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16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属于混凝土搅拌站技术领域,用于在铝合金板房的转角处连接两个相邻的墙面体,所述转角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本体两侧且与墙面体分别相互配合的插条和凹槽;所述插条由两插接片组成;在所述插条端部配置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铝合金板房的转角体结构采用铝制构件比木模板强度更大、刚性更好,调节精度更好,稳定性高;且转角体结构的拼接面密封效果好,不透风;具有结构轻便,加工、拆装方便,产品结构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搅拌站
,涉及建筑用房,尤其是一种铝合金板房的转角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在我国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大发展情况下我国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今年两会最严格的环保执法力度的不断加深。混凝土搅拌站是用来集中搅拌混凝土的联合装置,又称混凝土预制场。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扬尘、噪声等污染物,它作为常见的基础建设行业设备的环保改进措施也是十分引人关注的。板房的大部分结构在工厂完成,现场安装,既不破坏环境又绿色环保,可随意拆装、便于运输、移动方便。传统的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木模板,由于木模板为自然资源,无固定的模板规格,造成结构成型精度低,回收利用率低。而铝合金是一种非常好回收再造的一种材料,由它制作的模板,不但利于回收,且外观精致美观,维修维护方便快捷;同时,铝合金力学性能较好,可增大模板的强度,有效的减小变形量,使其重复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是针对将混凝土搅拌站由地面转移至地下形成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中所要应用到的,用于在铝合金板房的转角处连接两个相邻的墙面体。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本体两侧且与墙面体结构分别相互配合的插条和凹槽;所述插条由两插接片组成;在所述插条端部配置有密封件。进一步,两个所述插接片为平行设置,其端部两侧上设有凹扣部;所述密封件的截面为山字形,其底部露出于插条端部外,其三边覆盖于凹扣部。进一步,两个所述插接片为张开设置,形成喇叭口结构,其上设有相互对称的折弯部;所述密封件的截面为哑铃形,设于两个所述插接片之间,且一端露出于插条端部外。进一步,两个所述插接片的折弯部凹陷位上均设有鼓凸部。进一步,所述本体具有中空腔的双层结构,由内角板、外角板、隔板组成,隔板为多个,在内角板和外角板之间呈间隔并排式设置。进一步,所述本体的中空腔内设有隔音填充物,所述隔音填充物为聚酯纤维吸音棉、隔音棉或离心玻璃棉。进一步,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弧状压紧件,所述弧状压紧件为弹簧片。进一步,所述密封件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进一步,所述本体为铝合金挤压制品。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该转角体结构采用铝制构件比木模板强度更大、刚性更好,调节精度更好,稳定性更高。2、该转角体结构的施工操作方便快捷,对工人素质要求不高,施工效率高。3、该转角体结构的施工环境适用性强,重复利用率高,回收利用价值高,绿色环保。4、该转角体结构采用双层空腔铝型材,在保证更高强度的同时有更好的隔音隔热效果,内角板在受到撞击剐蹭损伤后不会影响到外角板,反之也是如此。5、该转角体结构因为铝的表面易自然生产一层致密牢固的三氧化二铝保护膜,能很好的保护其不受腐蚀。6、该转角体结构拆装简单方便,而且模板、转角体、联接体的拼接面密封效果好,不透风,提高了其防尘能力。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图1中的转角体与墙面体拼接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图1中的转角体与墙面体拼接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采用图4中的转角体与墙面体拼接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墙面体;1-本体,2-插条,3-凹槽,4-密封件;其中,11-内角板,12-外角板,13-隔板;21-插接片,22-凹扣部,23-折弯部,24-鼓凸部;31-弧状压紧件;41-第一压缩腔,42-支撑体,43-第二压缩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可作为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在地面下的密封掩体(墙面体)支撑,以起到防尘、降低噪声的效果,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该转角体安装在相邻两墙面体100的转角处,与墙面体100的侧边拼接;所述转角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本体1两侧且与墙面体100分别相互配合的插条2和凹槽3;所述插条2由两插接片21组成;在所述插条2端部配置有密封件4,且该墙面体100具有与转角体相同的插条2和凹槽3结构。本技术安装时,一个墙面体100的插条2或凹槽3与转角体的本体1上所设的凹槽3或插条2相互对应拼接,且对正容易,并通过密封件4密封卡紧,确保防尘效果,该铝合金板房的转角体与墙面体之间拆装简单方便,而且墙面体与转角体的拼接面密封效果好,不透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条2由两平行的插接片21构成,在两个插接片21的端部两侧上均设有凹扣部22;在插条2端部配置有截面为山字形的密封件4,其底部露出于插条2端部外,其三边覆盖于凹扣部22上。这样,通过该设计,可使插条2和凹槽3通过密封件4紧密配合。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该密封件4的截面还可以呈钥匙状(如图3所示),同样可以达到密封两模板1之间的缝隙。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4与所述插条2通过二次注塑固定连接。可提高现场施工的拼接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4的底部内设有第一压缩腔41,该第一压缩腔4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扇形结构,其内设置用于回弹的支撑体42,该支撑体为V形、X形或八字形结构,该密封件4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这样,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耐腐蚀,耐老化的特点,并设计有压缩腔、支撑体等结构,不仅具有易于压缩、还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能和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插条2贴合的弧状压紧件31;所述弧状压紧件为弹簧片。通过该弧状压紧件可使凹槽与插条拼接更加紧密。如图4、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条2由两个张开的插接片21构成喇叭口形结构;在两个插接片21上设有相互对称的折弯部23;在两个插接片21之间配置有截面为哑铃形的密封件4,且一端露出于插条2端部外。这样,两个插接片上的折弯部可使得该插条具有一定刚性,并可使其端头分别抵靠在凹槽两侧的底角处,增大插条和凹槽之间的连接力度,同时两插接片之间配置的密封件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优选的,两个插接片21的折弯部23的凹陷位上均设有鼓凸部24;这样,所述凹槽3上所设的弧状压紧件31与该鼓凸部24相配合,可使凹槽与插条拼接更加紧密;所述密封件4的中部与两个插接片21的折弯部23的凸出位相卡合,可使其在插条2内固定牢固;且密封件4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用于在铝合金板房的转角处连接两个相邻的墙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本体(1)两侧且与墙面体分别相互配合的插条(2)和凹槽(3);所述插条由两插接片(21)组成;在所述插条端部配置有密封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用于在铝合金板房的转角处连接两个相邻的墙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体结构包括设置在本体(1)两侧且与墙面体分别相互配合的插条(2)和凹槽(3);所述插条由两插接片(21)组成;在所述插条端部配置有密封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接片(21)为平行设置,其端部两侧上设有凹扣部(22);所述密封件(4)的截面为山字形,其底部露出于插条端部外,其三边覆盖于凹扣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接片(21)为张开设置,形成喇叭口结构,其上设有相互对称的折弯部(23);所述密封件(4)的截面为哑铃形,设于两个所述插接片(21)之间,且一端露出于插条(2)端部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的铝合金板房转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源诺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