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212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3:25
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包括缸体,在缸体内活动设有一活塞,一活塞杆一端穿过活塞通过一设在活塞杆端部的连接螺母与活塞插装相连,另一端穿出缸体与一滑块插装相连,在活塞杆端部外套设一与滑块固连的接油盒;在缸体上部设有第一进油口,在连接螺母与活塞相邻的位置设有第一回油孔,在活塞杆相对于第一回油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回油孔,第二回油孔与设在活塞杆中心的第三回油孔相连,在接油盒上设有第四回油孔;在活塞杆和缸体之间设有导套,在缸体外侧的导套上设有第二进油口,第二进油口通过第五回油孔与接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活塞上部的油不会沉积,活塞的往复运动也不会形成油雾,不污染环境。

Thin oil lubrication structure of press balancer

Thin oil lubrication structure, a press balancer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iston in the activity,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passes through the piston through a piston rod arranged in the end part of the connecting nut and the piston is inserted, out of the other end cylinder and a slide plug is connected in the end part of the piston rod is sleeved with a slider even the oil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oil inlet, a first oil return hole in the connecting nut and adjacent to the position of the piston, the piston rod relative to the first oil return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il return hole second, and the oil return hole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piston rod of the oil return hole third is connected in the ground the oil box is provided with fourth oil return hole; between the piston rod and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sleeve, the guid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oil cylinder on the outside of the mouth, second oil inlet and the oil return hole and connected to over fifth. The oil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piston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be deposited, and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the piston can not form oil mist, and does not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机械压力机是通过曲柄四连杆机构或多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的。为了消除传动间隙、避免滑块换向冲击,保证压机精度稳定,需要用平衡器将滑块等运动部件的重量平衡掉。平衡器是单作用气缸,随滑块一起往复运动,其活塞与缸体、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存在滑动摩擦,需要有良好润滑,防止磨损和拉伤。目前一般都采用稀油循环润滑,其原理是:进入活塞杆导套的润滑油经过摩擦副后,顺着活塞杆流下,通过下端的接油盒流回油箱;进入活塞上面的润滑油,受活塞密封圈的阻隔,会在摩擦副的间隙处形成油池,当润滑油积聚多了以后,就会通过缸体上端缸壁的回油孔溢流回油箱,从而实现循环润滑。缸体上的回油孔是按照最大装模高度设计的,处于缸体顶部。此种回油结构,当压力机使用较小的装模高度时,活塞将处于较低位置往复运动,久而久之,其上部就会积聚大量的润滑油,这些润滑油成为死油,不能参与循环,得不到及时更新,易老化变质,内部的杂质也容易沉淀到缸壁上,从而导致润滑性能下降,缸壁容易磨损甚至研伤,同时活塞的往复运动会搅动油池,形成油雾,油雾从缸体上部冒出,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活塞上部的油不会沉积,活塞的往复运动也不会形成油雾,不污染环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包括缸体,在缸体内活动设有一活塞,一活塞杆一端穿过活塞通过一设在活塞杆端部的连接螺母与活塞插装相连,另一端穿出缸体与一滑块插装相连,在活塞杆端部外套设一与滑块固连的接油盒;在缸体上部设有第一进油口,在连接螺母与活塞相邻的位置设有第一回油孔,在活塞杆相对于第一回油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回油孔,第二回油孔与设在活塞杆中心的第三回油孔相连,在接油盒上设有第四回油孔;在活塞杆和缸体之间设有导套,在缸体外侧的导套上设有第二进油口,第二进油口通过第五回油孔与接管相连。优选的,所述第四回油孔与第三回油孔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在活塞杆以及连接螺母上设置回油孔,实现了平衡器活塞润滑的内部回油,解决了润滑油不能及时排出而积聚的问题,采用这种结构,润滑油能够及时更新,提高了润滑性能,减缓了缸壁的磨损,防止了缸筒研伤;而且减少了产生油雾的情况,利于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2、活塞,3、活塞杆,4、连接螺母,5、滑块,6、接油盒,7、第一进油口,8、第一回油孔,9、第二回油孔,10、第三回油孔,11、第四回油孔,12、导套,13、第二进油口,14、第五回油孔,15、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包括缸体1,在缸体1内活动设有一活塞2,一活塞杆3一端穿过活塞2通过一设在活塞杆2端部的连接螺母4与活塞2插装相连,另一端穿出缸体1与一滑块5插装相连,在活塞杆3端部外套设一与滑块5固连的接油盒6;在缸体1上部设有第一进油口7,在连接螺母4与活塞2相邻的位置设有第一回油孔8,在活塞杆2相对于第一回油孔8的位置设有第二回油孔9,第二回油孔9与设在活塞杆3中心的第三回油孔10相连,在接油盒6上设有第四回油孔11;在活塞杆2和缸体1之间设有导套12,在缸体1外侧的导套12上设有第二进油口13,第二进油口13通过第五回油孔14与接管15相连。所述第四回油孔11与第三回油孔10相对设置。减少使用过的润滑油的积累,方便排出。使用时,润滑油由第一进油孔7进入缸体1,起到润滑作用,随后润滑油通过第一回油孔8、第二回油孔9进入到活塞杆3中部的第三回油孔10,虽有计入到接油盒内,并通过接油盒6上的第四回油孔11外排;导套12的润滑通过第二进油口13进入到活塞杆与导套之间,并通过第五回油孔排入到接管15内,然后外排。由于在连接螺母的底部设有第二回油孔,润滑油不会在缸体顶部累积,可以顺利外排,实现了平衡器活塞润滑的内部回油,润滑油能够及时更新,提高了润滑性能,减缓了缸壁的磨损,防止了缸筒研伤;而且减少了产生油雾的情况,利于环保。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在缸体内活动设有一活塞,一活塞杆一端穿过活塞通过一设在活塞杆端部的连接螺母与活塞插装相连,另一端穿出缸体与一滑块插装相连,在活塞杆端部外套设一与滑块固连的接油盒;在缸体上部设有第一进油口,在连接螺母与活塞相邻的位置设有第一回油孔,在活塞杆相对于第一回油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回油孔,第二回油孔与设在活塞杆中心的第三回油孔相连,在接油盒上设有第四回油孔;在活塞杆和缸体之间设有导套,在缸体外侧的导套上设有第二进油口,第二进油口通过第五回油孔与接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机平衡器的稀油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在缸体内活动设有一活塞,一活塞杆一端穿过活塞通过一设在活塞杆端部的连接螺母与活塞插装相连,另一端穿出缸体与一滑块插装相连,在活塞杆端部外套设一与滑块固连的接油盒;在缸体上部设有第一进油口,在连接螺母与活塞相邻的位置设有第一回油孔,在活塞杆相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镇波崔曰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