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利辉专利>正文

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969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包括搅拌室、输料腔、抽风离心机和底座,所述的输料腔位于搅拌室的下方,所述的搅拌室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输料腔,所述的输料腔的底端均安装有底固定架,所述的底固定架的底端均安装有输料电机,所述的输料电机的顶端均安装有螺旋输料轴,所述的输料腔的顶端均设有入料腔,所述的螺旋输料轴贯穿整个输料腔并且末端位于入料腔内,所述的输料腔的底端均设有排水管,所述的搅拌室的底端安装有顶固定架,顶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底端安装有搅拌转轴,搅拌转轴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充分的提高脱水效率,提高脱水质量,同时将淤泥中的营养物质与杂物分离开来。

Dewatering and recovery device for river sil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iver silt dehydration recovery unit, including the mixing chamber, the feeding chamber, ventilation centrifuge and base, below the conveying cavity in the mixing chamber and the mixing chamber, the lower end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chamber, the feeding chamber at the bottom of the said bottom are installed the fixed frame, wherein the bottom at the bottom of the bracket are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motor, a feeding motor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spiral feeding shaft, wherein the feeding chamber top are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cavity, wherein the spiral conveying shaft through the feeding chamber and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into the material feeding cavity, the cavity bottom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pipe, a mixing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op frame, the top frame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tirring motor, a stirring moto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irring shaft, a stirring shaf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irring rack,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dewater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dewatering quality is improved, and the nutrient substance in the silt is separated from the sund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具体是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地下水位高,地质结构复杂,公用、工业、民用建筑一般都采用桩基做为建筑基础,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有大量建筑泥浆产生(每立方天然土,可以产生4~5立方泥浆,每项基础工程通常产生几千甚至几十万方泥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地铁、高速道路、大型桥梁等各类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泥浆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如处理不当将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当前,我国污泥脱水方式以机械脱水为主,包括压力挤压脱水与离心式脱水等。常用的脱水机械包括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真空过滤机和螺旋压榨脱水机等;现有技术的主要问题在于脱水污泥含水率较高,污泥减量化效果不明显;同时淤泥中不仅仅含有各种杂物,而且淤泥中含有相当多的营养物质,淤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当前的淤泥处理方式并没有充分利用淤泥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包括搅拌室、输料腔、抽风离心机和底座,所述的输料腔位于搅拌室的下方,所述的搅拌室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输料腔,所述的输料腔的底端均安装有底固定架,所述的底固定架的底端均安装有输料电机,所述的输料电机的顶端均安装有螺旋输料轴,所述的输料腔的顶端均设有入料腔,所述的螺旋输料轴贯穿整个输料腔并且末端位于入料腔内,所述的输料腔的底端均设有排水管,所述的搅拌室位于输料腔的上端并且搅拌室的底端与入料腔相连通,所述的搅拌室的底端安装有顶固定架,顶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的搅拌电机的底端安装有搅拌转轴,所述的搅拌室的上顶