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持续性高的、充分的防静电效果,耐冲击性和刚性等机械物性、缓冲性、热成形性优异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及其成形体。上述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在表观密度为100g/L~450g/L、连续气泡率为40%以下的聚苯乙烯系树脂发泡层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含防静电剂的聚烯烃系树脂层,构成该聚苯乙烯系树脂发泡层的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苯乙烯系弹性体,该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成分含量为9~30重量%,该共挤出层压发泡体的该聚烯烃系树脂层层压面的乙醇水溶液洗涤后的表面固有电阻率为1×10↑[13]Ω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永久防静电性能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更详细地说,涉及耐冲击性、热成形性优异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及其成形体。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半导体、电子部件等的包装形态,使用称为注塑托盘、实心片材的真空成形托盘等的包装·贮存容器等成形体。但是,注塑托盘、实心片材的真空成形托盘等具有以下缺点缺乏缓冲性,当将半导体等作为被包装物贮存于其中进行运输时,很可能被包装物破损。而且,为了防止电子部件的静电破坏、或者防止尘埃和垃圾的附着,必须对这些成形体进行防静电处理。作为此防静电处理的方法,可以举出(1)在表面上涂布表面活性剂型防静电剂的方法、(2)在片材中掺入表面活性剂型防静电剂,使其流出的方法、(3)添加炭黑等导电性无机填充物的方法等。但是,在(1)、(2)的方法中,为了显示防静电效果,防静电剂必须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在较低湿度的环境下,特别是在冬季中,难以显示出防静电效果。并且,即使在较高湿度的环境下显示了防静电效果,也会出现过剩地吸附有大量水分的防静电剂附着于被包装物表面,从而被包装物被污染的问题。另外,在这些方法中,由于成形体的洗涤等导致防静电效果丧失,因此不能期待稳定的防静电效果,在重复使用的用途中难以采用。(3)的方法具有导电性无机填充物易脱落、污染被包装物的问题,或当被包装物为电子部件时由脱落的填料成为短路原因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防静电效果的持续性优异的防静电性树脂片材和由此片材成形的成形体。此专利文献1的防静电树脂片材如下构成,即在含有苯乙烯系树脂和烯烃系树脂的基材层上层压由烯烃系树脂和高分子型防静电剂构成的表层。专利文献1特开2004-906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的防静电树脂片材而言,防静电效果虽然充分,但基材层的发泡倍率只不过不足2.5倍,缓冲性不充分。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防静电树脂片材优选实施方式中,存在耐冲击性不能说充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持续性高的、充分的防静电效果,耐冲击性和刚性等机械物性、缓冲性、热成形性优异的发泡体及其成形体。本专利技术的要点为(1)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是在表观密度为100g/L~450g/L、连续气泡率为40%以下的聚苯乙烯系树脂发泡层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含防静电剂的聚烯烃系树脂层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构成该发泡层的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苯乙烯系弹性体,且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成分含量为9~30重量%,该层压发泡体的该聚烯烃系树脂层层压面的乙醇水溶液洗涤后的表面固有电阻率为1×1013Ω以下;(2)如上述(1)所述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特征在于,聚烯烃系树脂层的坪量(坪量)为3~50g/m2;(3)如上述(1)所述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构成聚烯烃系树脂层的聚烯烃系树脂为熔点115℃以上的聚烯烃系树脂;(4)如上述(1)所述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构成聚烯烃系树脂层的聚烯烃系树脂为选自聚乙烯系树脂和聚丙烯系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5)如上述(1)所述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构成聚烯烃系树脂层的聚烯烃系树脂为聚乙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层的坪量(g/m2)与共挤出层压发泡体的饱和电压(kV)之积为12kV·g/m2以下;(6)如上述(1)所述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构成聚烯烃系树脂层的聚烯烃系树脂为聚丙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层的坪量(g/m2)与共挤出层压发泡体的饱和电压(kV)之积为7kV·g/m2以下;(7)如上述(1)所述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防静电剂为高分子型防静电剂,该高分子型防静电剂满足Tb<140℃的条件(式中,Tb为高分子型防静电剂的结晶化温度(℃));(8)如上述(1)所述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防静电剂为具有以下结构的高分子型防静电剂,即聚烯烃与体积固有电阻率为105~1011Ω·cm的亲水性聚合物通过选自酯键、酰胺键、醚键、氨酯键和酰亚胺键中的至少1种键结合;(9)将上述(1)~(8)任一项所述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热成形而成的成形体。