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翻边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046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翻边模具机构,压料芯与固定下模合模对制件进行成形且保持夹持状态,所述的制件的待翻边区域凸出至压料芯与固定下模的成形区域外部,驱动块与滑动斜楔对应配合且相对制件的待翻边区域布置,所述的滑动斜楔与翻边刀具连接,待翻边区域和制件成形面之间的交界线位于翻边刀具靠近固定下模的一侧面且始终处于此侧面的行进路线上,下压驱动块与滑动斜楔抵触发生相对滑移且产生的斜切力推动滑动斜楔沿远离固定下模的水平方向移动,滑动斜楔带动翻边刀具对待翻边区域完成侧翻边动作。滑动斜楔带动翻边刀具沿远离固定下模的水平方向移动,即由里向外对待翻边区域进行水平侧翻边,简化了冲压工艺,增加工作效率。

Side flanging di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anging mould mechanism, pressing core and fixed die on parts forming and maintaining clamping state, the parts of the flanging area protruding from the pressing core and the fixing die forming outside the area, the driving block and the sliding wed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hase of product the layout of the flanging area, the sliding wedge is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flanging cutter, the flanging forming surface region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lines located near the fixed die flanging cutter and is always in the side of the path, block and the sliding wedge oblique slip and shear resistance occurred the slide the wedge moves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fixed die under the driving pressure, sliding wedge flanging cutter drive towards flanging flanging action area. The sliding wedge drives the flanging tool to move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far away from the fixed lower die, and the horizontal side flanging is taken from the inside out to the flanging area, thereby simplifying the stamping process and increasing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翻边模具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翻边模具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覆盖件翻边是指在模具的作用下,将零件的孔边缘和外边缘翻成竖直壁的一种冲压工艺方法。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从外侧侧翻边的传统工艺,该传统工艺的模具结构复杂,并且在加工的过程中通常会与其它工艺内容冲突,如需调整制件、增加模具配合,这时往往需要增加工序。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降低成本密切相关,从冲压工艺角度看,传统的工艺方法较为复杂、且使用模具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加工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翻边模具机构,对制件进行由里向外的水平侧翻边且不会与压料芯、固定下模发生干涉,简化冲压工艺,降低模具使用量,增加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侧翻边模具机构,压料芯与固定下模合模对制件进行成形且保持夹持状态,所述的制件的待翻边区域凸出至压料芯与固定下模的成形区域外部,驱动块与滑动斜楔对应配合且相对制件的待翻边区域布置,所述的滑动斜楔与翻边刀具连接,待翻边区域和制件成形面之间的交界线位于翻边刀具靠近固定下模的一侧面且始终处于此侧面的行进路线上,下压驱动块与滑动斜楔抵触发生相对滑移且产生的斜切力推动滑动斜楔沿远离固定下模的水平方向移动,滑动斜楔带动翻边刀具对待翻边区域完成侧翻边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块和滑动斜楔对应配合布置在压料芯和固定下模的旁侧,制件被成形之后待翻边区域凸出,且待翻边区域处于翻边刀具的行进路线上,这时下压驱动块与滑动斜楔抵触发生相对位移且产生的斜切力推动滑动斜楔水平滑移,不会与压料芯、固定下模发生干涉,滑动斜楔带动翻边刀具沿远离固定下模的水平方向移动,即由里向外对待翻边区域进行水平侧翻边,此操作不用增设模具,制件成形之后不用增加取件工序,可互不干涉的直接进行侧翻边,简化了冲压工艺,增加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动斜楔、翻边刀具与驱动块相对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斜楔底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一种侧翻边模具机构,压料芯10与固定下模20合模对制件A进行成形且保持夹持状态,所述的制件A的待翻边区域凸出至压料芯10与固定下模20的成形区域外部,驱动块30与滑动斜楔40对应配合且相对制件A的待翻边区域布置,所述的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连接,待翻边区域和制件A成形面之间的交界线位于翻边刀具50靠近固定下模20的一侧面且始终处于此侧面的行进路线上,下压驱动块30与滑动斜楔40抵触发生相对滑移且产生的斜切力推动滑动斜楔40沿远离固定下模20的水平方向移动,滑动斜楔40带动翻边刀具50对待翻边区域完成侧翻边动作。