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249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底座由至少两个支撑杆及一个支座管构成,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分别铰接设置在支座管上,支撑杆靠近支座管一端设置有近端滚轮,远离支座管一端设置有远端滚轮,支撑杆上还滑动设置有支撑脚与驱动机构联接,支撑脚靠近近端滚轮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支撑脚上下移动对应支撑脚的下端与地面分离或抵靠,底座上还设置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驱动两支撑杆呈夹角增大或减小状态,支撑脚的上下移动与支撑杆的夹角变化相互配合且同时进行。支撑脚下移的同时,联动机构驱动两支撑杆呈夹角增大状态,增大支撑底座的占地面积,底座重心落在支撑点范围内,实现对设备的稳定支撑。

Support foot offset support bas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pporting foot bias type supporting base, the base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two support rods and a support tube, said at least two supporting rods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on the support tube, the supporting rod near the support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proximal roller, away from the support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distal roller, the support rod on the sliding supporting legs are arranged with a drive mechanism connected supporting feet near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roller is disposed, driving mechanism, move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feet for supporting the feet under the ground and the lower end of separation or against, the bas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linkage mechanism, the linkage mechanism to drive the two supporting rod in angle increases or decreases, supporting the feet. Under the angle change of the mobile support bar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at the same time. While the supporting foot moves down, the linkage mechanism drives the two supporting rods to form an angle increasing state, and the floor area of the supporting base is increased, and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base falls in the range of the supporting points, so that the stable support of the equipment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支撑
,具体涉及一种支撑底座。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很多设备都设置在底座上,为便于设备移动,一般在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从而方便的将设备从一个位置移动至另一个位置。当将设备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则需要将底座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一般在万向轮上安装脚刹,通过脚刹锁死万向轮,从而固定底座,然而万向轮与地面接触面小导致固定不牢靠且在一些环境中无法同时将底座上所有的万向轮都锁死。对于一些大型设备,为确保底座固定的牢靠度,也有在底座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桩杆,当设备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固定桩杆下移且与地面抵靠,进而将底座支撑起来,以提高对设备支撑的牢靠度,然而,为保证设备重心放在固定桩杆与地面接触面范围内,固定桩杆一般设置在设备外侧附近,增大了设备的占用空间,不适用于小型设备。对此申请人申请了名为《一种多功能支撑底座》(申请号:2017102477023)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可有效将设备支撑起来的底座,上述底座包括两支撑杆,两支撑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支座管上,并且在两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近端支撑脚及远端支撑脚,通过联动机构驱动支撑杆分别绕支撑脚转动,并且使得近端支撑脚及远端支撑脚呈现上下移动动作以及支撑杆绕支撑脚转动的两种状态,上述的支撑底座在运用中,由于支座管设置在支撑脚所在的两支撑杆上方位置处,因此设备的重心主要集中落入在支座管附近,具体是靠近支撑脚附近,因此,上述的支撑底座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重心过于靠近支撑脚附近,很容易导致整台设备出现侧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能够进一步增强支撑稳定性,避免底座出现侧翻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及一个支座管,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分别铰接设置在支座管上,所述支撑杆靠近支座管的一端设置有近端滚轮,远离支座管的一端设置有远端滚轮,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一端与驱动机构联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脚上下移动且对应支撑脚的下端与地面分离或抵靠,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驱动两支撑杆呈现夹角增大或减小状态,所述支撑脚的上下移动与所述支撑杆的夹角增大或减小同时进行且相互配合。本专利技术还存在下列技术特征:所述支撑脚包括支撑脚座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杆在至少2处以滑动副联接,所述支撑脚座与支撑板一端固接,所述支撑脚座靠近近端滚轮设置,所述支撑板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联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板沿滑动方向上下移动并带动整个支撑脚沿相同方向上下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座管内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杆长方向水平,第一横杆的两端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导轨的一端铰接,第一横杆沿其杆长方向移动并联动第二导轨相对于支撑杆上下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横杆的杆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滑块固接在支座管内。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轴环,轴承组件内圈与轴环固定联接,轴承组件外圈与支座管固定联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中段与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另一端固接在转动座上,所述转动座与支撑板通过转动副联接,所述支撑板固接在支座管的下方,转动座上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向上延伸。