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气井多功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9580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层气井多功能泵,包括多功能泵泵筒、高度可调且转动设置于多功能泵泵筒内的游动阀组件以及设置于多功能泵泵筒的底端的固定阀组件,游动阀组件的顶端连接于抽油管,所述多功能泵泵筒的顶端连接于多功能泵,所述固定阀组件用以连通煤层气井和多功能泵泵筒;所述游动阀组件包括空心拉管、游动阀阀罩、中心喷管以及游动凡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抽油管、空心拉管作为高压清洗液管汇,多功能泵泵筒和空心拉管之间的环空作为清洗液返排通道,做到清洗液不入井,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气开采,尤其涉及一种煤层气井多功能泵


技术介绍

1、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由于煤层地质条件、排采方式以及措施作业等各种因素造成煤层和井底附近的煤岩结构变化,导致煤层自由煤粉和骨架脱落煤粉随流体运移至井筒。煤粉通常呈深灰色颗粒状,硬度较低,粘土矿物是其生成的主要来源,在煤层伴生液作用下,煤粉极易破碎,与煤焦等结合,形成粘性胶物-煤泥。

2、在抽排过程中,部分煤粉颗粒在泵筒中堆积,一定程度后引起埋泵或卡泵现象,导致频繁停井、修井、洗井等作业,严重影响煤层气井的高产、稳产。

3、出现井下泵堵塞后,气井地面排采系统停止抽水机运动、抽水机移位让井口,修井机入场、起出井下油管柱、井下泵、井下筛管,然后运回厂房、清洗、解堵和检修井下泵,再下入井下管柱串,复机再生产。整个检泵周期长,长期躺井对气井伤害大,气井复产后大幅减产;同时,该过程工序繁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层气井多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层气井多功能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泵泵筒、高度可调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多功能泵泵筒内的游动阀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多功能泵泵筒的底端的固定阀组件,所述游动阀组件的顶端连接于抽油管,所述多功能泵泵筒的顶端连接于外部抽液泵,所述固定阀组件用以连通煤层气井和多功能泵泵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多功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动阀阀罩的中心顶端位置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安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中心喷管弹簧,所述中心喷管的外径和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相匹配,所述中心喷管的顶部外壁形成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外径和所述安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气井多功能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泵泵筒、高度可调且转动设置于所述多功能泵泵筒内的游动阀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多功能泵泵筒的底端的固定阀组件,所述游动阀组件的顶端连接于抽油管,所述多功能泵泵筒的顶端连接于外部抽液泵,所述固定阀组件用以连通煤层气井和多功能泵泵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多功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动阀阀罩的中心顶端位置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安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中心喷管弹簧,所述中心喷管的外径和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相匹配,所述中心喷管的顶部外壁形成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外径和所述安装腔的内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多功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拉管的底部位置形成有空心拉管限位段,所述游动阀阀罩套设于所述空心拉管,所述游动阀阀罩的顶端抵接于所述空心拉管限位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多功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动阀阀罩的外径自上而下依次形成划分为第一阀罩段、第二阀罩段和第三阀罩段,所述第一阀罩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阀罩段的外径,所述第二阀罩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阀罩段的外径,所述第三阀罩段的外径和所述多功能泵泵筒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转换接头的外径和所述第三阀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焱群皇甫亚辉许文豪田甲珅孙小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