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根昌专利>正文

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634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包括可插入河底淤泥的直管;所述直管内设有一根受驱动机构驱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轴向延伸的螺旋翼;所述转轴、螺旋翼、直管形成螺杆泵结构,所述转轴旋转时,可将直管下方的淤泥向上提升;所述转轴下端伸出所述直管外,且转轴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淤泥提升装置;所述淤泥提升装置包括周向均布的提升管,所述提升管包括一段竖直向下的底管、一段从所述底管的上端向所述直管外侧方向延伸的横管,以及一段从所述横管的外端竖直向上延伸的顶管。该系统在清除河道淤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对河床生态系统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清淤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河道淤泥清理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河道淤泥清除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直接采用铲斗类工具对河底淤泥进行挖掘清理;另一种则采用水泵类工具,将管道直接伸入河床进行淤泥抽吸。该两种方式的弊端是,其必将河床表层的淤泥一同清除,而事实上,对于河床表层的淤泥,包含了大量的水生动植物以及动物卵,在清除河床表层淤泥的过程中,河底生态系统同时受到了严重的摧毁,这显然很不环保,因此,在清理河底淤泥时,应当尽可能地不破坏河底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该系统在清除河道淤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对河床生态系统的破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包括可插入河底淤泥的直管;所述直管内设有一根受驱动机构驱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轴向延伸的螺旋翼;所述转轴、螺旋翼、直管形成螺杆泵结构,所述转轴旋转时,可将直管下方的淤泥向上提升;所述转轴下端伸出所述直管外,且转轴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淤泥提升装置;所述淤泥提升装置包括周向均布的提升管,所述提升管包括一段竖直向下的底管、一段从所述底管的上端向所述直管外侧方向延伸的横管,以及一段从所述横管的外端竖直向上延伸的顶管。作为优选,所述横管与水平面形成15°~60°的倾角,且所述底管、横管、顶管的连接处均倒圆角,从而使该淤泥清理器在插入淤泥的过程中,淤泥可以向上顺利地充满各所述提升管。作为优选,所述直管的上部设有环形灯管,且所述直管的下部不低于所述顶管的最高点的位置设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电性耦合至所述清理器的驱动机构,当该光线传感器感测到光照时,暂停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转轴暂停旋转。作为优选,所述转轴包括同轴的外管和内轴,所述淤泥提升装置通过一个连接体固定在所述内轴上;所述连接体为旋转体,其上表面具有一个多边形凹口;所述外管表面延伸所述螺旋翼,且所述外管可在控制机构作用下沿所述内轴轴向移动,且所述外管的下端形成与所述连接体上表面的多边形凹口相匹配的多棱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内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在工作时,可将清理器插入固定的地点,然后驱动所述转轴,使所述直管与螺旋翼形成的螺杆泵结构连续向上抽取河床表面以下的淤泥;按照此作用方式,所述直管附近的河床表面将迅速向下沉降,很短时间内,直管附近河床表面的淤泥将被吸入螺杆泵结构,造成生态破坏;故而,需要在抽吸一小会时间淤泥后,等待河床表面流平,然后再继续抽吸淤泥,但是,这所耽误的时间较长,并且由于河床表面几乎无法肉眼观察,是否流平也很难判断;然而,由于所述淤泥提升装置随转轴同步旋转,其提升管中的横管在离心力作用下连续将底管内的淤泥提升至顶管,并向上抛送;因此,在所述直管周围的河床表面,由于淤泥提升装置不断地将下方的淤泥上向提升作为补充,使其缓慢沉降,而被螺杆泵结构抽取的淤泥,则由河床表面以下的、远离清理器的淤泥过来补充,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河床表面的流平过程,使清理器周围由近及远的河床表面均匀沉降,从而使清理器即便固定于一处进行淤泥清理,也可以在不破坏河床表面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高效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中,转轴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该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包括可插入河底淤泥的直管1;所述直管1内设有一根受驱动机构(常规机构,未图示)驱动的转轴2,所述转轴2上设有轴向延伸的螺旋翼21;所述转轴2、螺旋翼21、直管1形成螺杆泵结构,所述转轴2旋转时,可将直管1下方的淤泥向上提升。所述转轴2下端伸出所述直管1外,且转轴2下端通过一个连接体4固定连接一个淤泥提升装置3。