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65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机身主体内设置有若干条滑轨,通过滑轨连接有若干旋翼支架,旋翼支架上设置有旋翼,旋翼支架可沿滑轨往复滑动,连同其上的旋翼伸出至机身主体外,或收纳至机身主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滑轨连接无人机旋翼支架,使得在飞行结束后,可以将旋翼支架滑动收纳到机身主体内,从而减小了无人机体积,利于无人机的收纳和携带。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AV,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lide rails and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rotor bracket through the slide rail, the rotor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the rotor, the rotor bracket can slide along the reciprocating sliding, together with its rotor is extended to the main body, or to the main body in storag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use of rail connection UAV rotor bracket, so that at the end of the flight, the rotor can be received within the main frame of the sliding body, thereby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UAV, UAV to receive and ca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一种不需要载人飞行,通过无线控制的飞行器,最初诞生于军事用途。行业级无人机系统是一种多挂载、多应用场景的无人飞行系统,如军事侦察、影视剧拍摄、公安、消防、农业植保、电力巡线及空中托运等场景,而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现有的无人机成本有了明显降低,价格更加亲民,并且操作难度也越来越低,实用性增强,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青睐,使得无人机的运用领域从专业拍摄渐渐普及至一般消费者。便于携带的体积是消费者容易接受无人机的主要因素,而现有的无人机通常体积较大不易收纳携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携的无人机收纳方式,着力于以减少无人机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无人机体积加大不便收纳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所述机身主体内设置有若干条滑轨,通过所述滑轨连接有若干旋翼支架,所述旋翼支架上设置有旋翼,所述旋翼支架可沿所述滑轨往复滑动,连同其上的旋翼伸出至所述机身主体外,或收纳至所述机身主体内。可选地,所述旋翼支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滑动臂,每条所述滑动臂与一条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两条滑动臂之间连接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分别与所述滑动臂朝向所述机身主体外侧的一端相连,所述固定臂上设置有所述旋翼。可选地,所述机身主体内的滑轨平行交错地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使所述滑轨连接的旋翼支架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所述机身主体两侧相对设置的旋翼支架收纳至所述机身主体内时,其上的滑动臂分别沿所述滑轨交错排列。可选地,所述机身主体两侧相对设置的旋翼支架中,所述旋翼支架的固定臂设置为一长一短,使所述旋翼支架收纳至所述机身主体内时,其中一个旋翼支架可套在另一个旋翼支架外。可选地,所述旋翼支架为一边开口的圆角矩形,其相对的一组对边为所述滑动臂,其开口侧对应的一边为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设置有两个旋翼,所述机身主体两侧相对设置的旋翼支架中,所述固定臂上的旋翼相对所述机身主体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旋翼包括两片叶片,所述两片叶片可相对旋转,使用时所述两片叶片旋转至对侧分布,收纳时所述两片叶片旋转至同侧分布。可选地,所述机身主体内设置的滑轨为闭式滑轨。可选地,所述机身主体上设置有释放按钮,所述旋翼支架与所述机身主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旋翼支架收纳至所述机身主体内时,所述释放按钮与所述旋翼支架卡接,按下所述释放按钮,所述释放按钮与所述旋翼支架脱离卡接,所述旋翼支架在所述弹性部件作用下弹出至所述机身主体外。可选地,所述释放按钮上设置有凸起,所述旋翼支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旋翼支架收纳至所述机身主体内时,所述凸起同时卡入位于所述机身主体两侧的旋翼支架的卡槽中,使所述释放按钮同时与所述机身主体两侧的旋翼支架卡接,按压所述释放按钮,所述释放按钮同时与所述机身主体两侧的旋翼支架脱离卡接。