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8504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及方法,拼接对象为墙板状的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第一/二预制构件垂直于拼接面向内设置有一组光滑曲线形的第一/二穿绳孔,第一穿绳孔和第二穿绳孔相对拼接对象横向交错、纵向一致,孔口相切;钢丝绳依次交错绕行穿过第一穿绳孔和第二穿绳孔以连接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墙板类拼接预制构件四周出筋带来的预制构件边模复杂、生产效率低下、运输吊装操作困难等问题;解决了现有预制拼装楼板结构叠合浇筑带来的现场大量湿作业问题以及无法在预制工厂完成装饰层施工问题;解决了现有预制拼装墙板结构灌浆套筒连接带来的施工质量与效率低下问题。

Steel wire rope crossing splic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panel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saic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wire rope splicing object is rounded, like the first and second wall precas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the first / two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precast splice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group of smooth curved first / two rope holes, first rope holes and second rope holes the relativ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itching object, orifice tangent; wire ropes are staggered around the rope hole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rope holes to connect the first and second precas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existing wall around a precast reinforced precast splice the side mode complex and low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lifting operation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precast floor slab structure superposition bring a lot of problems and wet operation could not be completed in the factory prefabricated decorative layer construction proble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prefabricated wallboard structure grouting sleeve connection br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拼接连接结构及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建筑业飞速发展。然而建筑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迫使人们寻求建筑业的新出路。当前,以预制装配式建筑为特征的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领域实现低碳、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对于预制和装配施工效率以及服役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墙板类结构构件的连接(尤其面内拼接)在整个连接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其现有连接方式效率较低。墙板类结构构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楼板,二是剪力墙。楼板目前主要采用叠合浇筑的方式连接,其中预制板往往需要四个侧面伸出连接用钢筋,这造成了边模复杂且非标准化,难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严重影响预制板的生产效率;同时,四边出筋也给堆放、运输和吊装等过程带来了困难;另外,叠合浇筑也导致现场湿工作量很大,且无法实现楼面装饰层预制化,与预制装配化技术路线相背离。剪力墙目前主要采用拼缝后浇方式连接,其中预制墙片往往需要三个侧面伸出连接用钢筋,另一个侧面留出灌浆套筒。这种连接方式也造成了边模复杂且非标准化,难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严重影响预制墙片的生产效率并给运输和吊装等过程带来了困难;另外,灌浆套筒连接的灌浆施工技术稳定性差,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及方法,解决现有墙板类构件拼接方式中预制构件多侧面出筋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运输和吊装操作困难、以及现场湿工作量大、灌浆套筒连接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拼接对象为墙板状的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第一预制构件垂直于拼接面向内设置有一组光滑曲线形的第一穿绳孔,第二预制构件垂直于拼接面向内设置有一组光滑曲线形的第二穿绳孔,第一穿绳孔和第二穿绳孔相对拼接面横向位置交错、纵向高度一致,且相邻的第一穿绳孔和第二穿绳孔位置相切。优选的,钢丝绳依次交错绕行穿过第一穿绳孔和第二穿绳孔以连接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均固定在相同的预制构件上,即同时固定在第一预制构件上,或同时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上。优选的,除钢丝绳穿入端和穿出端的两个穿绳孔外,所述第一穿绳孔和第二穿绳孔为直径相同的半圆形曲线通道,相邻两个第一穿绳孔/第二穿绳孔的间距与所述半圆形曲线的直径相等。该方案仅为一种结构比较简单的优选方案,根据避免钢丝绳出现尖锐转角的原则,只要相邻两个穿绳孔满足位置相切即可,除了上述的半圆结构,也可以是两端直线延伸出来的U型结构、不到半圆的弧形结构或大于半圆的弧形结构都是可以的。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穿入端和穿出端的两个穿绳孔为直径与所述半圆形曲线的直径相等的1/4弧形曲线通道。该方案是基于半圆形的穿绳孔进行的设计,若穿绳孔设计不是半圆形,也可以根据具体设计具体调整,以避免钢丝绳出现尖锐转角为原则。