所述连接体4为旋转体(数学意义上的旋转体,即其任意一个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淤泥提升装置3包括周向均布于连接体4周围的提升管,所述提升管包括一段竖直向下的底管33、一段从所述底管33的上端向所述直管1外侧方向延伸的横管32,以及一段从所述横管32的外端竖直向上延伸的顶管31;所述横管32与水平面形成15°~60°的倾角,且所述底管33、横管32、顶管31的连接处均倒圆角,从而使该淤泥清理器在插入淤泥的过程中,淤泥可以向上顺利地充满各所述提升管。上述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在工作时,可将清理器插入固定的地点,然后驱动所述转轴2,使所述直管1与螺旋翼21形成的螺杆泵结构连续向上抽取河床表面以下的淤泥;按照此作用方式,所述直管1附近的河床表面将迅速向下沉降,沉降的河床表面如图1中虚线所示,则在很短时间内,直管1附近河床表面的淤泥将被吸入螺杆泵结构,造成生态破坏;故而,需要在抽吸一小会时间淤泥后,等待河床表面流平,即通过自然流平过程,使图1中的虚线流平至低于图1中水平横线L的一条水平线,然后再继续抽吸淤泥,但是,这所耽误的时间较长,并且由于河床表面几乎无法肉眼观察,是否流平也很难判断;然而,由于所述淤泥提升装置3随转轴2同步旋转,其提升管中的横管32在离心力作用下连续将底管33内的淤泥提升至顶管31,并向上抛送,因此,在所述直管1周围的河床表面,由于淤泥提升装置3如图1中箭头所示,不断地将下方的淤泥上向提升作为补充,使其缓慢沉降,而被螺杆泵结构抽取的淤泥,则由河床表面以下的、远离清理器的淤泥过来补充,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河床表面的流平过程,使清理器周围由近及远的河床表面均匀沉降,从而使清理器即便固定于一处进行淤泥清理,也可以在不破坏河床表面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高效清理。实施例二: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直管1的上部设有环形灯管6,且所述直管1的下部不低于所述顶管31的最高点的位置设有光线传感器5;所述光线传感器5电性耦合至所述清理器的驱动机构,当该光线传感器5感测到光照时,暂停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转轴2暂停旋转。此方案的优点在于:当直管1附近的河床表面处于所述光线传感器5上方时,由于光线传感器被埋在淤泥中,无法感测到所述环形灯管6的光照,而当河床表面下降到光线传感器5处时,环形灯管6的光照恰好被光线传感器5所捕获,此时,预示着河床表面已下降到极限位置,暂停所述转轴2,即可防止河床表面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进一步地提高了生态保护效果。图3所示为本清理器的转轴2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转轴2包括同轴的外管和内轴22,所述淤泥提升装置3通过连接体4固定在所述内轴22上;所述连接体4的上表面具有一个多边形凹口40;所述外管表面延伸所述螺旋翼21,且所述外管可在控制机构(常规升降机构,未图示)作用下沿所述内轴22轴向移动,且所述外管的下端形成与所述连接体4上表面的多边形凹口40相匹配的多棱柱20;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内轴22。按此方案,所述转轴2的内轴22可以保持连续旋转,即保持所述淤泥提升装置3连续旋转;而当转轴2的外管插入连接体4的多边形凹口40时,所述螺旋翼21与内轴22同步旋转,螺杆泵结构启动;外管拔出时,淤泥提升装置3继续旋转,而螺旋翼21停止旋转,螺杆泵结构停止运转;因此,该方案无论所述螺杆泵结构是否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插入河底淤泥的直管(1);所述直管(1)内设有一根受驱动机构驱动的转轴(2),所述转轴(2)上设有轴向延伸的螺旋翼(21);所述转轴(2)、螺旋翼(21)、直管(1)形成螺杆泵结构,所述转轴(2)旋转时,可将直管(1)下方的淤泥向上提升;所述转轴(2)下端伸出所述直管(1)外,且转轴(2)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淤泥提升装置(3);所述淤泥提升装置(3)包括周向均布的提升管,所述提升管包括一段竖直向下的底管(33)、一段从所述底管(33)的上端向所述直管(1)外侧方向延伸的横管(32),以及一段从所述横管(32)的外端竖直向上延伸的顶管(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插入河底淤泥的直管(1);所述直管(1)内设有一根受驱动机构驱动的转轴(2),所述转轴(2)上设有轴向延伸的螺旋翼(21);所述转轴(2)、螺旋翼(21)、直管(1)形成螺杆泵结构,所述转轴(2)旋转时,可将直管(1)下方的淤泥向上提升;所述转轴(2)下端伸出所述直管(1)外,且转轴(2)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淤泥提升装置(3);所述淤泥提升装置(3)包括周向均布的提升管,所述提升管包括一段竖直向下的底管(33)、一段从所述底管(33)的上端向所述直管(1)外侧方向延伸的横管(32),以及一段从所述横管(32)的外端竖直向上延伸的顶管(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河道淤泥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32)与水平面形成15°~60°的倾角,且所述底管(33)、横管(32)、顶管(31)的连接处均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根昌
申请(专利权)人:马根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