驱动块30和滑动斜楔40对应配合布置在压料芯10和固定下模20的旁侧,制件A被成形之后待翻边区域凸出,且待翻边区域处于翻边刀具50的行进路线上,这时下压驱动块30与滑动斜楔40抵触发生相对位移且产生的斜切力推动滑动斜楔40水平滑移,不会与压料芯10、固定下模20发生干涉,滑动斜楔40带动翻边刀具50沿远离固定下模20的水平方向移动,即由里向外对待翻边区域进行水平侧翻边,此操作不用增设模具,制件成形之后不用增加取件工序,可互不干涉的直接进行侧翻边,简化了冲压工艺,增加工作效率。所述的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通过底座45一体式连接,两者相对间隔布置且两者之间形成凹部,初始状态制件A的待翻边区域垂直处于凹部中。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通过底座45一体式连接,初始状态制件A的待翻边区域处于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之间,工作状态下,滑动斜楔40带动翻边刀具50由里向外运动,翻边刀具50对待翻边区域进行水平侧翻边。所述的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置于斜楔底座60上,所述的斜楔底座60包括基板61与左、右侧板62、63,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平置于左、右侧板62、63之间与基板61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相对滑移。左、右侧板62、63用于限定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的行程位移,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置于基板61上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相对滑移。所述的左、右侧板62、63之间布置有平置的支撑横梁64,所述的滑动斜楔40的底座45开设有凹槽41,所述的凹槽41与支撑横梁64构成限位导向滑移配合。凹槽41与支撑横梁64的配合将滑动斜楔40的相对滑移限定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偏出行程,确定翻边刀具50的行进路线,提高加工精度。所述的基板61的上端面布置有导滑板65,所述的滑动斜楔40的底座45同时与导滑板65构成限位导向滑移配合。导滑板65具有导滑面与滑动斜楔40的底座45构成滑移配合,减小了滑动斜楔40行进中的摩擦力,加快侧翻边进程。所述的滑动斜楔40的底座45端部与右侧边63之间布置有强制回程弹簧42,回程状态驱动块30反向位移恢复至初始状态,强制回程弹簧42回弹,滑动斜楔40带动翻边刀具50退到起始位置。强制回程弹簧42的回弹力推动滑动斜楔40、翻边刀具50回程至初始位置,取出成品对下一制件A进行加工。所述的滑动斜楔40的倾斜滑面上布置有驱动导板43,工作状态下驱动块30与驱动导板43构成斜向的相对滑移。驱动块30与驱动导板43的导滑面接触,产生相对滑移,产生的斜切力推动滑动斜楔40在水平方向滑移。所述的驱动块30的外侧面上布置有驱动导架31,所述的驱动导架31相对驱动块30的斜面垂直布置,所述的滑动斜楔40的外侧面开设有导槽44,驱动导架31与导槽44之间构成斜向的相对滑移导向配合。驱动导架31的一侧与驱动块30固连,一侧为悬伸端卡嵌在导槽44内,工作状态下驱动导架31与导槽44构成导向滑移配合,限定驱动块30与滑动斜楔40的滑移,避免两者出现偏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翻边模具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翻边模具机构,压料芯(10)与固定下模(20)合模对制件(A)进行成形且保持夹持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件(A)的待翻边区域凸出至压料芯(10)与固定下模(20)的成形区域外部,驱动块(30)与滑动斜楔(40)对应配合且相对制件(A)的待翻边区域布置,所述的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连接,待翻边区域和制件(A)成形面之间的交界线位于翻边刀具(50)靠近固定下模(20)的一侧面且始终处于此侧面的行进路线上,下压驱动块(30)与滑动斜楔(40)抵触发生相对滑移且产生的斜切力推动滑动斜楔(40)沿远离固定下模(20)的水平方向移动,滑动斜楔(40)带动翻边刀具(50)对待翻边区域完成侧翻边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翻边模具机构,压料芯(10)与固定下模(20)合模对制件(A)进行成形且保持夹持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件(A)的待翻边区域凸出至压料芯(10)与固定下模(20)的成形区域外部,驱动块(30)与滑动斜楔(40)对应配合且相对制件(A)的待翻边区域布置,所述的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连接,待翻边区域和制件(A)成形面之间的交界线位于翻边刀具(50)靠近固定下模(20)的一侧面且始终处于此侧面的行进路线上,下压驱动块(30)与滑动斜楔(40)抵触发生相对滑移且产生的斜切力推动滑动斜楔(40)沿远离固定下模(20)的水平方向移动,滑动斜楔(40)带动翻边刀具(50)对待翻边区域完成侧翻边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通过底座(45)一体式连接,两者相对间隔布置且两者之间形成凹部,初始状态制件(A)的待翻边区域垂直处于凹部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翻边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置于斜楔底座(60)上,所述的斜楔底座(60)包括基板(61)与左、右侧板(62、63),滑动斜楔(40)与翻边刀具(50)平置于左、右侧板(62、63)之间与基板(61)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相对滑移。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佳李旭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