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载体和栽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792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栽培载体和栽培系统,其中,栽培载体,包括:漂浮的载体本体,载体本体设有至少一个栽培孔,还包括:至少一个通气结构,与栽培孔相通,通气结构能够使外部空气进入栽培孔内,其中,栽培孔包括上部和下部,植物从上部的开口进入并支撑在上部,至少一部分植物的根系位于下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使外部空气进入栽培孔内,从而使植物的根系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减少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出现的根系腐烂的情况,提升植物的品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Cultivation vector and cultiv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rrier for cultivating and plant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culture carrier, carrier body floating, carri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planting hole, also includes at least one ventilation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tructure, cultivation, ventilation structure can make the external air into the planting hole, the hole includes cultivation the upper and lower plants, from the opening into the upper and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roots of the plant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can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plants, the outside air into the planting hole, so that the roots of plants with air oxygen in contact, reduce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plants in root rot situ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lants,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栽培载体和栽培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栽培载体和一种栽培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水培蔬菜生产主要采用泡沫定植板,常规的定植板顶部和底部都是平面结构,定植板的底部直接与营养液接触,蔬菜根系完全浸泡在营养液中,导致蔬菜根系不能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极易在夏天温度高的时候使蔬菜的根部溃烂,因此,导致蔬菜的质量很差。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蔬菜水培生长用的吹塑生长管道,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栽培管道,包括板式漂浮本体,在板式漂浮本体上分布有若干个定植孔,且定植孔之间的板式漂浮本体部位中空。然而,相关技术中,在培养蔬菜时,由于定植孔的下端被水封闭,同时定植孔的上端被容纳有植物的种植杯封闭,导致处于定植孔内的蔬菜根系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进而容易导致蔬菜的根部溃烂,生产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栽培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栽培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栽培载体,包括:漂浮的载体本体,载体本体设有至少一个栽培孔,还包括:至少一个通气结构,与栽培孔相通,通气结构能够使外部空气进入栽培孔内,其中,栽培孔包括上部和下部,植物从上部的开口进入并支撑在上部,至少一部分植物的根系位于下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栽培孔相通的至少一个通气结构,能够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使外部空气进入栽培孔内,从而使植物的根系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减少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出现的根系腐烂的情况,提升植物的品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在培养植物时,由于载体本体漂浮在液体的液面上,往往会导致栽培孔下部的开口被封闭,同时,由于植物从上部的开口进入并支撑在上部,往往会导致栽培孔上部的开口也被封闭,从而导致植物的根系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极易出现根部腐烂的问题,通过设置通气结构,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其中,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蔬菜。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栽培载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下部空间大于上部空间。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栽培孔的下部,通过设置栽培孔的下部空间大于上部空间,一方面便于容纳植物的根系,另一方面利于容纳更多的氧气,提高与根系接触的氧气量,进一步降低根系发生腐烂的概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气结构与下部直接相通。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通气结构与栽培孔的下部直接相通,氧气不必经过栽培孔的上部即可直接到达栽培孔的下部,缩短了氧气流通的路径,使氧气与处于栽培孔下部的根系快速接触,不会被栽培孔上部的部分植物遮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部为柱形孔段,下部为扩口孔段,上部和下部为一体形成或分段式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上部为柱形孔段,下部为扩口孔段,一方面便于容纳植物,另一方面利于容纳更多的氧气,提高与根系接触的氧气量,进一步降低根系发生腐烂的概率。其中,分段式连接,使其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改变栽培孔的形状。然而,一体形成的栽培孔结构强度高,封闭性好,更加稳定可靠。