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22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1
本申请为一种轮、轴连接结构,属于传动连接设备领域,设置于传动轴与传动轮之间,传动轮的内孔具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二孔段的内径大于第一孔段的内径,第一孔段的内壁具有第一键槽,传动轴与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一键槽内的键连接,第二孔段与传动轴的外壁之间还设有胀紧件;通过设置胀紧件和键连接配合的方式,既能满足键连接主要承担较大扭矩和冲击载荷的要求,又能利用胀紧件消除单纯键连接的间隙配合造成零件的损坏,更好的降低齿轮传动产生的噪声。的噪声。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轴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传动连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轮、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轮体类零件与轴类零件内孔、外圆的连接一般采用键、销连接等结构形式。其中键连接最为普遍,主要有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楔键连接和切向键连接等几种形式,如图1所示的键d连接,键d的存在对齿轮b、传动轴c 进行周向定位承载齿轮b传动扭矩。调整垫a对齿轮b进行轴向定位,通过配做调整垫a的厚度尺寸对齿轮b进行轴向定位。这种键连接结构在机械产品中广泛使用,正常传动状态下完全能够满足设备需要,但在压力机产品的自身结构特点和恶劣工况下就不一定能满足使用需要,因为压力机工作时需要承受反复、间歇性冲击负荷,而键连接是一种间隙配合状态,在这种长期、反复冲击工况下,键连接的配合间隙会越来越大,不免会出现滚键等零件损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主要是针对压力机产品传动系统中小齿轮与中间传动轴的连接的问题,现有的压力机的中间传动轴与小齿轮的连接主要是键连接,而键连接属于间隙配合的状态,这种间隙配合的连接在长期、反复冲击工况下,配合的间隙会越来越大,这不免会出现滚键等零件损坏的现象,本申请设计一种轮、轴连接结构,其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4]一种轮、轴连接结构,设置于传动轴与传动轮之间,传动轮的内孔具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二孔段的内径大于第一孔段的内径,第一孔段的内壁具有第一键槽,传动轴与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一键槽内的键连接,第二孔段与传动轴的外壁之间还设有胀紧件。
[0005]优选的,第一键槽设置两个,两个第一键槽对称设置于第一孔段。
[0006]优选的,第一键槽的一端沿传动轮的内孔的轴向延伸至第二孔段处。
[0007]优选的,第二孔段具有两段,两段第二孔段靠近传动轮的两端面设置,第一孔段设置于两段第二孔段之间,两段第二孔段的内径相等且大于第一孔段的内径,胀紧件设置两个,两个胀紧件对应设置于两段第二孔段与传动轴之间,第一键槽的两端对应延伸至两段第二孔段处。
[0008]优选的,胀紧件为胀套,胀套套设于传动轴对应于第二孔段的位置。
[0009]优选的,传动轴的圆周侧壁上还设有第二键槽,键嵌入所述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内以将传动轴与传动轮连接。
[0010]优选的,第二键槽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键槽对称设置于传动轴。
[0011]优选的,键与传动轴为一体的结构,键设置两个,各键设置于第一键槽内。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胀紧件和键连接配合的方式,既能满足键连接主要承担较大扭矩和冲击载荷的要求,又能利用胀紧件消除单纯键连接的间隙配合造成零件的损坏,更好的降低齿轮传动产生的噪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传统的传动轮与传动轴连接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3为传动轮的主视图;
[0016]图4为图3中A

A的截面图。
[0017]图中,1、传动轴,2、传动轮,3、胀套,4、键,5、第一键槽,6、第二孔段,7、第一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9]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

4所示,本申请为一种轮、轴连接结构,该结构设置在传动轴1与传动轮2之间,传动轮2的内孔具有第一孔段7和第二孔段6,第二孔段6的内径大于第一孔段7的内径,第一孔段7的内壁具有第一键槽5,传动轴1与传动轮2之间主要是通过第一键槽5内设置的键4进行连接,实现键4连接为主要承担传动扭矩和冲击载荷的目的,而同时第二孔段6与传动轴1的外壁之间还设有胀紧件,胀紧件几乎消除了单纯键4连接的配合间隙,使得传动轮2 与传动轴1不会因为间隙的存在以及反复的冲击载荷造成间隙逐渐增大,从而造成的零件损坏等现象。
[0021]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键槽5设置两个,两个第一键槽5 对称设置在第一孔段7的内壁,设置两个第一键槽5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传动轮 2与传动轴1之间的传动力,两侧键4连接可以分担单侧键4受到的扭矩,避免键4单侧受力过大,从而造成单侧键4过早的损坏。
[0022]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键4安装至第一键槽5内,将第一键槽5的一端沿传动轮2的内孔的轴向延伸至第二孔段6处,在安装时,将传动轮2的第一键槽 5与传动轴1上的键4对准并沿轴向穿入第一键槽5内,然后将胀紧件安装在第二孔段6与传动轴1之间,将传动轮2与传动轴1涨紧,消除单纯键4连接存在的配合间隙,降低键4等零件的损坏速度。
[0023]进一步的,上述第二孔段6具有两段,两段第二孔段6靠近传动轮2的两端面设置,第一孔段7设置于两段第二孔段6之间,两段第二孔段6的内径相等且大于第一孔段7的内径,胀紧件设置两个,两个胀紧件对应设置在两段第二孔段6与传动轴1之间,第一键槽5的两端对应延伸至两段第二孔段6处,上述将第二孔段6设置两段是为了在胀紧传动轮2与传动轴1、消除单纯键4 连接的配合间隙的基础上,还能起到在传动轴1的轴向上定位传动轮2的目的。轴向上定位传动轮2是通过两端的胀紧件实现的,由于第一键槽5直接是延伸至第二孔段6的位置的,所以,人工可以直接推动传动轮2在轴向上的位置之后,利用两个胀紧件胀紧直接实现传动轮2在轴向的位置的固定,这种定位的方式免去了试装工序,使得装配更简单。
[0024]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胀紧件为胀套3,胀套3套设于传动轴1对应的第二孔段6的位置处,胀套3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的,其结构为现有技术,因此,此处不对其进行详述。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胀套3还可以由其他胀紧环来代替,此处的胀紧环的结构与现有的轴套类似,只不过其与轴套的区别是,在轴套的外圆周表面还设有一圈易发生塑性变形的金属层,在将胀紧环设置于传动轮2与传动轴1之间时,胀紧环外圆周表面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将传动轮2与传动轴1胀紧。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键4在传动轴1上的设置为下述方式,具体的在传动轴1的圆周侧壁上还设有第二键槽(由于视角原因,第二键槽未画出),键4 嵌入所述第一键槽5和第二键槽内以将传动轴1与传动轮2连接。
[0027]进一步的,第二键槽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键槽对称设置于传动轴1,两个第二键槽配合上述两个第一键槽5,将两个键4设置于其内,这里设置两个第二键槽均能在将键4易更换的基础上,均衡传动轮2与传动轴1的传动力。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轴连接结构,设置于传动轴与传动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的内孔具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具有第一键槽,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键槽内的键连接,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之间还设有胀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键槽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键槽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孔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轮、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键槽的一端沿所述传动轮的内孔的轴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孔段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段具有两段,两段所述第二孔段靠近所述传动轮的两端面设置,所述第一孔段设置于两段所述第二孔段之间,两段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辉洪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