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钢齿轮熔模铸造的钢液熔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598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钢齿轮熔模铸造的钢液熔炼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先在炉底加入适量的小块炉料,然后用较大块度炉料装满炉子;通水、通电开始溶化,炉料下沉后,及时往炉内加料并捣料;在第一批炉料全部溶化后,及时造渣,当炉料全部溶化,钢水量占炉体容积的2/3~3/4时,将钢水温度加热至1550~1570℃,扒开炉渣,用脱氧剂脱氧,然后取炉前分析试样,送化验室进行元素含量分析;取样后及时造新渣,并继续进行熔化,同时加同种钢号的回炉料,根据炉前分析报告,迅速计算所需加材料的数量,预热后加入炉内;加入脱氧剂进行预脱氧;当炉内钢水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成分合格,且脱氧除渣情况良好时即可出钢,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钢齿轮熔模铸造的钢液熔炼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液熔炼
,具体为一种铸钢齿轮熔模铸造的钢液熔炼工艺。
技术介绍
熔模铸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是一种无分型面的特种铸造方法。熔模铸造是用一种易形成模样的材质如石蜡等做成零件的模型,然后在表面涂一层耐火材料和型砂形成一个模壳,经过脱蜡后对壳进行焙烧使壳具有一定的强度,然后进行浇注,经冷却落砂后生产出产品。熔炼,是将金属材料及其它辅助材料投入加热炉溶化并调质,炉料在高温(1300-1600K)炉内物料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产出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和炉渣的火法冶金过程。炉料除精矿、焙砂、烧结矿等外,有时还需添加为使炉料易于熔融的熔剂,以及为进行某种反应而加入还原剂。此外,为提供必须的温度,往往需加入燃料燃烧,并送入空气或富氧空气。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由于与熔融炉渣互溶度很小和密度差分为两层而得以分离。富集物有锍、黄渣等,它们尚须经过吹炼或其他方法处理才能得到金属。由此可见,熔炼过程对最终金属材料的性质影响尤为关键,在熔炼过程中不同熔剂的加入,熔炼条件的不同都会影响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钢齿轮熔模铸造的钢液熔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在炉底加入适量的小块炉料,然后用较大块度炉料装满炉子;(2)通水、通电开始溶化,炉料下沉后,及时往炉内加料并捣料;(3)在第一批炉料全部溶化后,及时造渣,当炉料全部溶化,钢水量占炉体容积的2/3~3/4时,将钢水温度加热至1550~1570℃,扒开炉渣,用脱氧剂脱氧,然后取炉前分析试样,送化验室进行元素含量分析;(4)取样后及时造新渣,并继续进行熔化,同时加同种钢号的回炉料,等待分析报告,准确调整化学成分,根据炉前分析报告,迅速计算所需加材料的数量,预热后加入炉内;(5)采用复沉淀脱氧,锰铁、硅铁同时也做铁合金补加量,定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钢齿轮熔模铸造的钢液熔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在炉底加入适量的小块炉料,然后用较大块度炉料装满炉子;(2)通水、通电开始溶化,炉料下沉后,及时往炉内加料并捣料;(3)在第一批炉料全部溶化后,及时造渣,当炉料全部溶化,钢水量占炉体容积的2/3~3/4时,将钢水温度加热至1550~1570℃,扒开炉渣,用脱氧剂脱氧,然后取炉前分析试样,送化验室进行元素含量分析;(4)取样后及时造新渣,并继续进行熔化,同时加同种钢号的回炉料,等待分析报告,准确调整化学成分,根据炉前分析报告,迅速计算所需加材料的数量,预热后加入炉内;(5)采用复沉淀脱氧,锰铁、硅铁同时也做铁合金补加量,定计算加入,同时加入脱氧剂进行预脱氧;(6)当炉内钢水温度达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茂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精密铸造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