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97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其机架上端部装设反应釜主体,反应釜主体内部开设反应腔室,反应釜主体上端部于反应腔室上端开口处装设反应釜盖体,反应釜盖体上表面装设驱动电机、减速箱,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连设搅拌轴,搅拌轴下端部装设搅拌桨;反应腔室内壁装设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机架装设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配装无线通讯模块,驱动电机、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智能控制器电连接;反应釜主体外表面开设透视孔,透视孔处装设透视窗。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新颖、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的优点。

Reaction kettle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the upper end of the rack installed in reactor main reaction kettle body arranged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reactor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opening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reactor equipped with a cover body, the cover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surface mounted drive motor, gear box, drive a power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power input shaft gear box drive connection, power output shaft gear box is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shaft, stirring shaft instal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mpeller; the reaction chamb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heater and a temperature sensor, a frame equipped with intelligent controller, intelligent controll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With the intelligent controller of electric motor, electric heater, temperature sens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reactor main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rough holes, through holes is provided with a perspective window.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design, high intelligenc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其中,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其中,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反应釜结构;然而,对于现有的反应釜结构而言,其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该结构改良的反应釜设计新颖、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上端部装设有呈圆柱体形状的反应釜主体,反应釜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朝上开口的反应腔室,反应釜主体的上端部于反应腔室的上端开口处可相对开合地装设有反应釜盖体,反应釜盖体的上表面装设有驱动电机、减速箱,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连设有穿过反应釜盖体并朝下伸入至反应腔室内的搅拌轴,搅拌轴呈竖向布置且搅拌轴的下端部装设有搅拌桨;反应腔室的内壁装设有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机架装设有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配装有无线通讯模块,驱动电机、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智能控制器电连接;反应釜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反应腔室连通的透视孔,透视孔处装设有透视窗。其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其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其机架上端部装设反应釜主体,反应釜主体内部开设反应腔室,反应釜主体上端部于反应腔室上端开口处装设反应釜盖体,反应釜盖体上表面装设驱动电机、减速箱,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箱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减速箱的动力输出轴连设搅拌轴,搅拌轴下端部装设搅拌桨;反应腔室内壁装设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机架装设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配装无线通讯模块,驱动电机、电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智能控制器电连接;反应釜主体外表面开设透视孔,透视孔处装设透视窗。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机架2——反应釜主体21——反应腔室3——反应釜盖体41——驱动电机42——减速箱51——搅拌轴52——搅拌桨6——电加热器7——温度传感器8——智能控制器9——透视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包括有机架1,机架1的上端部装设有呈圆柱体形状的反应釜主体2,反应釜主体2的内部开设有朝上开口的反应腔室21,反应釜主体2的上端部于反应腔室21的上端开口处可相对开合地装设有反应釜盖体3,反应釜盖体3的上表面装设有驱动电机41、减速箱42,驱动电机41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箱42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减速箱42的动力输出轴连设有穿过反应釜盖体3并朝下伸入至反应腔室21内的搅拌轴51,搅拌轴51呈竖向布置且搅拌轴51的下端部装设有搅拌桨52。进一步的,反应腔室21的内壁装设有电加热器6、温度传感器7,机架1装设有智能控制器8,智能控制器8配装有无线通讯模块,驱动电机41、电加热器6、温度传感器7、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智能控制器8电连接。更进一步的,反应釜主体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反应腔室21连通的透视孔,透视孔处装设有透视窗9。需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智能控制器8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智能手机匹配对接,且智能控制器8可通过蓝牙方式或者WIFI方式与智能手机进行无线通讯,即本技术的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在本技术工作过程中,控制器为驱动电机41、电加热器6供电,驱动电机41通电后启动且经由减速箱42减速后驱动搅拌轴51转动,转动的搅拌轴51带动搅拌桨52同步转动,搅拌桨52对放置于反应腔室2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处理;在对物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电加热器6对物料进行加热处理,且温度传感器7实时采集物料的温度信号并实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智能控制器8,当物料的温度值达到智能控制器8的设定温度值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6关闭。另外,在本技术工作过程中,智能控制器8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搅拌轴51的转速信息以及物料的温度信息发送至使用者的智能手机,即使用者可以远程监控反应釜的加工情况。需进一步指出,在本技术工作过程中,使用者可通过透视窗9查看物料的搅拌情况,以查看物料是否搅拌均匀。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的优点。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机架(1)的上端部装设有呈圆柱体形状的反应釜主体(2),反应釜主体(2)的内部开设有朝上开口的反应腔室(21),反应釜主体(2)的上端部于反应腔室(21)的上端开口处可相对开合地装设有反应釜盖体(3),反应釜盖体(3)的上表面装设有驱动电机(41)、减速箱(42),驱动电机(41)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箱(42)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减速箱(42)的动力输出轴连设有穿过反应釜盖体(3)并朝下伸入至反应腔室(21)内的搅拌轴(51),搅拌轴(51)呈竖向布置且搅拌轴(51)的下端部装设有搅拌桨(52);反应腔室(21)的内壁装设有电加热器(6)、温度传感器(7),机架(1)装设有智能控制器(8),智能控制器(8)配装有无线通讯模块,驱动电机(41)、电加热器(6)、温度传感器(7)、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智能控制器(8)电连接;反应釜主体(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反应腔室(21)连通的透视孔,透视孔处装设有透视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良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机架(1)的上端部装设有呈圆柱体形状的反应釜主体(2),反应釜主体(2)的内部开设有朝上开口的反应腔室(21),反应釜主体(2)的上端部于反应腔室(21)的上端开口处可相对开合地装设有反应釜盖体(3),反应釜盖体(3)的上表面装设有驱动电机(41)、减速箱(42),驱动电机(41)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箱(42)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减速箱(42)的动力输出轴连设有穿过反应釜盖体(3)并朝下伸入至反应腔室(21)内的搅拌轴(51),搅拌轴(51)呈竖向布置且搅拌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亚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猛人高科技防火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