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744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4:18
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所述的上料罐通过管路与凹模板相连接,所述的封装装置设置在冲压模具的后端,冲压模具与传动装置首端相连接,在传动装置的尾端,设置有收件箱;所述的封装装置包括封装膜和压合杆,所述的封装膜与传动装置呈垂直交叉,压合杆设置在传动装置与封装膜的交叉位置正上方,压合杆与封装膜的一端相连接。工件完成冲压后,通过工件放置在传动装置上,传送到封装膜与传动装置的交叉处,由压合杆带动封装膜一周对工件进行封装。

Automatic compression assembly line for workpiece automatic encapsulation

A workpiece automatic packaging pressing production line, wherein the tank are connected by a pipeline and the concave template package device arranged on the rear end of the stamping die, stamping di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t th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the device inbox; package comprises a package film and a pressing rod, packaging film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wherein a vertical cross, just above the cross position press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a packaging film, connected pressing rod and a packaging film. After the workpiece is finished stamping, the workpiece is placed on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to transmit to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packaging film and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packaging membrane is driven by a pressure bar to encapsulate the workpiece for one wee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一种将材料加工成零部件的一种特殊加工工艺,其利用凹凸模具对工件施加压力,使其分离,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零件,现在一般的冲压模具都包括上下模,对准机构,被连接在上木且保持上模与下模轴相对准,导向件位于上模内用于索引定位在上下模之间的工件、冲头构件位于上模,其包括用于工件上冲孔的冲头,用于形成产品的冲头件和退料见用于移走产品,偏置件位于下模内且与冲头件轴向对准,传感器位于下模用于确定孔是否工件上形成或产品是否已从工件上移走,上述设备在使用时只能检测工件是否冲压完成,大部分工件在冲压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封装,但是一般都需要工作人员手工封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在操作人员的封装过程中造成对工件的损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工件喷涂装置的压合生产线,可以将自动将冲压完成的工件进行喷涂,一次性收件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包括:上料罐、冲压模具、封装装置、传动装置、收件箱;其中,所述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凸模板、凹模板、导向柱;所述的上模座设置在下模座的正上方,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通过导向柱相连接,所述的导向柱内侧设置有滑轨,上模座内侧设置有与滑轨相契合的滑块,上模座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导向柱上;所述的模板由凸模板和凹模板组成,所述的凸模板安装在上模座的底部,凹模板设置在下模座的顶面;所述的上料罐通过管路与凹模板相连接,所述的封装装置设置在冲压模具的后端,冲压模具与传动装置首端相连接,在传动装置的尾端,设置有收件箱;所述的封装装置包括封装膜和压合杆,所述的封装膜与传动装置呈垂直交叉,压合杆设置在传动装置与封装膜的交叉位置正上方,压合杆与封装膜的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收件箱内部设置有存放格,在收件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滑轮,万向滑轮上设置有滑轮固定扣。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模板通过数量至少四个的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模座,凹模板通过至少四个的紧固螺栓固定在下模座。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工件完成冲压后,通过工件放置在传动装置上,传送到封装膜与传动装置的交叉处,由压合杆带动封装膜一周对工件进行封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模座;2、下模座;3、凸模板;4、凹模板;5、上料罐;6、传动装置;7、导向柱;8、封装膜;9、压合杆;10、收件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包括:上料罐5、冲压模具、封装装置、传动装置6、收件箱10;其中,所述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凸模板3、凹模板4、导向柱7;所述的上模座1设置在下模座2的正上方,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通过导向柱7相连接,所述的导向柱7内侧设置有滑轨,上模座1内侧设置有与滑轨相契合的滑块,上模座1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导向柱7上;所述的模板由凸模板3和凹模板4组成,所述的凸模板3安装在上模座1的底部,凹模板4设置在下模座2的顶面;所述的上料罐5通过管路与凹模板4相连接,所述的封装装置设置在冲压模具的后端,冲压模具与传动装置首端相连接,在传动装置的尾端,设置有收件箱10;所述的封装装置包括封装膜8和压合杆9,所述的封装膜8与传动装置6呈垂直交叉,压合杆9设置在传动装置6与封装膜8的交叉位置正上方,压合杆9与封装膜8的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收件箱10内部设置有存放格,在收件箱10的底部设置有万向滑轮,万向滑轮上设置有滑轮固定扣。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模板3通过数量至少四个的紧固螺栓固定在上模座1,凹模板4通过至少四个的紧固螺栓固定在下模座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工件完成冲压后,通过工件放置在传动装置上,传送到封装膜与传动装置的交叉处,由压合杆带动封装膜一周对工件进行封装。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包括:上料罐、冲压模具、封装装置、传动装置、收件箱;其中,所述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凸模板、凹模板、导向柱;所述的上模座设置在下模座的正上方,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通过导向柱相连接,所述的导向柱内侧设置有滑轨,上模座内侧设置有与滑轨相契合的滑块,上模座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导向柱上;所述的模板由凸模板和凹模板组成,所述的凸模板安装在上模座的底部,凹模板设置在下模座的顶面;所述的上料罐通过管路与凹模板相连接,所述的封装装置设置在冲压模具的后端,冲压模具与传动装置首端相连接,在传动装置的尾端,设置有收件箱;所述的封装装置包括封装膜和压合杆,所述的封装膜与传动装置呈垂直交叉,压合杆设置在传动装置与封装膜的交叉位置正上方,压合杆与封装膜的一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自动封装的压合生产线,包括:上料罐、冲压模具、封装装置、传动装置、收件箱;其中,所述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凸模板、凹模板、导向柱;所述的上模座设置在下模座的正上方,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通过导向柱相连接,所述的导向柱内侧设置有滑轨,上模座内侧设置有与滑轨相契合的滑块,上模座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导向柱上;所述的模板由凸模板和凹模板组成,所述的凸模板安装在上模座的底部,凹模板设置在下模座的顶面;所述的上料罐通过管路与凹模板相连接,所述的封装装置设置在冲压模具的后端,冲压模具与传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英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