本专利技术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为具有稳定的防静电性能、耐冲击性优异的发泡体。并且可以得到热成形性优异,能够赋予所得成形体优异的缓冲性,取得耐冲击性等机械物性与缓冲性的平衡的成形体。另外,所得成形体由于这些机械物性优异,因此可以反复使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通过以聚烯烃系树脂层的坪量为3~50g/m2的方式构成,能够制成轻质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此共挤出层压发泡体,由于将聚烯烃系树脂层的坪量设定为如上述的范围值,因此将其热成形时,由于热,其易软化、容易延伸。并且,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延伸时,由于该层压发泡体的聚烯烃系树脂层中含有的高分子型防静电剂定向,因此所延伸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的防静电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通过此共挤出层压发泡体,能够将优异的防静电性能赋予给通过热成形该层压发泡体而得到的成形体。本专利技术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作为构成该聚烯烃系树脂层的聚烯烃系树脂,使用熔点为115℃以上的聚乙烯系树脂,由此成为在热成形时发泡层和聚烯烃系树脂层的加热平衡良好的物质,热成形性优异,能够赋予通过此共挤出层压发泡体的热成形得到的成形体均一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构成聚烯烃系树脂层的聚烯烃系树脂为选自聚乙烯系树脂和聚丙烯系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由此耐冲击性和热成形性特别优异。本专利技术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聚烯烃系树脂层的坪量(g/m2)与共挤出层压发泡体的饱和电压(kV)之积为特定值以下,防静电性能特别优异。本专利技术的成形体为热成形上述共挤出层压发泡体而成的物质,因此具有持续性高的、充分的防静电效果,不污染被包装物的表面,耐冲击性、刚性等机械物性和缓冲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层压发泡体之1例的切面图。图2为显示本专利技术层压发泡体制造方法之1例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共挤出层压发泡体2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发泡层3含有高分子型防静电剂而成的聚烯烃系树脂层4聚烯烃系树脂5高分子型防静电剂6挥发性增塑剂7聚烯烃系树脂层形成用树脂熔融物8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9发泡剂10聚苯乙烯系树脂发泡层形成用树脂熔融物11第1挤出机12第2挤出机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共挤出层压发泡体的1例的纵切面图。图1所示形态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采用片状或板状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以下,也称为层压发泡体。)1的方式,在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发泡层(以下,也称为发泡层。)2的正反两面上,层压含有高分子型防静电剂的聚烯烃系树脂层(以下,也称为树脂层)3、3,以成为为层压发泡体1最外层的表面层的方式来形成。形成上述发泡层2的表观密度为100~450g/L,形成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层3、3的各自坪量为3~50g/m2,形成聚烯烃系树脂层3表面的乙醇水溶液洗涤后的表面固有电阻率为1×1013(Ω)以下。作为层压发泡体1的层结构,如图1所示,优选将发泡层2的正反两面作为表面层,层压聚烯烃系树脂层3、3,也可以仅在发泡层2单面侧的表面层上层压聚烯烃系树脂层3。另外,除了上述形态以外,本专利技术的层压发泡体1还可以是在发泡层2的至少一面上层压聚烯烃系树脂层3,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是在表观密度为100g/L~450g/L、连续气泡率为40%以下的聚苯乙烯系树脂发泡层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含防静电剂的聚烯烃系树脂层的共挤出层压发泡体,其特征在于,构成该发泡层的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含有苯乙烯系弹性体,并且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成分含量为9~30重量%,该层压发泡体的该聚烯烃系树脂层层压面的乙醇水溶液洗涤后的表面固有电阻率为1×10↑[13]Ω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和彦,室井崇,关谷俊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JSP,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