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的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放置就位时,二者之间留出后浇缝,并在后浇缝内放置限位垫块;2)将钢丝绳从第一预制构件一端的第一穿绳孔穿入,依次交错绕行穿过第一穿绳孔和第二穿绳孔,最后从第一预制构件另一端的第一穿绳孔穿出;3)在钢丝绳的穿入端用固定端锚具将钢丝绳锚住,在钢丝绳的穿出端用张拉机具对钢丝绳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用张拉锚具将钢丝绳锚住;4)在后浇缝内浇筑并养护混凝土以完成拼接对象的拼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及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两个拼接预制墙板构件不需要在四周伸出钢筋,从而简化了预制墙板构件的边模,继而有利于模板标准化、提高预制构件生产效率、有利于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吊装操作;2、两个拼接预制墙板构件直接预制成全厚构件,不需要施工现场叠合浇筑,避免了现场大量湿作业,且全厚预制构件两个板面均可在预制工厂完成装饰层施工,进一步减少了施工现场作业量,缩短现场施工工期;3、不需要灌浆套筒连接,提高了装配生产效率;4、通过对钢丝绳的张拉,可在后浇缝处形成一定的预压应力,从而减小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界面处的开裂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拼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注:图中各编号名称:1—第一预制构件;2—第二预制构件;3—第一穿绳孔;4—第二穿绳孔;5—后浇缝;6—限位垫块;7—钢丝绳;8—固定端锚具;9—张拉端锚具;1-1—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一;2-1—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二;1-2—支座处拼接预制楼板一;2-2—支座处拼接预制楼板二;1-3—竖向拼接预制墙板一;2-3—竖向拼接预制墙板二;1-4—横向拼接预制墙板一;2-4—横向拼接预制墙板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为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拼接对象为墙板状的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2,第一预制构件1垂直于拼接面向内设置有一组光滑曲线形的第一穿绳孔3,第二预制构件2垂直于拼接面向内设置有一组光滑曲线形的第二穿绳孔4,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相对拼接面横向位置交错、纵向高度一致,且相邻的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位置相切;钢丝绳7依次交错绕行穿过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以连接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2。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在拼接对象厚度方向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处于中面位置、中面以下位置或中面以上位置,但是要确保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相对于横向参考面的高度一致,所述横向参考面与拼接对象平行、与拼接面垂直,且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的中心线平行于横向参考面。拼接装配时,首先,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2放置就位,二者之间留出后浇缝5,并在后浇缝5内放置限位垫块6;然后,将钢丝绳7从第一预制构件1一端的第一穿绳孔3穿入,依次交错绕行穿过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最后从第一预制构件1另一端的第一穿绳孔3穿出;接着,在钢丝绳7的穿入端用固定端锚具8将钢丝绳7锚住,在钢丝绳7的穿出端用张拉机具对钢丝绳7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用张拉锚具9将钢丝绳7锚住;最后,在后浇缝5内浇筑并养护混凝土以完成拼接对象的拼接。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为一种板板跨内拼接结构,拼接对象为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一1-1和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二2-1,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一1-1和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二2-1从拼接边向内分别设有若干个光滑曲线形的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详见图1)。由于是板板跨内拼接连接,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分别处于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一1-1和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二2-1的中面以下部位,以此保证后期穿入的钢丝绳7能够有效抵抗拼接部位下挠弯矩作用。拼接装配时,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一1-1和跨内拼接预制楼板二2-1就位后,二者之间留出后浇缝5并在缝内放置限位垫块6,然后将钢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拼接对象为墙板状的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2),第一预制构件(1)垂直于拼接面向内设置有一组光滑曲线形的第一穿绳孔(3),第二预制构件(2)垂直于拼接面向内设置有一组光滑曲线形的第二穿绳孔(4),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相对拼接面横向位置交错、纵向高度一致,且相邻的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位置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拼接对象为墙板状的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2),第一预制构件(1)垂直于拼接面向内设置有一组光滑曲线形的第一穿绳孔(3),第二预制构件(2)垂直于拼接面向内设置有一组光滑曲线形的第二穿绳孔(4),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相对拼接面横向位置交错、纵向高度一致,且相邻的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位置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钢丝绳(7)依次交错绕行穿过第一穿绳孔(3)和第二穿绳孔(4)以连接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7)的两端均固定在相同的预制构件上,即同时固定在第一预制构件(1)上,或同时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类构件钢丝绳绕行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除钢丝绳(7)穿入端和穿出端的两个穿绳孔外,所述第一穿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民刘旭雷斌赵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