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84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P树脂55‑85份;玻璃纤维8‑14份;纳米TiO2 8‑25份;偶联剂0.1‑1份;超分散剂0.2‑0.5份;气味吸收剂0.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长玻纤改性的聚丙烯,气味和总碳散发较小,更环保,同时兼具更强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Long glass fiber modified polypropylene for instrument board skelet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dified polypropylene long fiber with a dashboard frame,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parts by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PP resin 55 85; 8 glass fiber 14; nano TiO2 8 25; coupling agent 0.1 1; 0.2 super dispersant 0.5; odor absorbent 0.05 1 copies, the invention is a long fiber modified polypropylene, and the smell of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s smaller,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has strong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节能、轻量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塑料应用于结构件或半结构件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促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发现,要使玻纤在聚丙烯中能起到很好的加强作用,必须使玻纤长度大于其临界长度,否则当玻纤长度小于临界长度时,当材料受到一定载荷时,纤维就有可能被拔出,纤维的强度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目前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已有不少公司已经研制出来。但是这些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气味以及总碳散发较大,而且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其他特性(如防止纤维拔出影响其机械力学性能)所添加的多种辅助剂导致更多有毒有害气体的挥发,严重影响了其在汽车部件上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本专利技术为长玻纤改性的聚丙烯,气味和总碳散发较小,更环保,同时兼具更强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作为优选,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P树脂60-75份;长玻纤10-12份;纳米TiO210-15份;偶联剂0.1-0.5份;超分散剂0.2-0.5份;气味吸收剂0.05-0.08份。作为优选,所述气味吸收剂为有机锌盐PY88TQ。作为优选,所述超分散剂为改性乙撑双脂肪酸酰胺。作为优选,所述长玻纤的长度为10-20mm,优选10-15mm。作为优选,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在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中还可以使用其他添加助剂,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色粉等。本专利技术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的有益效果是:(1)在现有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的配方基础上,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锌盐PY88TQ(一般为有机锌盐浓缩料),它能与氨基氮和硫化氢类功能团的小分子活性基团直接螯合,使其不再挥发至周围环境中,而且从而达到降低气味和总碳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中添加少量的超分散剂改性乙撑双脂肪酸酰胺,该超分散剂极性基团与硅烷偶联剂的长链末端通过范得华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该吸引力足以使两物相界面消失,而形成一相,TAF(改性乙撑双脂肪酸酰胺)溶剂化的一相与PP树脂、玻璃纤维均具有一定的相溶性,TAF起了相溶剂作用,节省偶联剂的使用,防止因为其他辅助剂的加入增加挥发性气体的释放;(3)TAF发挥相溶剂作用时,将有机锌盐PY88TQ与氨基氮和硫化氢类功能团的小分子活性基团生成螯合物时,诱使螯合物与TAF溶剂化的一相相结合,进一步防止挥发性气味的释放;(4)纳米TiO2的纳米粒子容易团聚,降低其发挥抗光氧化能力,配方中的纳米TiO2在TAF的作用下,其表面原子结构进一步发生重构,该重构结构与PP树脂之间锚合,形成更多的锚固结点,即交联点,进一步改善PP树脂与纳米TiO2之间的稳定性,而且此时也阻止了纳米TiO2的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现象,充分发挥了纳米TiO2的抗光老化能力,复合材料的化学性质更稳定,更不易发生光老化现象;(5)添加金红石型纳米TiO2作为一种光稳定剂,其具有长效屏蔽紫外线的优异性能,并且相对于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及受阻胺型光稳定剂等传统抗老化改性剂更具有环保优势;(6)本专利技术的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能够同时兼顾较强的抗光老化性能、环保、抗高温变形以及兼顾优良的机械性能;(7)本专利技术的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产品稳定性更强,不易粉化,使用寿命更长,适用范围更广,可应用于仪表板骨架上。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按照下表1中各实施例的配方量称量原材料,将所称取的样品加入高混机中,转速800转/分,混匀20min,充分混匀后,得到预混料,再将预混料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90℃,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转速为600转/分,挤出造粒,得到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表1各实例中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的重量份(备注:普通纳米TiO2不包括金红石型纳米TiO2)对各个实施例制备的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进行结果验证试验,按表2标准进行测试,结果见表3。表2验证试验结果编号项目指标测试方法1拉伸强度≥70MPaISO5272冲击强度≥24kJ/m2ISO1793热老化时间≥1000h150℃4气味≤3.5PV39005总碳≤50μgC/gPV3341表3验证试验结果实施例1-7配方制备的长玻纤改性聚丙烯,综合性能高于对比例1-5。而且从实施例4与实施例7之间进行对比可知,在TAF的添加量一致的情况下,增加偶联剂的使用并没有明显增加技术效果,只需添加较少的硅烷偶联剂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技术效果,这是因为TAF起了相溶剂作用,具有节省偶联剂使用的作用,TAF与硅烷偶联剂的长链末端通过范得华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平衡作用的,超过平衡点,作用便不再明显,但是不适用其中任何一个原料(对比例1中未使用TAF,对比例2中未使用硅烷偶联剂)均却明显降低了力学性能,由此得出TAF与硅烷偶联剂之间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互相关联、互相作用。再者,与实施例4相比,对比例3中使用的是普通的纳米TiO2,力学性能明显变差,热老化时间变短。与实施例4相比,对比例4中纳米TiO2的使用量较高,虽然气味和总碳变化不大,但是力学性能明显降低,说明纳米TiO2加入量过多,更容易团聚,不利于其作用的发挥。从对比例5与实施例4进行比较,可以得知,有机锌盐PY88TQ的添加与否对其气味和总碳的影响较为明显,进一步证明加入一定量的有机锌盐PY88TQ能够达到降低气味和总碳的目的。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吸收剂为有机锌盐PY88TQ。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仪表板骨架用长玻纤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俊余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