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42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电阻,包括外壳、绕线骨架、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电阻丝和用于将绕线骨架、电阻丝封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封装体,所述绕线骨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端子位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延伸出所述外壳外;所述电阻丝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上,所述电阻丝在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往复缠绕;所述电阻丝的一端与第一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通过电阻丝的走线方式设计,降低了绕线电阻的内部电感,提高绕线电阻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Winding resis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nding resistan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oil bobbin, a first terminal and a second terminal, a resistance wire and for bobbin and a resistance wire package in the outer package, the winding skeleton is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the first terminal of a first end in the winding frame, the second terminal second is located on the end of the bobbin,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terminals are extended out of the casing; the resistance wire wound on the bobbin, between the resistance wire in the first end of the bobbin second end and one end of the reciprocating winding; the resistance wi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lectrical terminal,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lectric terminal. The internal inductance of the winding resistance is reduced, an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winding resistance are improv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resistance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电阻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电阻。
技术介绍
绕线电阻器主要用来在低频交流电路中发挥降压、分流、负载、反馈、转能、匹配等作用,或在电源电路中起到吸收器和分压器的作用,也可用作震荡回路和变压器内衰减调整及脉冲形成电路中的分流器。此外,也可用于整流器中滤波级电容器的放电和消火花。同时可广泛应用于家电、医疗设备、汽车行业、铁路、航空、军用设备仪器等领域。在上述许多领域,对绕线电阻的性能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对绕线电阻自身电感的大小要求。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线绕电阻中,电阻丝多采用螺旋方式绕制在瓷体芯棒上,从瓷体芯棒的一端开始,不断的沿绕线骨架表面呈螺旋状缠绕,直至绕制到瓷体芯棒的另一端;电感较大,不能满足许多领域对绕线电阻低电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电阻,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线电阻内部电感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绕线电阻,包括外壳、绕线骨架、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电阻丝和用于将绕线骨架、电阻丝封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封装体,所述绕线骨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端子位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延伸出所述外壳外;所述电阻丝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上,所述电阻丝在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往复缠绕;所述电阻丝的一端与第一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绕线骨架为柱状体,绕线骨架的第一端为所述柱状体的一端,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二端为所述柱状体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绕线骨架上设置有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绕线凹槽,所述电阻丝位于所述绕线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部,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缺口部,所述电阻丝以由第一缺口部延伸至第二缺口部或者第二缺口部延伸至第一缺口部的走线方式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上。进一步,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子安装部,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端子安装部,所述第一端子套设在所述第一端子安装部上,所述第二端子套设在所述第二端子安装部上;所述封装体将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绕线骨架封装在一起。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一连接部,所示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端子安装部上;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引出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端子安装部上。进一步,所述第一引出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引出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导热套,所述绕线骨架设置在所述导热套内,所述封装体将所述绕线骨架、电阻丝封装在所述导热套内。进一步,所述导热套外侧设置有导热套定位凸起,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导热套定位凸起配合定位的外壳定位凹槽。进一步,所述导热套内侧设置有导热套定位凹槽,所述封装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导热套定位凹槽配合的封装体定位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绕线电阻,改变了传统绕线电阻中螺旋状的电阻丝绕制方式,而是通过电阻丝以单个半圈沿第一端到第二端的走线方式进行绕制,最终将整个电阻丝缠绕在绕线骨架上。该走线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电阻丝内部电感的大小;制作出电感较小的绕线电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电阻整体结构组成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端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端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装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热套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绕线电阻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外壳10;散热翅片101;外壳定位凹槽102;绕线骨架20;第一缺口部201;第二缺口部202;第一端子安装部203;第二端子安装部204;第一端子31;第一引出部311;第一连接部312;第一凹槽313;第二端子32;第二引出部321;第二连接部322;第二凹槽323;电阻丝40;封装体50;封装体定位凸起501;导热套60;导热套定位凸起601;导热套定位凹槽6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绕线电阻,包括外壳10、绕线骨架20、第一端子31、第二端子32、电阻丝40和用于将绕线骨架20、电阻丝40封装在外壳10内的封装体50,所述绕线骨架2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所述第一端子31位于所述绕线骨架2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子32位于所述绕线骨架2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2均延伸出所述外壳10外;所述电阻丝40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20上,电阻丝40在绕线骨架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往复缠绕;所述电阻丝40的一端与第一端子3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32电连接。更具体的,可以认为,电阻丝40的缠绕方向为从绕线骨架20的第一端到第二端或者从绕线骨架20的第二端到第一端。另外,也可以理解为,电阻丝40以单个半圈沿第一端到第二端或沿第二端到第一端的走线方式缠绕在绕线骨架20上。本技术提供的绕线电阻,通过电阻丝40以单个半圈沿第一端到第二端或沿第二端到第一端的走线方式缠绕在绕线骨架20上,极大的降低了绕线电阻的电感。上述“以单个半圈沿第一端到第二端或沿第二端到第一端的走线方式”,如图2所示,电阻丝40从绕线骨架20的第一端开始绕起,从第一端到第二端为一个半圈,再从第二端回到第一端为第二个半圈,以此类推。因此,上述单个半圈指的是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一个半圈或从第二端回到第一端的一个半圈。而传统的绕线方式为,沿着柱状的绕线骨架20,呈螺旋状绕线;电阻丝40是沿着柱状体的圆周方向缠绕,而本技术中,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绕线电阻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绕线骨架、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电阻丝和用于将绕线骨架、电阻丝封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封装体,所述绕线骨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端子位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延伸出所述外壳外;所述电阻丝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上,所述电阻丝在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往复缠绕;所述电阻丝的一端与第一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绕线骨架、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电阻丝和用于将绕线骨架、电阻丝封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封装体,所述绕线骨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端子位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延伸出所述外壳外;所述电阻丝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上,所述电阻丝在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往复缠绕;所述电阻丝的一端与第一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骨架为柱状体,绕线骨架的第一端为所述柱状体的一端,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二端为所述柱状体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线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骨架上设置有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绕线凹槽,所述电阻丝位于所述绕线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线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部,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缺口部,所述电阻丝以由第一缺口部延伸至第二缺口部或者第二缺口部延伸至第一缺口部的走线方式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骨架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荟澳向涛李亚飞刘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