铁1%~2%;红土3%~5%。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澄泥瓷釉料烧制而成的澄泥釉。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赟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太湖窑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