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搅拌轴轴承,所述的搅拌转轴限位在搅拌轴轴承内,所述的搅拌转轴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架,所述的搅拌架分为外搅拌杆和内搅拌刀片,搅拌室的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的热风机的底端均安装有热风扇,所述的热风扇均位于搅拌室内,所述的搅拌室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辅料箱,辅料的底端设有加液管,所述的加液管的末端均伸入搅拌室内,所述的搅拌室的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底端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搅拌室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底座上,左右两侧的输料腔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固定在底座的上平面,所述的底座的底平面的左端安装有抽泥泵,所述的抽泥泵的底端安装有抽泥管,抽泥泵的左右两侧均安装输泥管,所述的输泥管分别别与左右两侧的输料腔相连通。所述的底座的底端安装有蓄水箱,所述的排水管的末端通入蓄水箱中,所述的搅拌室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输料泵,第一输料泵出料端连接有输料管,所述的输料管的末端与抽风离心机相连接,抽风离心机的底端安装有重金属吸收器,抽风离心机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储泥箱,所述的储泥箱安装在底座的底平面上,所述的抽风离心机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输料泵,所述的第二输料泵的出料口通过导管连接有蓄肥箱。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抽风离心机轴功率需求为1.39KW。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内搅拌刀片设有菱形刃。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内搅拌刀片至少为三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室的顶端设有若干道通气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重金属吸收器内设有若干道凝胶吸附柱。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辅料箱内装有复合型絮凝剂作为辅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重力脱水、挤压脱水和风干脱水这三种方式,再加入复合聚沉剂进行絮凝反应,充分的提高脱水效率,节省时间,结合搅拌作业,加快水汽排出,提高脱水质量,同时将淤泥中的营养物质与杂物分离开来,并除去其中的重金属,将富有营养物质的淤泥用作农田肥料,分离出的普通淤泥收集后可用于烧制墙砖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箱和输料塔的正面剖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架的俯视图。图中:1-搅拌室、2-输料腔、3-抽风离心机、4-底座、5-输料电机、6-底固定架、7-螺旋输料轴、8-入料腔、9-抽泥泵、10-输泥管、11-抽泥管、12-排水管、13-搅拌电机、14-顶固定架、15-搅拌转轴、16-搅拌轴轴承、17-通气孔、18-热风机、19-热风扇、20-搅拌架、21-外搅拌杆、22-内搅拌刀片、23-辅料箱、24-加液管、25-第一输料泵、26-支撑座、27-蓄水箱、28-输料管、29-重金属吸收器、30-减震垫、31-储泥箱、32-第二输料泵、33-蓄肥箱、34-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包括搅拌室1、输料腔2、抽风离心机3和底座4,所述的输料腔2位于搅拌室1的下方,所述的搅拌室1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输料腔2,所述的输料腔2的底端均安装有底固定架6,所述的底固定架6的底端均安装有输料电机5,所述的输料电机5的顶端均安装有螺旋输料轴7,所述的输料腔2的顶端均设有入料腔8,所述的螺旋输料轴7贯穿整个输料腔2并且末端位于入料腔8内,所述的输料腔2的底端均设有排水管12,所述的搅拌室1位于输料腔2的上端并且搅拌室1的底端与入料腔8相连通,所述的搅拌室1的底端安装有顶固定架14,顶固定架14的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13,所述的搅拌电机13的底端安装有搅拌转轴15,所述的搅拌室1的上顶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搅拌轴轴承16,所述的搅拌转轴15限位在搅拌轴轴承16内,所述的搅拌转轴15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架20,所述的搅拌架20分为外搅拌杆21和内搅拌刀片22,所述的内搅拌刀片22设由菱形刃,搅拌室1的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热风机18,所述的热风机18的底端均安装有热风扇19,所述的热风扇19均位于搅拌室1内,所述的搅拌室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辅料箱23,辅料23的底端设有加液管24,所述的加液管24的末端均伸入搅拌室1内,所述的搅拌室1的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26,支撑座26的底端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的搅拌室1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底座4上,左右两侧的输料腔2之间设有加强筋34,所述的加强筋34固定在底座4的上平面,所述的底座4的底平面的左端安装有抽泥泵9,所述的抽泥泵9的底端安装有抽泥管11,抽泥泵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输泥管10,所述的输泥管10分别别与左右两侧的输料腔2相连通,所述的底座4的底端安装有蓄水箱27,所述的排水管12的末端通入蓄水箱27中,所述的搅拌室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