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7128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包括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带孔定位板、架立筋、箍筋、普通纵筋、弯折处理后的纵筋、带内螺纹的钢套筒、带外螺纹的钢筋棒、抗剪型钢、轴向孔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现场浇筑量小且施工速度快,而且由于采用了弯折处理后的纵筋,一方面使得灌注有结构胶的轴向孔道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明显增加,可有效减缓火灾对结构胶的劣化作用,确保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和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之间连接区域的有效连接,使梁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另一方面在地震作用下该连接区域率先屈服形成塑性铰,确保“强柱弱梁”抗震设计思想的实现。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ed regeneration block concrete bea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cast block regenera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oncrete beams and columns at the same time, including prefabricated bracket, end notched precast beam with holes, a positioning plate, vertical bars and stirrups and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ordinary bending process after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with internal thread steel sleeve and band screw steel bar, steel shear, axial hol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prefabricated regeneration block concrete beam. The invention not only a small amount of on-site pouring and construction speed, and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with a bent handle after the axial hole in one hand makes the perfusion of structural adhesive of concrete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ad effect of fire on structural adhesive, and at the same time ensure between bracket and precast column end Department of notched prefabricated beam connection area eff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beam has a good fire resistant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hand, under the earthquake the connection area first yield formation of plastic hinges,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seismic design the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
,具体是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废旧混凝土的循环利用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相比,采用尺度更大的废旧混凝土块体不仅具有破碎效率高、破碎能耗低等优点,同时还能显著降低后续水泥用量,环保节能效益明显。与此同时,国家正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重点,大力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利用废旧混凝土块体再生制造预制混凝土构件成为解决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相邻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构造对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常见做法是提前在工厂分别预制好梁、柱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将二者在节点核心区进行拼接并浇筑该核心区的混凝土。由于穿越节点核心区的梁、柱纵筋和箍筋很多,对该核心区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现场浇筑大量混凝土的湿连接方式对环境影响较大且施工速度相对较慢。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拼接部位远离节点核心区且现场浇筑量很小的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构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1)、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2)、带孔定位板(4)、架立筋(9)、箍筋(11)、普通纵筋(8)、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带内螺纹的钢套筒(5)、带外螺纹的钢筋棒(6)、抗剪型钢(10)、轴向孔道(7);所述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1)的下部设置有带孔定位板(4)、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和抗剪型钢(10);所述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2)的上部设置有带孔定位板(4)、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和抗剪型钢(10);带孔定位板(4)上预先钻有孔洞,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的端部加工有外螺纹,每个孔洞对应一根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孔洞位置与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1)、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2)、带孔定位板(4)、架立筋(9)、箍筋(11)、普通纵筋(8)、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带内螺纹的钢套筒(5)、带外螺纹的钢筋棒(6)、抗剪型钢(10)、轴向孔道(7);所述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1)的下部设置有带孔定位板(4)、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和抗剪型钢(10);所述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2)的上部设置有带孔定位板(4)、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和抗剪型钢(10);带孔定位板(4)上预先钻有孔洞,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的端部加工有外螺纹,每个孔洞对应一根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孔洞位置与弯折前的纵筋位置相比更靠近梁的横截面的中心;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穿过带孔定位板(4)上预先钻有的孔洞,然后再与带内螺纹的钢套筒(5)的一端进行螺纹连接;带内螺纹的钢套筒(5)的另一端与带外螺纹的钢筋棒(6)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1)的上部和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2)的下部预留有轴向孔道(7),轴向孔道(7)内灌注有有机结构胶或无机结构胶,每个轴向孔道(7)对应一根带外螺纹的钢筋棒(6),每根带外螺纹的钢筋棒(6)伸进对应的轴向孔道(7)内;所述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2)搭放在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1)之上,二者之间连接区域的空隙处灌注有高强微膨胀型无机胶粘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1)和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2)的内部填充有新混凝土和废旧混凝土块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混凝土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所述废旧混凝土块体为旧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去除全部或部分钢筋后破碎而成的块体,所述废旧混凝土块体的特征尺寸不小于6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孔道(7)的深度不小于15d,所述带外螺纹的钢筋棒(6)和带内螺纹的钢套筒(5)的长度不小于18d,d为纵筋的直径。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1)和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2)内的弯折处理后的纵筋(3)、带孔定位板(4)、带内螺纹的钢套筒(5)、带外螺纹的钢筋棒(6)和普通纵筋(8)的设置与连接;步骤2、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与柱同时预制的牛腿(1)和端部带缺口的预制梁(2)内的抗剪型钢(10)、临时预埋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何国晖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