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环绕透明封装结构的反射结构的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具有耗能低、寿命长、体积小、及反应速度快等特性,逐渐取代传统的照明光源而被应用于各式照明装置中。在各式发光二极管的照明应用中,多以荧光粉与发光二极管搭配以发出各种色光,但是荧光粉与发光二极管的组合后的发光效率往往不如预期。因此,如何提升在照明装置中使用荧光粉时的效率成为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光装置,其包含一发光主体、一透明封装结构、一反射结构与一光学转换结构。发光主体包含一出光面、一相对于出光面的底面、一侧表面,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位于底面上。透明封装结构覆盖该出光面,以及该侧表面。反射结构具有一环绕透明封装结构的第一反射结构、以及与第一反射结构直接接触的第二反射结构。光学转换结构形成于反射结构与透明封装结构之上。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含:发光主体,包含一出光面、一相对于该出光面的底面、一侧表面、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以及该第二电极位于该底面上;透明封装结构,覆盖该出光面以及该侧表面;反射结构,具有一环绕该透明封装结构的第一反射结构、以及一与该第一反射结构直接接触的第二反射结构,该第二反射结构环绕并覆盖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一外侧表面;以及光学转换结构,形成于该反射结构与该透明封装结构之上;其中,该透明封装结构不包含光学转换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26 CN 20161010817001.一种发光装置,包含:发光主体,包含一出光面、一相对于该出光面的底面、一侧表面、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以及该第二电极位于该底面上;透明封装结构,覆盖该出光面以及该侧表面;反射结构,具有一环绕该透明封装结构的第一反射结构、以及一与该第一反射结构直接接触的第二反射结构,该第二反射结构环绕并覆盖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一外侧表面;以及光学转换结构,形成于该反射结构与该透明封装结构之上;其中,该透明封装结构不包含光学转换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该第一反射结构具有一内表面以及一下表面,该内表面与该下表面具有一倾斜角,该倾斜角为锐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该第二反射结构有一部分位于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还包含一延伸电极连接该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勋,许明祺,郑景太,宋玉玺,赖隆宽,任益华,
申请(专利权)人: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