输料泵25,第一输料泵25出料端连接有输料管28,所述的输料管28的末端与抽风离心机3相连接,抽风离心机3的底端安装有重金属吸收器29,抽风离心机3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储泥箱31,所述的储泥箱31安装在底座4的底平面上,所述的抽风离心机3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输料泵32,所述的第二输料泵32的出料口通过导管连接有蓄肥箱3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抽泥泵9的底端连接有抽泥管11,抽泥管11将污泥从池塘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包括搅拌室(1)、输料腔(2)、抽风离心机(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腔(2)位于搅拌室(1)的下方,所述的搅拌室(1)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输料腔(2),所述的输料腔(2)的底端均安装有底固定架(6),所述的底固定架(6)的底端均安装有输料电机(5),所述的输料电机(5)的顶端均安装有螺旋输料轴(7),所述的输料腔(2)的顶端均设有入料腔(8),所述的螺旋输料轴(7)贯穿整个输料腔(2)并且末端位于入料腔(8)内,所述的输料腔(2)的底端均设有排水管(12),所述的搅拌室(1)位于输料腔(2)的上端并且搅拌室(1)的底端与入料腔(8)相连通,所述的搅拌室(1)的底端安装有顶固定架(14),顶固定架(14)的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13),所述的搅拌电机(13)的底端安装有搅拌转轴(15),所述的搅拌室(1)的上顶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搅拌轴轴承(16),所述的搅拌转轴(15)限位在搅拌轴轴承(16)内,所述的搅拌转轴(15)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架(20),所述的搅拌架(20)分为外搅拌杆(21)和内搅拌刀片(22),搅拌室(1)的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热风机(18),所述的热风机(18)的底端均安装有热风扇(19),所述的热风扇(19)均位于搅拌室(1)内,所述的搅拌室(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辅料箱(23),辅料(23)的底端设有加液管(24),所述的加液管(24)的末端均伸入搅拌室(1)内,所述的搅拌室(1)的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26),支撑座(26)的底端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的搅拌室(1)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底座(4)上,左右两侧的输料腔(2)之间设有加强筋(34),所述的加强筋(34)固定在底座(4)的上平面,所述的底座(4)的底平面的左端安装有抽泥泵(9),所述的抽泥泵(9)的底端安装有抽泥管(11),抽泥泵(9)的左右两侧均安装输泥管(10),所述的输泥管(10)分别别与左右两侧的输料腔(2)相连通,所述的底座的底端安装有蓄水箱(27),所述的排水管(12)的末端通入蓄水箱(27)中,所述的搅拌室(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输料泵(25),第一输料泵(25)出料端连接有输料管(28),所述的输料管(28)的末端与抽风离心机(3)相连接,抽风离心机(3)的底端安装有重金属吸收器(29),抽风离心机(3)底端通过导管连接有储泥箱(31),所述的储泥箱(31)安装在底座(4)的底平面上,所述的抽风离心机(3)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输料泵(32),所述的第二输料泵(32)的出料口通过导管连接有蓄肥箱(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淤泥脱水回收装置,包括搅拌室(1)、输料腔(2)、抽风离心机(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腔(2)位于搅拌室(1)的下方,所述的搅拌室(1)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输料腔(2),所述的输料腔(2)的底端均安装有底固定架(6),所述的底固定架(6)的底端均安装有输料电机(5),所述的输料电机(5)的顶端均安装有螺旋输料轴(7),所述的输料腔(2)的顶端均设有入料腔(8),所述的螺旋输料轴(7)贯穿整个输料腔(2)并且末端位于入料腔(8)内,所述的输料腔(2)的底端均设有排水管(12),所述的搅拌室(1)位于输料腔(2)的上端并且搅拌室(1)的底端与入料腔(8)相连通,所述的搅拌室(1)的底端安装有顶固定架(14),顶固定架(14)的上端安装有搅拌电机(13),所述的搅拌电机(13)的底端安装有搅拌转轴(15),所述的搅拌室(1)的上顶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搅拌轴轴承(16),所述的搅拌转轴(15)限位在搅拌轴轴承(16)内,所述的搅拌转轴(15)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架(20),所述的搅拌架(20)分为外搅拌杆(21)和内搅拌刀片(22),搅拌室(1)的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热风机(18),所述的热风机(18)的底端均安装有热风扇(19),所述的热风扇(19)均位于搅拌室(1)内,所述的搅拌室(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辅料箱(23),辅料(23)的底端设有加液管(24),所述的加液管(24)的末端均伸入搅拌室(1)内,所述的搅拌室(1)的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26),支撑座(26)的底端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的搅拌室(1)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底座(4)上,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利辉
申请(专利权)人:彭利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