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6152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水质净化技术领域。所述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酸化活性炭70‑80份,纳米二氧化钛5‑20份,树脂1‑8份,硅酸钠0.1‑5份,分散剂0.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安全环保,在水或空气净化处理中杀菌抑菌能力强,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

Bacteriostatic active carbon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teriostatic active carbon composition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purificati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ated carbon composition by weight of the number of raw materials prepared by acidification activated carbon 70 80 copies, 20 copies of the 5 nanometer titanium dioxide resin, 1 sodium silicate 0.1 8 copies, 5 copies, 1 copies of 0.05 dispersant. The invention adds nano titanium dioxid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capable of sterilization and bacteriostasis in water or air purification treatment, has wide application range and good u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质净化

技术介绍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活性炭有很强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功能,而且还具有解毒作用。解毒作用就是利用了其巨大的面积,将毒物吸附在活性炭的微孔中,从而阻止毒物的吸收。同时,活性炭能与多种化学物质结合,从而阻止这些物质的吸收。活性炭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或空气质量的目的。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高效、无毒的光催化剂,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抗菌材料纳米二氧化钛以其优异的抗菌性能成为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以期应用于水处理装置、医疗设备、食品包装、建材(如抗菌地砖、抗菌陶瓷卫生设施、抗菌砂浆、抗菌涂料等)、化妆品、幼织品、日用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添加了纳米二氧化钛,安全环保,对人体无害,在水或空气净化处理中杀菌抑菌效果好,具有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酸化活性炭70-80份,纳米二氧化钛5-20份,树脂1-8份,硅酸钠0.1-5份,分散剂0.05-1份。进一步的,所述酸化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普通活性炭在稀硫酸中浸泡5-10小时并加热至100℃,得到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S2、用大量水清洗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并使用碳酸钠调节pH至中性,干燥,即得酸化活性炭。进一步的,所述稀硫酸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浓度98%的浓硫酸1-25份和水75-99份。进一步的,所述树脂是离子型交换树脂。进一步的,所述离子型交换树脂是丙烯酸系树脂。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是乙二胺四乙酸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进一步的,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酸化活性炭75-80份,纳米二氧化钛10-15份,树脂3-8份,硅酸钠0.1-5份,分散剂0.05-0.08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酸化活性炭研磨至粉末状,干燥;S2、依次加入纳米二氧化钛,交换树脂,硅酸钠,分散剂,搅拌均匀,塑型即得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塑型是将活性炭复合材料制成颗粒状或棒状。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添加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抗菌广谱、长效、安全稳定,并且对人体无害,可以循环再生使用;本专利技术采用酸化活性炭,酸化过程不仅能够去除活性炭中杂质,保持活性炭原有的活性,并且能够避免后期制备过程中不必要的反应;本专利技术能广泛应用于日常水质和空气净化。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一种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酸化活性炭70-75份,纳米二氧化钛5-10份,聚丙烯酸树脂1-5份,硅酸钠0.1-3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5-0.08份。其中,所述酸化活性炭制备方法包括:S1、将普通活性炭在质量比为5%的稀硫酸中浸泡5小时并加热至100℃,得到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S2、用大量水清洗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并使用碳酸钠调节pH至中性,干燥,得到酸化活性炭。一种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制备方法为:S1、将酸化活性炭研磨至粉末状,干燥;S2、依次加入纳米二氧化钛,聚丙烯酸树脂,硅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塑型成颗粒状。实施例二一种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活性炭75-80份,纳米二氧化钛10-15份,聚丙烯酸树脂3-8份,硅酸钠3-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5-0.08份。其中,所述酸化活性炭制备方法包括:S1、将普通活性炭在质量比为10%的稀硫酸中浸泡8小时并加热至100℃,得到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S2、用大量水清洗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并使用碳酸钠调节pH至中性,干燥,得到酸化活性炭。一种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制备方法为:S1、将酸化活性炭研磨至粉末状,干燥;S2、依次加入纳米二氧化钛,聚丙烯酸树脂,硅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塑型成颗粒状。实施例三一种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活性炭75-80份,纳米二氧化钛15-20份,聚丙烯酸树脂5-8份,硅酸钠3-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8-1份。其中,所述酸化活性炭制备方法包括:S1、将普通活性炭在质量比为20%的稀硫酸中浸泡10小时并加热至100℃,得到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S2、用大量水清洗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并使用碳酸钠调节pH至中性,干燥,得到酸化活性炭。一种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制备方法为:S1、将酸化活性炭研磨至粉末状,干燥;S2、依次加入纳米二氧化钛,聚丙烯酸树脂,硅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塑型成颗粒状。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酸化活性炭70‑80份,纳米二氧化钛5‑20份,树脂1‑8份,硅酸钠0.1‑5份,分散剂0.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酸化活性炭70-80份,纳米二氧化钛5-20份,树脂1-8份,硅酸钠0.1-5份,分散剂0.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活性炭75-80份,纳米二氧化钛10-15份,树脂3-8份,硅酸钠0.1-5份,分散剂0.05-0.08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普通活性炭在稀硫酸中浸泡5-10小时并加热至100℃,得到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S2、用大量水清洗酸化活性炭初级产物,并使用碳酸钠调节pH至中性,干燥,得到所述酸化活性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菌型活性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孙龙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市百诚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