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23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其成分包括基础树脂、阻燃体系、复配偶联剂及其它成分。各成分的配合比例按重量百分数计是:基础树脂39.0~65.8,阻燃体系33.6~56.5复配偶联剂0.33~3.1,其它成分0,27~1.4。其中,基础树脂是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及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三元共混物,复配偶联剂是钛酸酯类和硅氧环类的混合物,其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钛酸酯∶硅氧烷=2~8∶1。具有高阻燃性,低烟,无卤,力学性能优良且加工性能好。广泛用于生产辐射交联电线电缆或其它热缩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烯烃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
技术介绍
火灾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灾害之一,随着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因电线电缆引起的火灾在火灾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大,据统计损失超过50亿元。为了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研究人员对电线电缆进行阻燃改性。过去主要采用含卤阻燃剂对其进行改性。而阻燃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及环保问题。中国专利CN1445973A公开了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计是乙烯-醋酸乙烯其聚物65~75,高密聚乙烯25~35,阻燃剂A90~140,阻燃剂B7~10,相容剂15~30,抗氧剂A1~2.5,抗氧剂B1~2.5,润滑剂1~1.5及交联剂4~5。该材料低烟、低腐蚀、低毒,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但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较低,阻燃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伸强度高、断裂伸长率长且氧指数大的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本专利技术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其成分包括基础树脂、阻燃体系、复配偶联剂及其它成分,各成分的配合比例按重量百分数计是基础树脂39.0~65.8,阻燃体系33.6~56.5,复配偶联剂 0.33~3.1,其它成分0.27~1.4。其中,基础树脂是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及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三元共混物,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50~85,乙烯-辛烯共聚物(POE)5~35,高密度聚乙烯(HDPE) 10~15。阻燃体系由阻燃剂A、阻燃剂B及阻燃协效剂组成,其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阻燃剂A 50~120,阻燃剂B 0~15,阻燃协效剂 1~10;阻燃剂A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阻燃剂B是粒径小于5μm的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协效剂是超高分子量硅酮S-M305和硼酸锌。复配偶联剂是钛酸酯类和硅氧烷类的混合物,其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钛酸酯∶硅氧烷=2~8∶1。其它成分由抗氧剂及润滑剂组成,其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抗氧剂0.2~2.5,润滑剂0.2~2。其中,抗氧剂是β-(4-羟基-3-5二叔丁基苯)丙基正十八碳醇酯(抗氧剂1076)、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抗氧剂168)、四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中的两种,润滑剂是液体石蜡、硬酯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的优点在于其一,具有高阻燃性,选用阻燃剂A、阻燃剂B和阻燃协效剂C组成的复合阻燃体系能赋予材料以优异的阻燃性能。经国家电线电缆测试中心测试,阻燃性能氧指数达40%,并通过了UL94-VO级的测试。其二,低烟性,经国家电线电缆测试中心测试,显示其优良的低烟特性,无论是有焰燃烧还是无焰燃烧所产生的烟雾都极少。其三,环保性,该材料不含卤素,通过SGS认证,材料的重金属含量达欧盟ROHS和WEEE指令要求,因而具有低腐蚀性,低毒性。其四,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由于基础树脂采用三元共混物,特别是引入乙烯-辛烯共聚物,以及复配偶联剂,大大提高了无机阻燃剂与基础树脂的相容性,从而克服因大量阻燃剂加入而降低材料力学性能的缺点,使得材料的用途更广,既能作辐射交联电线电缆材料,又可用于生产辐射交联热收缩制品。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基础树脂的制备(重量份)EVA 50POE 35HDPE15 将上述树脂混合均匀待用。2)阻燃体系的制备(重量份)氢氧化铝40氢氧化镁80微胶囊化红磷0硼酸锌 8超高分子量硅酮S-M3052将上述组分混匀待用。