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185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运输车,包括:车架本体、车斗以及用于翻转车斗的翻转机构,车斗枢接于车架本体的后侧,翻转机构设置于车架本体上并且能够推动车斗向车架本体的后侧翻转;车斗包括底板和四个侧壁,四个侧壁和底板共同围成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履带运输车的载重量为300kg,四个侧壁分别为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并且后侧壁的上边沿设有翻边,翻边与后侧壁通过圆弧过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压缸驱动的车斗可以便于卸货,使得在卸货时只需要控制液压缸向上推,使得车斗向后翻转,从而将货物卸掉,而在完成卸货或者装货完毕后可以控制液压缸向下拉,从而使得车斗向前翻转复位,从而实现货物的装载和运输。

Caterpillar carrier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cked vehicle,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the hopper tilting mechanism for flip bucket, the bucket is pivoted to the rear frame body, the turnover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body and can drive to the back flip frame hopper body; the hopper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four side wall, four side walls and the floor is surrounded by a receiving space for receiving the goods, the tracked vehicle load is 300kg, the four side walls were left side wall, right side wall, the front side wall and the rear wall, top and rear side wall along the edge and the rear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langing, through the arc transitio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driven by: the hydraulic cylinder can facilitate unloading hopper, which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 only need to control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o push the car back flip, which will remove the goods, and the completion of loading or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loading can control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o drop down, so that the car turned to reset, so as to realize the 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运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履带运输车。
技术介绍
履带运输车是一种与地面通过履带进行行走移动的运输设备,其在农业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能够适用于非常恶劣的环境,履带运输车除了能够运输货物以外,还能够进行装货和卸货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履带运输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履带运输车一般能够实现运输功能,但是其在卸货方面往往效果不佳,尤其在装满货物的情形下,卸货更是麻烦,且必要时还需要人工辅助卸货,极大地降低了履带运输车的性能,且一般具备卸货功能的履带运输车往往结构复杂,如果出现机械故障不易进行拆卸,从而不利于维修人员的维修和更换。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履带运输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履带运输车卸货不便,并且维修和更换操作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运输车,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运输车,包括:车架本体、车斗以及用于翻转车斗的翻转机构,所述车斗枢接于所述车架本体的后侧,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上并且能够推动所述车斗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后侧翻转;所述车斗包括底板和四个侧壁,四个所述侧壁和所述底板共同围成上部具有开口的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所述履带运输车的载重量为300kg,四个所述侧壁分别为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其中:所述左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左侧倾斜,所述右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右侧倾斜,所述后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后侧倾斜,并且所述后侧壁的上边沿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后侧壁通过圆弧过渡;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滑块以及液压缸,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车斗的底部,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前后滑动,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车架本体上并且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枢转连接。作为上述履带运输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侧壁的顶边沿设置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的形状为弧形,并且所述扶手架远离所述前侧壁的一侧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前方延伸。作为上述履带运输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履带运输车还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上,用于提供所述履带运输车行走的动力。作为上述履带运输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履带运输车还包括传动机构和轮系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轮系机构均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上,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轮系机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轮系机构转动。作为上述履带运输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系机构包括两个轮系组件,两个所述轮系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左右两侧,并且两个所述轮系组件均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作为上述履带运输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系组件包括至少三个转轮和履带副,所述至少三个转轮沿所述车架本体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履带副绕设于靠近所述车架本体前侧以及后侧的所述转轮上。作为上述履带运输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轮系组件中的所述履带副均包括一条履带。作为上述履带运输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履带由橡胶材料制成。作为上述履带运输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轮系组件中的所述转轮的数量为三个。作为上述履带运输车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履带运输车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伸缩的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安装于所述车架本体上,所述控制手柄能够控制所述液压缸的伸缩以翻转所述车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运输车,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液压缸驱动的车斗可以便于卸货,使得在卸货时只需要控制液压缸向上推,使得车斗向后翻转,从而将货物卸掉,而在完成卸货或者装货完毕后可以控制液压缸向下拉,从而使得车斗向前翻转复位,从而实现货物的装载和运输。进一步地,车斗的四个侧壁在保证底板面积一定时,其中三个侧壁向外侧倾斜,使得货物的装载空间(即上述的容纳空间)最大化利用,从而装载更多的货物。此外,在车斗的后侧壁上设有翻边,使得在卸货时能够更加便于货物的掉落,使得卸货更加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履带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本体;2、车斗;3、液压缸;4、扶手架;5、发动机;6、转轮;7、履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运输车,包括:车架本体1、车斗2以及用于翻转车斗2的翻转机构,所述车斗2枢接于所述车架本体1的后侧,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1上并且能够推动所述车斗2向所述车架本体1的后侧翻转;所述车斗2包括底板和四个侧壁,四个所述侧壁和所述底板共同围成上部具有开口的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所述履带运输车的载重量为300kg,四个所述侧壁分别为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其中:所述左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1的左侧倾斜,所述右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1的右侧倾斜,所述后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1的后侧倾斜,并且所述后侧壁的上边沿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后侧壁通过圆弧过渡;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滑块以及液压缸3,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车斗2的底部,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前后滑动,所述液压缸3安装于所述车架本体1上并且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枢转连接。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通过所述液压缸3驱动的所述车斗2可以便于卸货,使得在卸货时只需要控制所述液压缸3向上推,使得所述车斗2向后翻转,从而将货物卸掉,而在完成卸货或者装货完毕后可以控制所述液压缸3向下拉,从而使得所述车斗2向前翻转复位,从而实现货物的装载和运输。同时,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所述车斗2的四个所述侧壁在保证所述底板面积一定时,其中三个所述侧壁(即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向外侧倾斜,使得货物的装载空间(即上述的容纳空间)最大化利用,从而装载更多的货物。此外,在车斗2的后侧壁上设有翻边,使得在卸货时能够更加便于货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履带运输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运输车包括:车架本体、车斗以及用于翻转车斗的翻转机构,所述车斗枢接于所述车架本体的后侧,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上并且能够推动所述车斗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后侧翻转;所述车斗包括底板和四个侧壁,四个所述侧壁和所述底板共同围成上部具有开口的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所述履带运输车的载重量为300kg,四个所述侧壁分别为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其中:所述左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左侧倾斜,所述右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右侧倾斜,所述后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后侧倾斜,并且所述后侧壁的上边沿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后侧壁通过圆弧过渡;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滑块以及液压缸,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车斗的底部,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前后滑动,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车架本体上并且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枢转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运输车包括:车架本体、车斗以及用于翻转车斗的翻转机构,所述车斗枢接于所述车架本体的后侧,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上并且能够推动所述车斗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后侧翻转;所述车斗包括底板和四个侧壁,四个所述侧壁和所述底板共同围成上部具有开口的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所述履带运输车的载重量为300kg,四个所述侧壁分别为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其中:所述左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左侧倾斜,所述右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右侧倾斜,所述后侧壁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后侧倾斜,并且所述后侧壁的上边沿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后侧壁通过圆弧过渡;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座、滑块以及液压缸,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车斗的底部,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前后滑动,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车架本体上并且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块枢转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的顶边沿设置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的形状为弧形,并且所述扶手架远离所述前侧壁的一侧向所述车架本体的前方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运输车还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所述车架本体上,用于提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时利轮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