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用液体供给管及液体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562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供给管,由配置在液体喷射装置主体侧的液体盒对搭载在往复移动的滑架上的喷射头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供给管由长条状的弹性构件和沿该弹性构件的长度方向与该弹性构件接合成气密状态的薄膜构件构成,把由上述弹性构件和薄膜构件形成的空间部作为液体供给路,且该弹性构件由特定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可以降低弯曲刚性,并可以以低成本实现耐水分透过性及阻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配置在液体喷射装置主体侧的液体盒对搭载于往复移动的滑架上的喷射头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管及使用该管的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使液体喷射到目标上的液体喷射装置,有使墨滴喷射到纸上来打印图像等的喷墨式记录装置。该喷墨式记录装置具有搭载于滑架上并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的喷射头(以下记为记录头)和沿垂直于上述主扫描方向的副扫描方向输送目标(以下记为记录用纸)的单元,基于喷射数据(以下记为打印数据)由记录头喷射液滴(以下记为墨滴),从而对记录用纸进行打印。而且,主要用作家庭使用的这种记录装置的大多数被构成为其用于向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各液体盒(以下记为墨盒)可装卸地安装在搭载有上述记录头的滑架上。可是,在上述那样的墨盒搭载于滑架上的墨盒搭载于滑架式的记录装置中,难以利用大容量的墨盒,因此,在想要进行比较大量的打印时,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墨盒。为此,墨盒的更换作业不仅需要人手,而且其结果不免会使运行成本上升。因此,例如在用作营业用的这种记录装置中,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墨盒未搭载于滑架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将大容量的墨盒配置在记录装置的主体侧,通过挠性的液体供给管(以下记为墨水供给管)从上述墨盒分别对搭载在滑架上的记录头供给墨水。此外,关于喷墨打印机用的低硬度热塑性材料,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0680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号WO03/027183在这种墨盒未搭载于滑架式的记录装置中,打印尺寸(能打印的用纸的尺寸)越大,墨水供给管的延伸距离越大,从墨盒至滑架的上述墨水供给管中的动压(压力损失)越大。为此,需要采用内径大的各墨水供给管。而且,在上述那样的墨盒未搭载于滑架式的记录装置中使用的墨水供给管的大部分,其截面为圆环状,因此,基本上其弯曲刚性大,而且在如上述那样采用内径大的各墨水供给管的情况下,由于弯曲刚性更加增大,则为了克服该弯曲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滑架的驱动力。此外,随着弯曲刚性的增大,不得不把各管的弯曲直径设计得较大,则无论哪一方面都会导致记录装置的更加大型化。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墨水供给管中,需要抑制成为墨水溶剂主体的水分的蒸发,此外,还存在外部气体溶解在管内的墨水中而使墨水的脱气度降低的问题。为此,考虑过增大墨水供给管的壁厚的对策,但在这样增大管的壁厚的情况下,上述的管的弯曲刚性显著增大。作为构成管的材料,也考虑过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气体密封性高的低硬度热塑性材料,但为了减小管的刚性,要使材料为低硬度,为此,需要填加大量的液状聚合物或油成分,其结果,有可能使得材料的气体密封性变差。此外,为了提高上述的耐水分透过性和阻气性,还提出了把管做成二层和三层等的对策,但把构成为截面基本上为圆环状的管做成多层结构,不可避免会随之增大上述的弯曲刚性,此外,把管做成二层和三层结构,在挤压成形机中,需要分别准备用于形成各层的金属模具等,随之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如上述的喷墨式记录装置那样从配置在液体喷射装置主体侧的液体盒向滑架侧的喷射头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管的上述的技术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其弯曲刚性,并可以以低成本实现耐水分透过性和耐气体透过性的液体喷射装置用液体供给管及液体喷射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液体供给管,由配置在液体喷射装置主体侧的液体盒对搭载在往复移动的滑架上的喷射头供给液体,上述液体供给管由长条状的弹性构件和沿该弹性构件的长度方向与该弹性构件接合成气密状态的薄膜构件构成,把由上述弹性构件和薄膜构件形成的空间部作为液体供给路,且该弹性构件由具有以下特征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第一专利技术),含有(A)具有(a)以异丁烯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和(b)以苯乙烯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的(b)-(a)-(b)型异丁烯系三嵌段共聚物、(B)乙烯系聚合物和/或丙烯系聚合物、(C)液状聚丁烯,(1)使用厚度0.5mm的薄片试样测定的空气透过度是200cm3/(m2·24hr·atm)以下,(2)使用厚度0.5mm的薄片试样测定的透湿度(JIS Z0208;40℃、90%RH)是2.0g/(m2·24hr)以下,(3)硬度用JIS-A硬度表示是30~60度,(4)熔体流动速率(melt flow rate)是100g/10分钟以下。