可选地,所述释放按钮也设置有弹性部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所述释放按钮与所述旋翼支架卡接,按压所述释放按钮,所述弹性部件发生形变,所述释放按钮与所述旋翼支架脱离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滑轨连接无人机旋翼支架,使得在飞行结束后,可以将旋翼支架滑动收纳到机身主体内,从而减小了无人机体积,利于无人机的收纳和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旋翼支架展开到机身主体外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旋翼叶片旋转收纳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旋翼支架收纳至机身主体内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无人机旋翼支架展开时图4中A-A线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无人机旋翼支架收纳时图4中A-A线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释放按钮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旋翼释放按钮卡接旋翼支架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旋翼释放按钮释放旋翼支架时的示意图;图中,1、机身主体;2、旋翼;3、旋翼支架;31、滑动臂;32、固定臂;4、滑轨;5、释放按钮;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利用滑轨将旋翼支架滑动连接在无人机的机身主体上,在无人机执行完飞行任务后,使旋翼支架可以滑动收纳进机身主体内,从而实现减小无人机的体积,利于无人机的收纳携带。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无人机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9所示,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1,机身主体1内设置有若干条滑轨4,通过滑轨4连接有若干旋翼支架3,旋翼支架3上设置有旋翼2。在本实施例中,机身主体1内共有四条滑轨4,分别对应机身主体1两侧的两个旋翼支架3(参见图5和6所示),旋翼支架3可沿滑轨4往复滑动,连同其上的旋翼2伸出至机身主体1外,或收纳至机身主体1内,其伸出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其收纳状态如图3所示。通过滑轨4将旋翼支架3滑动收纳至机身主体1内,实现了快捷方便收纳,且有效减小了无人机的体积,利于无人机的收纳携带。优选地,如图1、5和6所示,旋翼支架3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滑动臂31,每条滑动臂31与一条滑轨4滑动连接,两条滑动臂31之间连接有固定臂32,固定臂32分别与滑动臂31朝向机身主体1外侧的一端相连,固定臂32上设置有旋翼2,将两条滑动臂31通过固定臂32连接在一起,能够使位于同侧的两个旋翼2固定在一起,同步滑动伸出和收纳,有利于简化使用操作和维护无人机飞行时的稳定性。优选地,参考图4-6,机身主体1内的滑轨4平行交错地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使滑轨4连接的旋翼支架3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机身主体1两侧相对设置的旋翼支架3收纳至机身主体1内时,其上的滑动臂31分别沿滑轨4交错排列,通过平行交错设置的滑轨4,可以在同一水平位置,将两侧的旋翼支架3同时重叠收纳在机身主体1内,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设计出宽度和机身主体1相近的旋翼支架3,从而提供足够的距离安装旋翼2。更优选地,机身主体1两侧相对设置的旋翼支架3中,旋翼支架3的固定臂32设置为一长一短,使旋翼支架3收纳至机身主体1内时,其中一个旋翼支架3可套在另一个旋翼支架3外,利于在机身主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旋翼2,其中,旋翼支架3可采用质量小强度高的碳纤维制作。优选地,旋翼支架3为一边开口的圆角矩形,即整体呈“凵”字形,两侧圆角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飞行时出现意外,导致撞人伤人,其相对的一组对边为滑动臂31,其开口侧对应的一边为固定臂32,固定臂32上设置有两个旋翼2,机身主体1两侧相对设置的旋翼支架3中,固定臂32上的旋翼2相对机身主体1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旋翼支架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结构坚固稳定。优选地,旋翼2包括两片叶片,两片叶片可相对旋转,使用时两片叶片旋转至对侧分布,如图1所示,收纳时两片叶片旋转至同侧分布,方便收纳,如图2所示。优选地,机身主体1内设置的滑轨4为闭式滑轨4,如T型滑轨等,可以防止旋翼支架3从内脱离。优选地,机身主体1上设置有释放按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内设置有若干条滑轨,通过所述滑轨连接有若干旋翼支架,所述旋翼支架上设置有旋翼,所述旋翼支架可沿所述滑轨往复滑动,连同其上的旋翼伸出至所述机身主体外,或收纳至所述机身主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内设置有若干条滑轨,通过所述滑轨连接有若干旋翼支架,所述旋翼支架上设置有旋翼,所述旋翼支架可沿所述滑轨往复滑动,连同其上的旋翼伸出至所述机身主体外,或收纳至所述机身主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支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滑动臂,每条所述滑动臂与一条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两条滑动臂之间连接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分别与所述滑动臂朝向所述机身主体外侧的一端相连,所述固定臂上设置有所述旋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内的滑轨平行交错地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使所述滑轨连接的旋翼支架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所述机身主体两侧相对设置的旋翼支架收纳至所述机身主体内时,其上的滑动臂分别沿所述滑轨交错排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两侧相对设置的旋翼支架中,所述旋翼支架的固定臂设置为一长一短,使所述旋翼支架收纳至所述机身主体内时,其中一个旋翼支架可套在另一个旋翼支架外。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支架为一边开口的圆角矩形,其相对的一组对边为所述滑动臂,其开口侧对应的一边为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设置有两个旋翼,所述机身主体两侧相对设置的旋翼支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之信徐崎翔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