3)复配偶联剂的制备(重量份)钛酸酯 6硅氧烷 1将上述组分混匀待用。4)其它成分的制备(重量份)抗氧剂1010 0.5抗氧剂168 0.5硬酯酸锌2将上述组分混匀待用。5)本专利技术各成分的配合比例(重量百分数)基础树脂41.7阻燃体系54.2复配偶联剂 2.9其它成分(抗氧剂、润滑剂)1.2将高速混合机升温至60~110℃,按5)的比例加入上述步骤2)、3)所得成分,高速搅拌5~10分钟,再加入步骤1)、4)所得成分,搅拌2~10分钟至原料混合均匀,送至双螺杆机造粒,螺杆各段温度如下加料段90~120℃压缩段125~140℃均化段140~175℃口模 150~160℃最后将所得粒料于60~80℃温度干燥0.5~1小时得本专利技术。其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实施例21)基础树脂的制备(重量份) EVA 70POE 20HDPE10将上述树脂混合均匀待用。2)阻燃体系的制备(重量份)氢氧化铝35氢氧化镁65微胶囊化红磷5硼酸锌 5超高分子量硅酮S-M3052将上述组分混匀待用。3)复配偶联剂的制备(重量份)钛酸酯 4硅氧烷 1将上述组分混匀待用。4)其它成分的制备(重量份)抗氧剂1076 1抗氧剂168 1硬酯酸锌1将上述组分混匀待用。5)本专利技术各成分的配合比例(重量百分数)基础树脂45.5阻燃体系50.9复配偶联剂 2.2其它成分(抗氧剂、润滑剂)1.4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得本专利技术的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实施例31)基础树脂的制备(重量份)EVA 80POE 15HDPE5将上述树脂混合均匀待用。2)阻燃体系的制备(重量份) Mg(OH)40微胶囊化红磷 8硼酸锌5超高分子量硅酮S-M305 1将上述组分混匀待用。3)复配偶联剂的制备(重量份)钛酸酯2硅氧烷1将上述组分混匀待用。4)其它成分的制备(重量份)抗氧剂10100.5抗氧剂168 0.5液体石蜡 0.5将上述组分混匀待用。5)本专利技术各成分的配合比例(重量百分数)基础树脂 63.1阻燃体系 34.1复配偶联剂1.9其它成分(抗氧剂、润滑剂) 0.9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得本专利技术的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表1本专利技术性能指标 权利要求1.一种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其成分包括基础树脂、阻燃体系、复配偶联剂及其它成分,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配合比例按重量百分数计是基础树脂 39.0~65.8阻燃体系 33.6~56.5,复配偶联剂0.33~3.1,其它成分 0,27~1.4;其中,基础树脂是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及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三元共混物,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50~85,乙烯-辛烯共聚物 5~35,高密度聚乙烯 10~15;阻燃体系由阻燃剂A、阻燃剂B及阻燃协效剂组成,其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阻燃剂A 50~120,阻燃剂B 0~15,阻燃协效剂 1~10;其它成分由抗氧剂及润滑剂组成,其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抗氧剂 0.2~1.5,润滑剂 0.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阻燃剂A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阻燃剂B是粒径小于5μm的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协效剂是超高分子量硅酮和硼酸锌。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复配偶联剂是钛酸酯类和硅氧环类的混合物,其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钛酸酯∶硅氧烷=2~8∶1。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其特征在于抗氧剂是β-(4-羟基-3-5二叔丁基苯)丙基正十八碳醇酯、亚磷酸三(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其成分包括基础树脂、阻燃体系、复配偶联剂及其它成分,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配合比例按重量百分数计是:基础树脂39.0~65.8阻燃体系33.6~56.5,复配偶联剂0.33~3.1,其它成分0,27~1.4;其中,基础树脂是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及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三元共混物,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50~85,乙烯-辛烯共聚物5~35,高密度聚乙烯10~15;阻燃体系由阻燃剂A、阻燃剂B及阻燃协效剂组成,其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阻燃剂A50~120,阻燃剂B0~15,阻燃协效剂1~10;其它成分由抗氧剂及润滑剂组成,其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抗氧剂0.2~1.5,润滑剂0.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陈竹平彭朝荣汪秀英周雪梅王静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