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483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呈层状设置的硬质承重层、过渡层和软质改善层,硬质承重层的上部和过渡层的下部透过第一织物层紧密连接,过渡层的上部和软质改善层的下部透过第二织物层紧密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位于底层较硬的硬质承重层主要起到支撑承重的作用,而上层较软的软质改善层直接与乘员接触,触感更柔软舒适,乘坐感更好,且在乘坐过程中特别是事故中较软的软质改善层可对乘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乘员受伤。

Foam for automobile seat with air v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am seat with air holes, including from the bottom up followed a hard bearing layer and layered set the transition layer and the soft layer to improve, hard bearing layer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 through the first fabric layer is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 transition layer to improve the soft through second layers of fabric are closely connected, the invention of hard bearing layer at the bottom is hard to support the main load-bearing role, while the soft upper soft layer to improve direct contact with human body, feel more soft and comfortable riding feeling better, and in the riding process especially to a protective effect to prevent the occupant injured occupant can improve the soft layer is soft in the accid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垫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座椅主要由支撑用骨架、泡沫和面罩组成,泡沫主要用于使乘员在车辆座椅内坐在最可能安全的位置,同时用于提高座椅的舒适性,减轻碰撞冲击力,保护人身及用具免受损伤,其中用量最大的当属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的座垫泡沫。通常,座垫要使人坐着舒适,能减少疲劳,一般来讲越柔软越好,但过于柔软使人在座椅中有一种粘住的感觉,不便移动身体改变姿态,而过硬则舒适性降低,于是各生产厂都在调节其柔软程度上进行改进,以求得一个最佳的效果。目前,国内各涉及泡沫垫材的生产厂均是采用同一密度同一回弹率的垫材,但这种泡沫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且传统的座椅泡沫发生形变后内部设置的透气孔极易被堵塞,透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其关键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呈层状设置的硬质承重层、过渡层和软质改善层,所述硬质承重层的上部和过渡层的下部透过第一织物层紧密连接,所述过渡层的上部和软质改善层的下部透过第二织物层紧密连接;所述软质改善层包括N个呈矩形阵列状设置软质支撑块,所述软质支撑块的下部透过所述第二织物层与所述过渡层紧密连接,每个所述软质支撑块包括X个竖向设置的支撑三棱柱,X个所述支撑三棱柱呈环形阵列状设置形成所述软质支撑块,X个所述支撑三棱柱的环形阵列中心形成透气通道,所述硬质承重层内对应所述透气通道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向上贯穿所述过渡层后与对应的透气通道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底层较硬的硬质承重层主要起到支撑承重的作用,而上层较软的软质改善层直接与乘员接触,触感更柔软舒适,乘坐感更好,且在乘坐过程中特别是事故中较软的软质改善层可对乘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乘员受伤;另外由于软质支撑块呈环形阵列状排列,被压挤产生形变后其中心的透气通道不会被堵死,从而有效确保透气孔始终能发挥透气的作用,大大提升了座椅泡沫的透气性,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体感更清爽、透气。作为优选:同一个所述软质支撑块的所有支撑三棱柱均有一条侧棱正对所述环形阵列中心。采用此设计支撑三棱柱以侧棱正对阵列中心,发生形变时侧面处的形变远大于侧棱处的形变,因此就算支撑三棱柱发生较大的形变也能确保其中心处的透气通道始终不会被堵死。上述X为四,四个所述支撑三棱柱呈环形阵列状围成一个四面体状的所述软质支撑块。采用该方案外形美观,且方便加工时控制相邻软质支撑块之间的间距。相邻所述软质支撑块之间的间距与同一个所述软质支撑块的相邻所述支撑三棱柱之间的间距相等。采用此设计确保相邻软质支撑块之间以及相邻支撑三棱柱之间的形变让位通道宽度一直,乘坐时各软质支撑块受力均匀,乘员不会产生一种悬空落差感,支撑效果更好。上述过渡层的硬度介于所述硬质承重层和软质改善层的硬度之间。