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9857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首先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向精制盐中加入引发剂,搅拌混匀,得到混合物;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亚氯酸钠水溶液和次氯酸钠水溶液混匀,混匀后将其放入预设温度的烘箱中进行烘干;对烘干后所得产品精制盐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并计算残留异味物质的含量。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的精制盐可达到无异味,满足最新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可降至5mg/kg以下,丁酸则未检出。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精制盐中的异味效果显著。

Method for removing peculiar smell in refined sal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emoving peculiar smell in refined salt. At first, constantly stirring conditions added to refined salt initiator, stirring evenly, get the mixture; adding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sodium chlorite solution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to the mixture mixing, mixing after drying oven into a preset temperature; the headspace gas obtained by the purification of product salt drying after chromatography, content and calculation of residual odor. After the invention of refined salt after treatment can reach no odor, meet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after the invention of total volatil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the samples after treatment can be reduced to below 5mg/kg, butyric acid were not detected. Therefo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remarkable effect on treating peculiar smell in refined sa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盐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原盐产能已达1亿吨,除用作食盐外,多数用于氯碱工业。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氯碱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现阶段原盐生产主要有海盐、湖盐和井矿盐。其中井矿盐因品质较高,已逐步成为主流的原盐产品。在井矿盐生产中,以四川省产量最高,而河南省的品质则最高。河南省盐矿远景储量3500亿吨,矿石品位氯化钠含量在75~90%之间,平均在85%以上,属CaSO4型矿床。河南省盐田中有害成分和杂质含量均较低,可达到国家优质盐标准。但在盐岩沉积及成岩期间,使盐矿层中含有一部分残留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包括短链有机酸分子和少量的烃类物质,致使卤水和成品盐带有较大的异臭味。河南省年制盐能力约为260万吨,其中用于食盐的约58万吨。长期以来,河南省各制盐企业均缺乏有效的方法对异味进行处理。这使得定点生产的食盐产品经常具有难闻的臭味,各企业为此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阻碍了河南省盐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研发一种简单有效地处理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201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食用盐标准更是做出了不得有异味的要求。这意味着若企业不加处理,所生产产品在新标准实施后将不再符合国家标准,能否顺利上市销售成为变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目前精制盐中存在异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精制盐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而得,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基本不增加大型设备,一次性投资少,见效快。同时,本专利技术去除方法中所使用的处理药剂无残留、对环境无危害,也无需再生等繁琐工序,并且较易实现自动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所述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原料精制盐,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占精制盐重量的2~10‰,充分搅拌至二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和亚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混合均匀,混匀后将其放入预设温度的烘箱中,设置烘干温度;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1~10‰,亚氯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0~10‰;或者,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亚氯酸钠水溶液和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混合均匀,混匀后将其放入烘箱中设置烘干温度;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1~10‰,亚氯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0~10‰,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1~5‰;c、步骤b中设定烘干温度为85~140℃,烘干时间为10~30min;d、对烘干后所得产品精制盐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并计算残留异味物质的含量。根据上述的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步骤a中所述精制盐为精制工业盐或精制食用盐。根据上述的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步骤a中所述引发剂为盐酸或柠檬酸。根据上述的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步骤b中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60%;亚氯酸钠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50%;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0%。根据上述的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0~50%;所述亚氯酸钠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25%。根据上述的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步骤b中所述预设温度为35~75℃。根据上述的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所述引发剂、过氧化氢、亚氯酸钠和次氯酸钠均为食品级。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原料具有无残留、来源广泛和采购方便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用的方法操作简单、一次性投资小、易于工业化生产。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树脂吸附法相比,免去了再生的步骤,后续环保压力小。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灵活,可根据实际产品中异味物质含量的多少调整加药量,适应性较强。6、经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处理后的精制盐可达到无异味,满足最新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7、精制盐处理前样品中总有机物含量为:430.0mg/kg(以丁酸折算),丁酸含量为92.2mg/kg;经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处理后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可降至5mg/kg以下,丁酸则未检出。附图说明:图1精制盐处理前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处理后样品的气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该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a、首先将质量百分浓度为36%的盐酸加水稀释成质量百分浓度为7%的稀盐酸,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将所得稀盐酸4.5g加入到称取的500g精制食用盐中,充分搅拌至二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27.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3.5g和质量百分浓度为10%的亚氯酸钠水溶液5g进行混合均匀,混匀后将其放入预设温度为75℃的烘箱中,设置烘干温度;c、步骤b中设定最终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30min;d、对烘干后的样品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含量,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为7.20mg/kg,丁酸含量为0.47mg/kg;总挥发性有机物、丁酸含量均达到无异味精制盐的标准含量要求(详见附图2)。未处理精制盐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为430.0mg/kg,丁酸含量为92.2mg/kg。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未处理精制盐样品均与本实施例相同。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该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a、首先将质量百分浓度为36%的盐酸加水稀释成质量百分浓度为7%的稀盐酸,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将所得稀盐酸2.5g加入到称取的500g精制食用盐中,充分搅拌至二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27.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4.0g和质量百分浓度为10%的亚氯酸钠水溶液2.0g进行混合均匀,混匀后将其放入预设温度为60℃的烘箱中,设置烘干温度;c、步骤b中设定最终烘干温度为125℃,烘干时间为12min;d、对烘干后的样品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含量,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为16.1mg/kg,丁酸含量为0.73mg/kg;总挥发性有机物、丁酸含量均达到无异味精制盐的标准含量要求(详见附图3)。未处理精制盐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为430.0mg/kg,丁酸含量为92.2mg/kg。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该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a、首先将质量百分浓度为36%的盐酸加水稀释成质量百分浓度为7%的稀盐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原料精制盐,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占精制盐重量的2~10‰,充分搅拌至二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和亚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混合均匀,混匀后将其放入预设温度的烘箱中,设置烘干温度;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1~10‰,亚氯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0~10‰;或者,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亚氯酸钠水溶液和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混合均匀,混匀后将其放入烘箱中设置烘干温度;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1~10‰,亚氯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0~10‰,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1~5‰;c、步骤b中设定烘干温度为85~140℃,烘干时间为10~30min;d、对烘干后所得产品精制盐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并计算残留异味物质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精制盐中异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原料精制盐,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占精制盐重量的2~10‰,充分搅拌至二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和亚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混合均匀,混匀后将其放入预设温度的烘箱中,设置烘干温度;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1~10‰,亚氯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0~10‰;或者,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亚氯酸钠水溶液和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混合均匀,混匀后将其放入烘箱中设置烘干温度;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1~10‰,亚氯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0~10‰,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精制盐重量的1~5‰;c、步骤b中设定烘干温度为85~140℃,烘干时间为10~30min;d、对烘干后所得产品精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李富陈纯路新燕何占航王楠刘宁马海博陈岩唐明生李中军要红昌王建设左军安宋昊轩曹卫东时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