或者,弹性构件由具有以下特征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第二专利技术)。以质量比20∶80~60∶40的比例将(D)具有(a)以异丁烯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和(b)以苯乙烯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0~80,000的(b)-(a)-(b)型异丁烯系三嵌段共聚物和(E)具有(c)以异丁烯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和(d)以苯乙烯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90,000~130,000的(d)-(c)-(d)型异丁烯系三嵌段共聚物配合而成,(1)使用厚度0.5mm的薄片试样测定的空气透过度是200cm3/(m2·24hr·atm)以下,(2)使用厚度0.5mm的薄片试样测定的透湿度(JIS Z0208;40℃、90%RH)是2.0g/(m2·24hr)以下,(3)硬度用JIS-A硬度表示是30~60度,(4)熔体流动速率是5000g/10分钟以下。根据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液体供给管的液体喷射装置,液体供给管由长条状的弹性构件和沿该弹性构件的长度方向与该弹性构件接合成气密状态的薄膜构件构成,把由上述弹性构件和薄膜构件形成的空间部做为液体供给路,且使用特定的构件作为弹性构件,因此可以降低其弯曲刚性,可以大大减小对滑架的往复运动施加的阻力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墨水供给管的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记录装置中使用的墨水供给管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从安装在墨水供给管的端部上的连接构件侧放大地观看图2所示的墨水供给管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由图3的A-A线剖切的、沿箭头方看到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由图4的B-B线剖切的、沿箭头方向看到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放大表示图5中用点划线包围的C部分的剖视图。图7是以透视状态表示墨水供给管的端部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使墨水供给管的一部分具有缓冲功能的例子的立体图。图9(A)、(B)分别是表示墨水供给管的另一优选例的剖视图和立体图。图10(A)、(B)分别是表示墨水供给管的又一优选例的剖视图和立体图。附图中附图标记的说明1滑架;5作为目标输送单元的送纸构件;7作为目标的记录用纸;8作为喷射头的记录头;10加盖单元;13擦拭构件;15墨盒保持架;16B~16Y作为液体盒的墨盒;17、19被连接构件;20作为液体供给管的墨水供给管;20a弯曲部;21连接构件;22圆柱状连接管;23棱柱状连接管;25开口部;31弹性构件;32薄膜构件;33作为液体供给路的墨水供给路(空间部);34薄膜(铝层压层);36缺口部;37扩大空间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墨水供给管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图1是由立体图表示其记录装置主体的基本结构的图。在图1中,附图标记1是滑架,该滑架1被构成为通过被滑架电动机2驱动的同步传送带3,被引导构件4引导而在沿送纸构件5的长度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在上述送纸构件5上配置有送纸辊6,由该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供给管,由配置在液体喷射装置主体侧的液体盒对搭载在往复移动的滑架上的喷射头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供给管由长条状的弹性构件和沿该弹性构件的长度方向与该弹性构件接合成气密状态的薄膜构件构成,把由上述弹性构件和薄膜构件形成的空间部作为液体供给路,且该弹性构件由具有以下特征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含有(A)具有(a)以异丁烯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和(b)以苯乙烯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的(b)-(a)-(b)型异丁烯系三嵌段共聚物、(B)乙烯系聚合物和/或丙烯系聚合物 、(C)液状聚丁烯,(1)使用厚度0.5mm的薄片试样测定的空气透过度[JISK7126;A法(压差法)、40℃]是200cm↑[3]/(m↑[2].24hr.atm)以下,(2)使用厚度0.5mm的薄片试样测定的透湿度 (JISZ0208;40℃、90%RH)是2.0g/(m↑[2].24hr)以下,(3)硬度[JISK6235(15秒后)]用JIS-A硬度表示是30~60度,(4)熔体流动速率[MFR][JISK7210;19 0℃、52.185N(5.325kgf)]是100g/10分钟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洋广宇都宫忠熊谷利雄松本齐竹村正范斋藤和行征矢靖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