采用该方案过渡层对硬质承重层和软质改善层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相邻层之间粘接更牢固、不易剥离,还能降低加工难度。上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材质均为无纺布,该无纺布的克重为35-45g/m2。上述硬质承重层前部的厚度小于其后部厚度,所述硬质承重层的最薄处的厚度大于20mm,所述过渡层的厚度大于10mm,所述软质支撑块的厚度均大于30mm。采用此设计中、后部是主要承力部分,此处的硬质承重层厚度稍厚有利于提升整个座椅泡沫的强度,软质支撑块的厚度较硬质承重层厚有利于提升乘坐的舒适感。上述硬质承重层的中部和后部设有所述软质支撑块,所述硬质承重层的前部设有腿部支撑块,该腿部支撑块的上表面从前向后逐渐向所述软质支撑块倾斜。采用此方案腿部支撑部将乘员的腿部稍稍向上抬起,缓解久坐的不适感。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底层较硬的硬质承重层主要起到支撑承重的作用,而上层较软的软质改善层直接与乘员接触,触感更柔软舒适,乘坐感更好,且在乘坐过程中特别是事故中较软的软质改善层可对乘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乘员受伤;另外由于软质支撑块呈环形阵列状排列,被压挤产生形变后其中心的透气通道不会被堵死,从而有效确保透气孔始终能发挥透气的作用,大大提升了座椅泡沫的透气性,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体感更清爽、透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呈层状设置的硬质承重层1、过渡层9和软质改善层,所述硬质承重层1的上部和过渡层9的下部透过第一织物层7紧密连接,所述过渡层9的上部和软质改善层的下部透过第二织物层2紧密连接;所述软质改善层包括N个呈矩形阵列状设置软质支撑块,所述软质支撑块的下部透过所述第二织物层2与所述过渡层9紧密连接,每个所述软质支撑块包括X个竖向设置的支撑三棱柱3,X个所述支撑三棱柱3呈环形阵列状设置形成所述软质支撑块,X个所述支撑三棱柱3的环形阵列中心形成透气通道8,所述硬质承重层1内对应所述透气通道8分别设有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向上贯穿所述过渡层9后与对应的透气通道8连通。同一个所述软质支撑块的所有支撑三棱柱3均有一条侧棱正对所述环形阵列中心,所述X为四,四个所述支撑三棱柱3呈环形阵列状围成一个四面体状的所述软质支撑块,相邻所述软质支撑块之间的间距与同一个所述软质支撑块的相邻所述支撑三棱柱之间的间距相等,N为大于1的任意整数。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所述过渡层9的硬度介于所述硬质承重层1和软质改善层的硬度之间,所述硬质承重层1前部的厚度小于其后部厚度,所述硬质承重层1最薄处的厚度大于20mm,所述过渡层9的厚度大于10mm且所述过渡层9的厚度小于所述硬质承重层1的厚度,所述软质支撑块的厚度大于30mm,所述硬质承重层1的中部和后部设有所述软质支撑块,所述硬质承重层1的前部设有腿部支撑块5,该腿部支撑块5的上表面从前向后逐渐向所述软质支撑块倾斜,所述第一织物层7和第二织物层2的材质均为无纺布,该无纺布的克重为35-45g/m2,所述过渡层9上还正对设置有两个侧面支撑块6,两个所述侧面支撑块6之间的所述过渡层9上设有所述软质支撑块,所述侧面支撑块6的硬度介于所述硬质承重层1和软质支撑块的硬度之间,所述侧面支撑块6的厚度大于所述软质支撑块的厚度。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呈层状设置的硬质承重层(1)、过渡层(9)和软质改善层,所述硬质承重层(1)的上部和过渡层(9)的下部透过第一织物层(7)紧密连接,所述过渡层(9)的上部和软质改善层的下部透过第二织物层(2)紧密连接;所述软质改善层包括N个呈矩形阵列状设置软质支撑块,每个所述软质支撑块的下部透过所述第二织物层(2)与所述过渡层(9)紧密连接,所述软质支撑块包括X个竖向设置的支撑三棱柱(3),X个所述支撑三棱柱(3)呈环形阵列状设置形成所述软质支撑块,X个所述支撑三棱柱(3)的环形阵列中心形成透气通道(8),所述硬质承重层(1)内对应所述透气通道(8)设有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向上贯穿所述过渡层(9)后与对应的透气通道(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呈层状设置的硬质承重层(1)、过渡层(9)和软质改善层,所述硬质承重层(1)的上部和过渡层(9)的下部透过第一织物层(7)紧密连接,所述过渡层(9)的上部和软质改善层的下部透过第二织物层(2)紧密连接;所述软质改善层包括N个呈矩形阵列状设置软质支撑块,每个所述软质支撑块的下部透过所述第二织物层(2)与所述过渡层(9)紧密连接,所述软质支撑块包括X个竖向设置的支撑三棱柱(3),X个所述支撑三棱柱(3)呈环形阵列状设置形成所述软质支撑块,X个所述支撑三棱柱(3)的环形阵列中心形成透气通道(8),所述硬质承重层(1)内对应所述透气通道(8)设有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向上贯穿所述过渡层(9)后与对应的透气通道(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软质支撑块的所有支撑三棱柱(3)均有一条侧棱正对所述环形阵列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透气孔的汽车座椅用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X为四,四个所述支撑三棱柱(3)呈环形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木星冷严杨波唐杰赵吉强王维潘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