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馆陶组浅层疏松含油人造砂岩岩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7409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馆陶组浅层疏松含油人造砂岩岩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馆陶组浅层疏松砂岩并用球磨机研磨成粉末,然后用标准检验筛筛分出不同粒径的砂样,再称取不同粒径的砂样并混合均匀;配制粘结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丙酮;配制乳化油;将混合均匀的砂样、添加丙酮的粘结剂、乳化油混合并搅拌均匀至无较大颗粒后装入岩心制备模具,通过液压千斤顶施加压力压制成型,再用锡箔纸密封,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得到含油人造砂岩岩心。有益效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保证所用岩石组分与天然岩心一致,所制备岩心的孔隙结构更接近真实岩心,孔隙结构呈明显双峰特征,制备过程中所用压力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馆陶组浅层疏松含油人造砂岩岩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馆陶组浅层疏松含油人造砂岩岩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储集层的流体饱和度与物性参数,是计算油气储量、分析开发动态以及提高最终采收率等不可缺少的参数,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浅层疏松砂岩稠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浅层疏松砂岩储集层岩心不成形,常规方法难以准确测定其流体饱和度与物性参数。获取准确的储集层物性参数和流体饱和度,迫切需要通过浅层疏松含油人造砂岩岩心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以获取准确的储量评价参数,为我国浅层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对于油田油气储量的准确评价以及油气田开发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有的人造岩心制备方法多采用石英砂或者河砂作为实验原料,但单一石英砂与真实岩心的成分及孔隙结构相差甚远,河砂虽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真实岩心的成分,但毕竟未经压实和成岩过程中的流体溶蚀等作用,与真实岩心尚有较大差距。现有技术往往通过先制备人造岩心再注入乳化油来研究含油饱和度,但该方法对油品黏度、凝固点等都有较高要求,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试验周期较长。部分人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馆陶组浅层疏松含油人造砂岩岩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馆陶组浅层疏松砂岩并用球磨机研磨成粉末,然后用标准检验筛筛分出不同粒径的砂样,再称取不同粒径的砂样并混合均匀;(2)配制粘结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丙酮;(3)配制乳化油;(4)将步骤(1)中混合均匀的砂样、步骤(2)中添加丙酮的粘结剂、步骤(3)中的乳化油混合并搅拌均匀至无较大颗粒。(5)将步骤(4)制备的混合物装入岩心制备模具,通过液压千斤顶施加压力压制成型,再用锡箔纸密封,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得到含油人造砂岩岩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馆陶组浅层疏松含油人造砂岩岩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馆陶组浅层疏松砂岩并用球磨机研磨成粉末,然后用标准检验筛筛分出不同粒径的砂样,再称取不同粒径的砂样并混合均匀;(2)配制粘结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丙酮;(3)配制乳化油;(4)将步骤(1)中混合均匀的砂样、步骤(2)中添加丙酮的粘结剂、步骤(3)中的乳化油混合并搅拌均匀至无较大颗粒。(5)将步骤(4)制备的混合物装入岩心制备模具,通过液压千斤顶施加压力压制成型,再用锡箔纸密封,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得到含油人造砂岩岩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馆陶组浅层疏松含油人造砂岩岩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的标准检验筛依次为20目、40目、48目、60目、80目、150目、200目,称取的粒径为20目以下、20目~40目、40目~48目、48目~60目、60目~80目、80目~150目、150目~200目、200目以上的砂样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46%、5.12%、37.55%、27.16%、16.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双虎邱隆伟徐文豪宋子怡穆相骥刘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