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气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通气凹槽,形成于栽培孔的内壁上,通气凹槽的第一端处于扩口孔段的内壁面上,通气凹槽的第二端处于载体本体的外壁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栽培孔的内壁上形成至少一个通气凹槽,能够充分利用栽培孔的内部构造,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在植物置于栽培孔内进行培养时,通过通气凹槽能够使外部的氧气直接进入到扩口孔段内,并与植物的根系接触,从而减少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出现的根系腐烂的情况,提升植物的品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还减少了栽培载体的材料使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外,设置通气凹槽相较孔类设计而言,还便于对其进行清理,有效减少通气结构堵塞的情况发生。可以理解的是,在植物从上部的开口进入并支撑在上部时,不会覆盖通气凹槽的第一端的开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气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通气孔,设置在载体本体上,通气孔的第一端处于扩口孔段的内壁面上,通气孔的第二端处于载体本体的外壁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栽培孔的内壁上形成至少一个通气孔,可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在植物置于栽培孔内进行培养时,通过通气孔能够使氧气直接进入到扩口孔段内,并与植物的根系接触,从而减少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出现的根系腐烂的情况,提升植物的品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其中,通气孔可以设置在栽培载体的任意位置,只要能够连通一个或多个栽培孔的扩口孔段即可,实用性很高,同时还能减少栽培载体的材料使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通气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通气结构以柱形孔段的轴线呈圆周阵列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以柱形孔段的轴线圆周阵列设置多个通气结构,使栽培孔内各个位置的氧气含量均匀,进而使植物的根系能够与氧气充分接触,有效减少由于部分根系不能与氧气接触而导致腐烂的问题发生。具体地,以柱形孔段的轴线圆周阵列设置多个通气凹槽,和/或以柱形孔段的轴线圆周阵列设置多个通气孔,从而提高与植物的根系接触的氧气量,使氧气能够循环流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凸起结构,环绕柱形孔段的开放端设置在载体本体的第一端面上,凸起结构的尺寸与扩口孔段相匹配,其中,扩口孔段的大端与载体本体的第二端面平齐,在多个载体本体堆叠时,一个载体本体上的凸起结构,能够置于另一个载体本体上的扩口孔段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环绕柱形孔段的开放端在载体本体的第一端面上设置凸起结构,且凸起结构的尺寸与扩口孔段相匹配,一方面便于支撑植物,另一方面能够插入另一个载体本体上的扩口孔段内,便于堆叠存放多个栽培载体。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栽培系统,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栽培载体,以及放置于栽培载体的栽培孔内的植物,栽培载体漂浮在营养液的液面上,植物的根系通过栽培载体上的通气结构吸收氧气。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培养植物时,由于载体本体漂浮在液体的液面上,往往会导致栽培孔下部的开口被封闭,同时,由于植物从上部的开口进入并支撑在上部,往往会导致栽培孔上部的开口也被封闭,从而导致植物的根系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极易出现根部腐烂的问题,通过设置与栽培孔相通的至少一个通气结构,能够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使外部空气进入栽培孔内,从而使植物的根系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减少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出现的根系腐烂的情况,提升植物的品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其中,植物根系的下部可直接接触液面,便于吸收营养液内的养分,也可以保持一定距离,进一步减小根系腐烂的问题,此时,植物生长前期利用汽化的营养液为根系提供养分。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植物刚放入栽培载体的栽培孔内进行培养时,植物的根系与液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或者大于50mm,例如0-9mm或者51-60mm。因为根系最终还是需要接触到营养液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成分的吸收,因此,距离不能太大,设置在10mm以下(即<10mm)或者50-60mm之间会比较好,而且受限于栽培孔的深度,该距离也不可能会无限制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植物刚放入栽培孔内进行培养时,设置植物的根系与液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使得植物的根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栽培载体和栽培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栽培载体,包括:漂浮的载体本体,所述载体本体设有至少一个栽培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通气结构,与所述栽培孔相通,所述通气结构能够使外部空气进入所述栽培孔内,其中,所述栽培孔包括上部和下部,植物从所述上部的开口进入并支撑在所述上部,至少一部分所述植物的根系位于所述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载体,包括:漂浮的载体本体,所述载体本体设有至少一个栽培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通气结构,与所述栽培孔相通,所述通气结构能够使外部空气进入所述栽培孔内,其中,所述栽培孔包括上部和下部,植物从所述上部的开口进入并支撑在所述上部,至少一部分所述植物的根系位于所述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空间大于所述上部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结构与所述下部直接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为柱形孔段,所述下部为扩口孔段,所述上部和下部为一体形成或分段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通气凹槽,形成于所述栽培孔的内壁上,所述通气凹槽的第一端处于所述扩口孔段的内壁面上,所述通气凹槽的第二端处于所述载体本体的外壁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通气孔,设置在所述载体本体上,所述通气孔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杰强刘春宇赵慧杨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