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变蓄热的回质型吸附制冷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39793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回质型吸附制冷空调系统,包括相变蓄热换热装置,连续回质型固体吸附制冷系统以及冷却水循环系统。相变蓄热换热装置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蛇形盘管,导热介质和相变蓄热材料;连续回质型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包括双吸附床、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换向器及传质管道;其中换向器在双吸附床、冷凝器、节流阀及蒸发器中起连接换向作用;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箱、循环水泵、散热器及循环工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相变材料贮存发动机冷却水余热驱动吸附制冷空调系统,实现夏季室外高温环境下停车后空调的继续运转,大幅提高燃料利用率,在创造适宜车内环境的同时践行了节能环保的理念。(*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相变蓄热的回质型吸附制冷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回质型吸附制冷空调系统,属于汽车空调

技术介绍
研究显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最高只能达到49%,至少有51%的能量转化成废热。在这部分废热中30%以高温尾气形式排出车外,70%则被发动机循环冷却水带走。循环水带走的大量余热,是造成汽车散热水箱过热的根源,不仅影响发动机性能,还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违背了节能环保的宗旨。在夏季,尤其是暴晒情况下,汽车挡风玻璃下方面板温度在半小时后可迅速升至60°C以上,最高可达87°C。车内高温环境不仅造成车内驾驶员舒适性欠佳,甚至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为交通事故埋下了隐患。另外,车内空气温度对车内空气中有机挥发性物质(TVOC)的含量具有重要影响。当车内空气温度从23°C上升至60°C时,TVOC含量将增大约5倍左右,而其中甲醛的含量也将至少增加5倍以上,严重威胁车内人员生理健康。现有的汽车余热驱动制冷空调系统多采用余热加热工质(通常为水),再以工质作为热源驱动吸收式空调系统,实现发动机余热的再利用,达到降低发动机能耗的目的。但是这种系统结构复杂,而且存在吸收剂易泄露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相变蓄热的回质型吸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蓄热换热装置、连续回质型固体吸附制冷系统以及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相变蓄热换热装置内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蛇形盘管、导热介质和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材料掺杂在导热介质中;所述连续回质型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包括吸附床a、吸附床b、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换向器及传质管道,其中,吸附床a、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吸附床b及传质管道依次连接,换向器由四个电磁阀组成,换向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吸附床a和吸附床b,换向器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箱、循环水泵、散热器及循环工质,散热器、冷却水箱与循环水泵依次连接,循环水泵连接到...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相变蓄热的回质型吸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变蓄热换热装置、连续回质型固体吸附制冷系统以及冷却水循环系统; 所述相变蓄热换热装置内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蛇形盘管、导热介质和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材料掺杂在导热介质中; 所述连续回质型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包括吸附床a、吸附床b、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换向器及传质管道,其中,吸附床a、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吸附床b及传质管道依次连接,换向器由四个电磁阀组成,换向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吸附床a和吸附床b,换向器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蒸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燕雯黄婷婷张凡张志伟焦睿施耀明罗倩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