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分别与两支撑杆杆身铰接的弹簧,所述弹簧的铰接轴竖直,所述联动机构中,第一横杆的中段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杆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第一横杆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设置在第三滑块上,所述第三滑块固接在支座管上,所述第二滑杆的下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杆的杆身中段铰接,所述第二横杆与支撑板通过移动副联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横杆铰接且两端铰接轴竖直。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用于撑托设备的支座管设置在支撑杆上方,并且所述支撑脚位于支撑杆靠近近端滚轮一端下方设置,也就是说支撑脚与支撑杆转动中心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得设备的重心落在底座支撑范围内,并且远离支撑点,从而可避免产生侧倾的问题,能够实现对设备的稳定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底座移除支座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撑底座移除支座管及一根支撑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支撑脚与支撑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支撑脚与支撑杆配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一种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10及一个支座管60,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10分别铰接设置在支座管60上,所述支撑杆10靠近支座管60的一端设置有近端滚轮30,远离支座管60的一端设置有远端滚轮31,所述支撑杆10上滑动设置有支撑脚20,所述支撑脚20一端与驱动机构联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脚20上下移动且对应支撑脚20的下端与地面分离或抵靠,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驱动两支撑杆10呈现夹角增大或减小状态,所述支撑脚20的上下移动与所述支撑杆10的夹角增大或减小同时进行且相互配合;结合图1和图6所示,用于撑托设备的支座管60设置在支撑杆10上方,并且所述支撑脚20位于近端滚轮30与支座管60之间所在的支撑杆下方设置,也就是说支撑脚20与支撑杆10的转动中心存在一定的距离,设备的重心主要落在支撑管60上,因此用于支撑整个底座及设备的支撑脚20与重心点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可避免产生侧倾的问题,能够实现对设备的稳定支撑;上述的支撑脚20与支撑杆10转动中心之间的间距无需过长,实际应用中,当支撑脚20与支撑杆10的转动中心之间水平距离在10cm时,即可实现对设备的稳定支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先方案,结合图5所示,所述支撑脚20包括支撑脚座201及支撑板202,所述支撑板202与支撑杆10在至少2处以滑动副联接,所述支撑脚座201与支撑板202一端固接,所述支撑脚座201靠近近端滚轮30设置,所述支撑板202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联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板202沿滑动方向上下移动并带动整个支撑脚20沿相同方向上下移动;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支撑脚20与支撑杆10的配合位置处在支撑板202的中段,该处的支撑板202能够均匀的承受设备施加的支撑力,从而确保设备的稳定性,避免支撑板202由于受力不均而出现弯折的情况;上述的驱动机构动作,使得支撑脚20相对于支撑杆10上下滑,从而实现支撑脚20的下端面与地面分离或接触;上述的支撑脚20分别位于两支撑杆10上只设置有一个,在实际使用时,支撑脚20与地面接触时,与两个远端滚轮31配合,将整个底座固定下来,支撑脚20的下端稍稍会高于远端滚轮31的下轮缘高度,这样会使得设备稍微有些倾斜,但是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板202为开口框状结构,支撑板202的两侧边框滑动设置在滑轨上,从而实现对支撑板202的滑动支撑,并且构成支撑板202与支撑杆10的滑动副。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座管60内的第一横杆51,所述第一横杆51的杆长方向水平,第一横杆51的两端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杆52,所述第一连杆52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02的一端铰接,第一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10)及一个支座管(60),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10)分别铰接设置在支座管(60)上,所述支撑杆(10)靠近支座管(60)的一端设置有近端滚轮(30),远离支座管(60)的一端设置有远端滚轮(31),所述支撑杆(10)上滑动设置有支撑脚(20),所述支撑脚(20)一端与驱动机构联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脚(20)上下移动且对应支撑脚(20)的下端与地面分离或抵靠,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驱动两支撑杆(10)呈现夹角增大或减小状态,所述支撑脚(20)的上下移动与所述支撑杆(10)的夹角增大或减小同时进行且相互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10)及一个支座管(60),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杆(10)分别铰接设置在支座管(60)上,所述支撑杆(10)靠近支座管(60)的一端设置有近端滚轮(30),远离支座管(60)的一端设置有远端滚轮(31),所述支撑杆(10)上滑动设置有支撑脚(20),所述支撑脚(20)一端与驱动机构联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脚(20)上下移动且对应支撑脚(20)的下端与地面分离或抵靠,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驱动两支撑杆(10)呈现夹角增大或减小状态,所述支撑脚(20)的上下移动与所述支撑杆(10)的夹角增大或减小同时进行且相互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0)包括支撑脚座(201)及支撑板(202),所述支撑板(202)与支撑杆(10)在至少2处以滑动副联接,所述支撑脚座(201)与支撑板(202)一端固接,所述支撑脚座(201)靠近近端滚轮(30)设置,所述支撑板(202)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联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板(202)沿滑动方向上下移动并带动整个支撑脚(20)沿相同方向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脚偏置型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座管(60)内的第一横杆(51),所述第一横杆(51)的杆长方向水平,第一横杆(51)的两端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杆(52),所述第一连杆(5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轨(203)的一端铰接,第一横杆(51)沿其杆长方向移动并联动第二导轨(203)相对于支撑杆(1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陈楠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